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陈来 1
第一章 导论 10
一 意义与对象 10
二 目标与取径 14
三 线索与脉络 20
第二章 王龙溪的良知观 29
一 思想渊源 30
二 良知之“无”与“有” 37
三 良知与知识 50
四 见在良知 70
五 作为信仰对象的良知 80
第三章 王龙溪的致良知工夫论 92
一 阳明工夫论的重点与问题 92
二 先天正心之学 98
(一)先天正心之学的提出 99
(二)心体立根 105
(三)无中生有 114
三 一念工夫 126
(一)一念工夫的涵义 129
(二)一念工夫的意义 141
四 先天工夫的评价 147
(一)脱略工夫的检讨 148
(二)狂者之学的问题 155
(三)王龙溪所臻境界 162
第四章 王龙溪的四无论 170
一 四无论的提出 171
二 四无论的涵义 182
(一)“四无”的概念解析 183
(二)存有论意义上的四无:万物一体的存有系列 193
(三)境界论意义上的四无:天德流行的圆善之境 201
三 四无论的定位 207
(一)四无论与四句教 208
(二)四无论的思想定位 217
第五章 王龙溪与佛道二教 228
一 龙溪与佛道二教的因缘 229
(一)与道教人物的交游 230
(二)与佛教人物的交游 237
(三)道教法门的修炼 245
二 龙溪的三教观与自我认同 250
(一)三教观 250
(二)自我认同 261
三 道教思想的判摄与融通 272
(一)主神与主气 274
(二)修性与修命 279
(三)养德与养生 285
(四)息与调息 290
四 佛教思想的判摄与融通 299
(一)善恶祸福 301
(二)因果报应 307
(三)生死轮回 310
第六章 中晚明阳明学的本体与工夫之辨 320
一 良知异见 321
二 究竟工夫 344
三 知识之辨 361
四 现成良知之辨 378
五 无善无恶之辨 394
六 格物工夫之辨 420
第七章 中晚明的阳明学与三教融合 437
一 三教融合 438
二 有无之境 449
三 生死关切 463
四 正统与异端 481
五 儒学的民间化与宗教化 491
附录:王龙溪先生年谱 511
后记 572
征引与参考书目 576
索引 593
出版后记 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