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全球视野下的创新集群 1
1.1 创新集群的提出 1
1.2 创新集群的相关理论简介 4
1.2.1 产业集群基本理论 4
1.2.2 创新集群基本理论 8
1.2.3 创新经济地理基本理论 11
1.3 关于本书 15
第二章 创新集群的理论基础 19
2.1 创新集群的理论源头:传统经济学相关理论 19
2.1.1 古典经济学中的分工与规模报酬递增理论 19
2.1.2 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外部规模经济理论 20
2.1.3 交易成本理论 22
2.2 空间维度的理论来源: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 23
2.2.1 传统经济地理学理论 23
2.2.2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5
2.3 网络组织维度的理论来源:新经济社会学相关理论 26
2.3.1 “嵌入性”理论 26
2.3.2 社会网络组织理论 27
2.3.3 社会资本理论 28
2.4 技术创新维度的理论来源:创新管理相关理论 29
2.4.1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29
2.4.2 区域创新环境理论 31
2.5 本章小结 31
第三章 创新集群的内涵与形成路径 33
3.1 创新集群的内涵 33
3.1.1 创新集群的概念与特征 33
3.1.2 创新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关系 34
3.1.3 创新集群的类型 35
3.2 创新集群的内部结构和知识流动 37
3.2.1 创新集群的内部结构与作用方式 37
3.2.2 创新集群内部关系的网络特征 40
3.2.3 创新集群内部的知识流动 41
3.3 创新集群的形成路径 43
3.3.1 创新集群形成的内生机制 43
3.3.2 创新集群形成路径的分类与比较 46
3.3.3 不同形成路径的资金体系与决策模式 48
3.3.4 不同形成路径的目标设定与支持手段 49
3.4 典型案例 50
3.4.1 美国硅谷 50
3.4.2 印度班加罗尔 52
3.4.3 韩国大德谷 54
3.5 本章小结 56
第四章 创新集群演化的总体性论述 57
4.1 创新集群的系统特征 57
4.2 创新集群与环境的作用机制 59
4.2.1 外源性作用机制 60
4.2.2 内源性作用机制 62
4.3 创新集群的自组织演化 64
4.3.1 创新集群演化的自组织理论基础 64
4.3.2 创新集群演化的一般机制 66
4.3.3 创新集群演化阶段的主要特征 69
4.4 本章小结 71
第五章 空间集聚与中国高新区演进 73
5.1 引言 73
5.2 中国高新区的演进特征 74
5.3 专业化集聚与高新区的动态演进 78
5.4 本章小结 84
第六章 区位条件与中国高新区演进 85
6.1 引言 85
6.2 定性分析 86
6.3 研究思路与估计模型 90
6.4 结果分析 92
6.5 本章小结 95
第七章 FDI与中国高新区演进 97
7.1 基本分析 98
7.2 研究方法 100
7.3 FDI总量变化与高新区演化 104
7.3.1 变量与数据 104
7.3.2 实证分析 105
7.4 FDI结构变化与高新区演化 112
7.5 本章小结 116
第八章 贸易溢出与中国高新区绩效演进 119
8.1 绩效的界定 119
8.1.1 绩效的内涵 119
8.1.2 相关研究基础 119
8.1.3 创新集群绩效分析的基本思路 121
8.2 定性分析 123
8.3 方法与数据 125
8.3.1 效率概念 125
8.3.2 数据包络分析 127
8.3.3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129
8.3.4 变量与输入输出指标说明 131
8.4 结果与分析 132
8.5 高新区绩效的贸易溢出效应研究 140
8.5.1 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变动趋势 140
8.5.2 高新区绩效贸易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142
8.5.3 基于VAR的进一步检验 143
8.6 结论与建议 144
第九章 中国高新区升级转型的障碍与路径 146
9.1 中国高新区发展的主要障碍 146
9.1.1 发展模式比较粗放,不利于长期竞争力的提高 146
9.1.2 管理体制滞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要求 147
9.1.3 创新体系不健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148
9.1.4 产业政策抑制了园区的市场机制与创新能力 149
9.1.5 区域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严重 149
9.2 中国高新区发展的提升路径 150
9.2.1 转变发展思路,因地制宜选择高新区发展模式 150
9.2.2 加快管理体制创新,提高园区科学管理水平 152
9.2.3 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坚持集群化发展战略 154
9.2.4 加强高新区创新体系建设,提高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 156
参考文献 159
附录 168
附录1 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 168
附录2 综合技术效率(EC) 169
附录3 技术进步指数(TC)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