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理学思潮概述 2
第一节 理学思潮形成的历史条件 2
第二节 理学思潮的性质和特点 7
第三节 理学思潮中的学术派别 11
2 湖湘学派综论 17
第一节 湖湘学派的思想渊源 17
一、孙复与湖湘学派思想渊源 18
二、周敦颐与湖湘学派思想渊源 20
三、程颢、程颐与湖湘学派思想渊源 23
四、谢良佐与湖湘学派思想渊源 28
第二节 湖湘学派的历史发展概况 31
一、湖湘学派的形成与奠基 32
二、湖湘学派的扩展和正宗化 36
三、湖湘学派的传承和分化 39
一、学术思想的主要特征 41
第三节 湖湘学派学术思想的主要特征 41
二、学术风格的主要特征 44
3 湖湘学派的开创者 胡安国 49
第一节 胡安国的生平事迹 49
一、早年求学 50
二、中年初仕 52
三、丁忧闲居和再度出仕 54
四、晚年隐居 57
第二节 胡安国的理学思想 61
一、“心与理一”的本体论 62
二、致知、存心的修身工夫论 65
第三节 《春秋传》的学术思想及对湖湘学派学术风格的奠定 68
一、《春秋传》的成书经过 68
二、《春秋传》的义理特色 71
三、《春秋传》的学术风格 77
4 湖湘学派理学体系的尊基人 胡宏 83
第一节 胡宏的生平与著作 83
一、胡宏的生平 84
二、胡宏的著作 94
第二节 胡宏的政治思想 99
一、“国家之败,必有坏乱”——对现实政治的批判 99
二、“复圣人之政”——政治改革的方案 103
三、“振天下之衰”治国安邦的政治措施 109
第三节 胡宏的哲学思想 116
一、性本论——新的本体论诠释 117
二、工夫论——一种二重性的认识论 121
三、胡宏哲学的评价 125
第四节 胡宏的伦理思想 132
一、仁心论——伦理主体性的高扬 132
二、理欲论——伦理学基本问题的探索 136
三、圣人论——理想道德人格的规定 142
第五节 胡宏的教育思想 146
一、教育目的论 146
二、教学法思想 150
第六节 胡宏与湖湘学派的奠基 154
5 衡麓诸儒——胡寅及其他湖湘学者 159
第一节 胡寅的理学思想 159
第二节 胡广仲、胡伯逢、吴晦叔的理学思想 168
一、心性论 169
二、仁论 171
三、为学工夫论 174
6 湖湘学派的正宗化发展 张栻 177
第一节 张栻与岳麓书院 177
一、张栻生平及其著述 178
二、张栻主教岳麓书院 182
三、湖湘学派的发展 190
第二节 张栻的理学思想 195
一、“太极即性”的本体论 195
二、纯粹至善的人性论 200
三、知行互发的认识论 203
四、“义利之辨”的伦理观 207
一、教育目的和作用 210
第三节 张栻的教育思想 210
二、教育内容 212
三、教学法思想 217
7 湖湘学派的传承和分化 “岳麓诸儒”第一节 彭龟年的理学思想 226
一、执守湖湘学统,明义利之辨 227
二、重心性修养而求务实 229
第二节 游九言的心学倾向 231
一、“心为太极”的本体论 231
二、主敬存心的道德修养论 233
第三节 胡大时的理学思想 234
一、人性论趋正宗化 236
二、修养论趋折衷化 237
第四节 吴儆的理学经世思想 238
一、“学该体用”、“一贯本末”的学术宗旨 239
二、注重事功的经世论 243
第五节 舒璘的理学思想 248
一、以“心”为本,又肯定“理”是永恒存在 249
二、“平实”的道德修养工夫 250
第六节 陈概的理学思想 253
一、“生生不息”的仁论 254
二、“饥食渴饮”的天理论 255
三、“心无内外”的伦理观 255
第七节 “岳麓诸儒”的一般特征 256
一、传道求仁,践履务实 257
二、不尚空谈,经世致用 259
三、不囿成见,兼容并蓄 263
8 湖湘学派的实学思想 267
第一节 “道不离形”、“性立天下之有”的实体论 267
一、对佛老“空”“无”本体哲学的批判 268
二、湖湘学派实体论观点之一 272
三、湖湘学派实体论观点之二 276
第二节 “学贵力行”的“实践”论 281
一、对儒学士林内部务虚不务实的学风的批判 282
二、湖湘学派的“实践”论 285
第三节 “儒者之政,一一务实”的实政论 290
一、“治道以卹民为本” 291
二、抗金复仇,改革军政 293
三、改革政治,整顿吏治 296
9 湖湘学派与湖湘文化 299
第一节 湖湘文化的范围、特质及形成条件 299
一、湖湘文化的范围和特质 300
二、湖湘文化的形成条件 304
第二节 湖湘学派在湖湘文化建构过程中的奠基地位 307
一、湖湘学派的重要地位 307
二、湖湘学派和湖湘文化的同构关系 310
一、王夫之对湖湘学派的推崇 320
二、王夫之对湖湘学派的吸收 321
三、王夫之对近代湖湘文化的影响 326
第四节 湖湘学派、湖湘文化对近代湖南人材群体的影响 330
一、影响之一:陶澍、贺长龄、贺熙龄、魏源等政治改革派群体 331
二、影响之二: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湘军集团 335
三、影响之三:谭嗣同、唐才常、沈荩、熊希龄等维新派人材群体 341
四、影响之四:杨昌济及其学生们 344
10 湖湘学派与中国思想文化 352
第一节 湖湘学派和朱子学派 352
一、两派的学术继承关系 352
二、两派的学术同道关系 356
三、两派的学术论敌关系 365
第二节 湖湘学派与陆王学派 379
一、学术渊源的同异 380
二、哲学思想的同异 383
第三节 湖湘学派与南宋浙东学派 389
一、湖湘学派与浙东学派的学术联系 390
二、湖湘学派与浙东学派的学术同异 392
第四节 湖湘学派与当代海外新儒家 400
一、牟宗三等海外新儒家的学术宗旨 401
二、牟宗三等海外新儒家对理学的分派 403
三、湖湘学派与海外新儒家的学术联系 407
第三节 湖湘学派、湖湘文化与王夫之 3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