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言………………………………………少林寺 素喜大法师说明………………………………………………………编著者上篇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学习武术理论知识 1
第二节 武德武风教育 2
一、尚武精神 2
二、武德武风 3
第三节 习武目的 10
附录:习武二十四要 12
第二章 武术的特点和作用 14
第一节 武术的定义 14
一、武术是国之瑰宝 14
二、武术的定义 19
第二节 武术的套路形式 20
第三节 武术的对抗形式 22
一、散手(散打) 22
二、长短兵对打 22
三、点穴、擒拿、卸骨 23
第四节 武术的特点 24
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技击特色 24
二、广泛的适应性 25
第三章 武术的内容和分类 26
第一节 武术的内容 26
第二节 武术的分类 28
第三节 门、派、家、式的含义 30
中篇 32
第四章 武术发展简史 32
第一节 武术的起源 32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武术 34
一、制造技术精良,兵器多样化 34
二、侠客、剑客、军事家的出现 36
三、手搏技术发展 38
第三节 秦汉三国时期的武术 38
一、武术深入民间,手搏角力发展 39
三、剑术形成套路,向舞蹈化发展 41
二、兵器的变化,戟矛用于战争,刀取代剑 41
第四节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武术 43
一、兵器变化,适应马战 45
二、开妇女习武之风 46
三、拳术角力在民间流行 46
第五节 少林武术简史 48
一、少林武术的起源 48
二、达摩与少林武术 49
三、少林武术的发展 52
四、少林僧兵 59
五、近代名僧 60
六、少林武术的特点 67
七、少林十八般兵器图说 68
附录一:禅拳归一论 72
附录二:佛教禅宗知识八则 80
第六节 隋唐时期的武术 86
一、武举制的建立 86
二、马上兵器的变化,枪取代戟,出现锤锏 87
三、引人入胜的剑舞和角抵 88
附录:李白和剑 91
第七节 宋元时期的武术 93
一、战争促进军队武艺的发展 94
二、民间武术组织大发展 95
三、私人授艺非常普遍 97
四、武术提高了农民起义军的战斗力 98
第八节 宋代兵器图 98
附录:“十八般武艺”种种说 115
第九节 明代武术 118
一、民间习武活动蓬勃发展和武术体系的形成 119
(一)拳术述要 120
(二)刀术述要 123
(三)剑术述要 126
(四)棍术述要 127
(五)枪术述要 128
(六)其他武艺 129
(七)民间武术家 133
二、武举、武学制度和军事武艺的发展 136
(一)武举、武学、军事武艺 136
(二)著名军事家 139
三、与火器并用的冷兵器的变化 144
四、角抵活动的发展 145
五、武术与文学发展的相互促进 146
第十节 太极拳简史 147
一、太极拳的创始人——陈王庭 147
二、太极拳的传递和衍变 149
三、陈氏太极名人 151
(一)陈王庭公传 151
(二)一代宗师陈发科轶事 156
四、陈氏太极拳的特点 161
附录:关于“杀大头王”的考证 162
第十一节 清代武术 167
一、冷兵器退出战场,武术走向民间 168
二、武举制度的发展与废止 171
三、武术流派的发展与武术论著 174
(一)形意拳 175
(二)八卦拳 175
(三)八极拳 176
(四)武术论著 177
四、文武兼备的学者 179
五、民间秘密武术组织 181
六、镖局和镖师 185
一、江湖情况 187
附录:旧中国江湖情况 187
二、江湖切口术语 193
三、江湖拳话集锦 194
第十二节 孙中山与武术 198
附录:精武体育会简史 205
第十三节 民国时期的中央国术馆 208
附一、南京中央国术馆兴衰始末记 209
附二、忆旧河南省国术馆 212
附三、陈泮岭和他的武术著作 215
第十四节 现代武术 217
一、新中国成立后武术大发展 217
二、中华武术走向世界 220
三、国际武术联合会正式成立 223
附录一:武术运动员技术等级试行标准 227
附录二:武术散手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229
下篇 231
第五章 损伤救治 231
第一节 总论 231
一、目的 231
二、态度 232
第二节 按摩 232
一、适应症 233
二、手法 233
三、部位 233
四、辅助疗法 234
五、扭伤的自我按摩 235
第三节 针灸 240
一、针刺与艾灸 241
二、针灸按摩常用穴位歌 242
(一)四总穴歌 242
(二)四要穴歌 242
(三)回阳九针歌 242
(四)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歌 242
(五)用针手法歌 244
第四节 内气打通小周天功法 245
一、任督二脉与小周天 246
二、功法讲解 246
第五节 拔火罐疗法 247
第六节 常用药方 270
一、少林寺损伤救治秘方 270
二、民间单方验方 281
附录:德高望重的素喜大法师 291
编著者的话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