《国际政治与中国》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阎学通著(清华大学)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301090145
  • 页数:28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作者围绕国际关系学科的研究方法、理论论述以及对中国安全环境和外交政策的分析和建议,将以前发表过的有较高学术含量的文章按主题集结成册。本书适合国际关系学科的专业人士阅读。本书分为三编,分别是科学、标准与方法,和平、安全与合作,崛起、矛盾与策略。

目录 3

第一编 科学、标准与方法 3

国际关系研究的科学性 3

研究方法不是理论 4

科学研究方法的本质 5

科学方法的意义 8

结束语 10

国家利益的性质 11

混淆的“国家利益”概念 12

国家利益的形成 16

国家利益的构成与分类 22

国家利益的变化 26

国家利益的判断 30

判断国家利益的基本依据 31

国家利益的衡量 37

图3-1 国家利益的次序 38

图表目录 38

图3-2 国家利益的效用 41

国家利益的实现标准 42

图3-3 利益实现的满足度 43

双边关系的衡量方法 45

双边关系衡量方法及其问题 46

图4-1 事件数据分析的流程 46

图4-2 按戈尔茨坦分值标准衡量的1979—1997年伊朗对)伊拉克的事件分值 47

图4-3 李少军衡量的1993-2000年中美关系 48

双边关系的衡量方法 49

图4-4 定量衡量双边关系的流程 49

图4-5 国家双边关系数值标准 51

对双边关系衡量方法的测试 53

图4-6 依两种事件分值表统计的事件分值对比 53

图4-7 按事件分值表得到的事件分值与回归方程拟合得到的分值比较 54

表4-1 中美关系从不同初始值出发的中美关系分值的时点数据(1999-2003) 55

图4-8 中美关系从不同初始值出发的演化结果(1999-2003) 55

图4-9 从同一初始值出发的中美、中俄关系演化结果 56

双边关系衡量方法的应用 56

图4-10 中俄、中美及两岸关系变化(2001-2003) 57

图4-11 中美、中日关系变化(2001-2003) 58

图4-12 中美关系各年内的变化(1999-2003) 58

附录:事件分值基准表 60

国际环境的评估 64

国际环境的分类、构成及影响 66

崛起环境的评估方法 74

图5-1 崛起环境量化标志的操作化 76

图5-2 崛起环境的利弊标志 78

表5-1 崛起环境的等级和指数 80

中国崛起的国际环境评估 81

表5-2 冷战后中国崛起环境的指数 87

图5-3 冷战后中国崛起环境变化趋势 88

结束语 89

和平的性质 93

第二编 和平、安全与合作 93

和平的非暴力性、不安全性与非永久性 94

图6-1 安全的状态 95

图6-2 和平的安全程度 97

和平的目的性、工具性与正义性 100

结论 105

安全的性质与战争周期 107

“安全”的含义 107

大规模国际战争的周期 113

图7-1 二战后世界和平的稳定性及其推想 120

中国卷入军事冲突的频率 120

图7-2 中国卷入军事冲突的频率及其推测 122

启示 123

东亚和平的基础 125

对东亚和平体系的多种解释 126

非均势核威慑的作用 130

图8-1 非均势核威慑双方的安全目标收益 133

表8-1 东亚安全利益冲突国家的和平关系类型 134

非均势核威慑的补充变量及其作用 136

图8-2 东亚地区和平的三要素 138

结论 140

亚太安全环境 143

亚太地区的安全现状及趋向 144

中国安全环境的发展趋势 147

争取较好安全的思考 152

结束语 154

亚太安全合作 155

安全合作的形式与内容 156

表10-1 部分亚太国家安全合作的形式与内容 157

表10-2 军事同盟与合作安全的区别 160

安全观念与安全合作 161

表10-3 安全观念对亚太主要国家的影响程度 164

安全合作的发展趋势 166

结论 168

第三编 矛盾、崛起与策略 171

国际政治的主要矛盾 171

判断国际政治主要矛盾的标准 172

意识形态对抗转向争夺世界霸权 175

美国称霸与大国反霸 179

表11-1 冷战后世界主要力量间的双边主要矛盾 182

中国在国际政治主要矛盾中的位置 185

表11-2 美国霸权目标与世界主要国家的战略矛盾及强度 186

表11-3 美国与中、日、俄、欧的战略矛盾强度 187

结论 188

大国崛起的性质 190

崛起的零和性 191

崛起的阶段 195

崛起阶段与国际环境 199

结束语 200

和平崛起的条件 201

对中国崛起的不同关注 202

霸权遏制崛起的问题 204

国家生存威胁的问题 205

卷入外部战争的问题 207

结论 208

中国崛起的实力地位 210

认识分歧及其原因 211

实力地位的相对性及评估意义 215

图14-1 中美关系与中日关系的变化(2001-2004) 218

综合国力及中国实力地位 219

表14-1 2002年美、中、日、印、法、英、俄、德的国防开支 222

表14-3 21世纪初的中、法、英、俄、日、德、印的国力结构 223

表14-2 2003年中、日、德、法、英、俄的GDP 223

实力地位变化与中国崛起速度 224

结论 231

中美战略关系的基础 234

内战前夕的中美关系 235

内战期间的中美关系 239

新中国建立时的中美关系 244

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美关系 247

结论 252

统一台湾的概率 255

台湾问题的三个基本结果 255

统一台湾的三种基本方法 258

统一的四种形式 260

统一台湾的概率 262

启示 264

武力遏制“台独”的收益与策略 266

“台独”对中国的战略安全威胁 267

武力遏制“台独”的收益 269

图17-1 新中国在战争与和平时期的GDP增长速度 270

武力遏制“台独”的基本原则 272

索引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