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 金匮 温病经典速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公望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华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08030877
  • 页数:368 页
图书介绍:中医临床及主学科由“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个部分组成。本书用表格、条析的方式,言简意赅、提纲挈领、密切联系现代临床实践,给人以多方启示。便于初学者迅速掌握、领会中医经典真髓。

上篇 《伤寒论》的方与证 1

一、六经辨证的实质 1

目录 1

二、“方证”关系研究的两种方法 2

三、六经证之间的传变关系 3

四、以方类证 4

(一)《伤寒论》用药规律 4

(二)《伤寒论》处方分类 8

(一)麻黄汤证 13

五、《伤寒论》重点方证解析 13

(二)桂枝汤证 14

(三)葛根汤证 15

(四)大青龙汤证 16

(五)小青龙汤证 17

(六)麻杏石甘汤证 18

(七)五苓散汤证 19

(八)苓桂术甘汤证 20

(九)猪苓汤证 20

(十一)白虎汤证 21

(十)栀子豉汤证 21

(十二)白头翁汤证 22

(十三)大承气汤证 23

(十四)茵陈蒿汤证 24

(十五)小柴胡汤证 25

(十六)小陷胸汤证 26

(十七)半夏泻心汤证 27

(十八)理中汤证 28

(十九)吴茱萸汤证 29

(二十)四逆汤证 30

(二十一)真武汤证 31

(二十二)当归四逆汤证 32

(二十三)炙甘草汤证 33

(二十四)黄连阿胶汤证 33

(二十五)乌梅丸证 34

六、分经审证 34

(一)太阳证 35

(二)阳明证 39

(三)少阳证 43

(四)太阴证 43

(五)少阴证 44

(六)厥阴证 45

中篇 《金匮要略》的方与证 46

一、《金匮要略》的主要内容 46

二、《金匮要略》的病与证 97

(一)内科病证 100

(二)妇科病证 114

(三)男科病证 116

(四)外科病证 117

(五)皮肤科病证 117

三、《金匮要略》的治法与方药 118

(六)伤科、齿科病证 118

四、《金匮要略》重点方证解析 122

(一)栝蒌桂枝汤证 122

(二)麻黄加术汤证 123

(三)防己黄芪汤证 124

(四)桂枝附子汤证 125

(五)百合知母汤证 126

(六)鳖甲煎丸证 127

(七)桂枝芍药知母汤证 128

(八)续命汤证 129

(九)八味丸证 130

(十)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 131

(十一)薯蓣丸证 132

(十二)大黄?虫丸证 133

(十三)酸枣仁汤证 134

(十四)千金苇茎汤证 135

(十五)栝蒌薤白白酒汤证 136

(十六)茯苓杏仁甘草汤证 136

(十七)半夏厚朴汤证 137

(十九)厚朴三物汤证 138

(十八)附子粳米汤证 138

(二十)大建中汤证 139

(二十一)大黄附子汤证 140

(二十二)当归生姜羊肉汤证 141

(二十三)乌头桂枝汤证 142

(二十四)走马汤证 142

(二十五)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证 143

(二十六)泽泻汤证 143

(二十七)茯苓饮证 144

(二十八)桂苓五味甘草汤证 145

(二十九)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子汤证 146

(三十)防已茯苓汤证 146

(三十一)越婢汤证 147

(三十二)桂枝加黄芪汤证 148

(三十三)枳术汤证 149

(三十四)茵陈五苓散证 150

(三十五)黄土汤证 151

(三十六)泻心汤证 152

(三十八)大半夏汤证 153

(三十七)薏苡附子败酱散证 153

(三十九)三物备急丸证 154

(四十)当归芍药散证 155

(四十一)甘麦大枣汤证 156

(四十二)下瘀血汤证 156

(四十三)内补当归建中汤证 157

(四十四)桂枝茯苓丸证 158

(四十五)甘草粉蜜汤证 158

(四十六)大黄牡丹皮汤证 159

(四十七)半夏干姜散证 159

(四十九)大黄甘草汤证 160

(四十八)橘皮竹茹汤证 160

(五十)茯苓泽泻汤证 161

下篇 温病学的方与证 162

一、温病学的病证观 162

(一)传统病证观 162

(二)现代病证观 164

二、卫气营血证型 172

(一)卫分证 172

(二)气分证 174

(三)营分证 180

(四)血分证 183

(五)热后诸证 184

三、温病学重点方证解析 186

(一)葱豉桔梗汤证 186

(二)银翘散证 187

(三)桑菊饮证 188

(四)凉膈散证 189

(五)甘露消毒丹证 190

(六)增液承气汤证 191

(七)加减正气散证 192

(八)新加香薷饮证 193

(九)王氏连朴汤证 194

(十)三仁汤证 195

(十一)菖蒲郁金汤证 196

(十二)藿香正气散证 197

(十三)藿朴夏苓汤证 198

(十四)新加香薷饮证 199

(十五)王氏清暑益气汤证 200

(十六)蒿芩清胆汤证 201

(十七)枳实导滞汤证 202

(十八)桑杏汤证 203

(十九)杏苏散证 204

(二十)清燥救肺汤证 205

(二十一)养阴清肺汤证 206

(二十二)清营汤证 207

(二十三)犀角地黄汤证 208

(二十四)清瘟败毒饮证 209

(二十五)普济消毒饮证 210

(二十六)安宫牛黄丸证 211

(二十七)紫雪丹证 212

(二十八)至宝丹证 213

(二十九)苏合香丸证 214

(三十)羚角钩藤汤证 215

(三十一)薛氏五叶芦根汤证 216

(三十二)连梅汤证 217

(三十三)增液汤证 217

(三十四)沙参麦冬汤证 218

(三十五)生脉散证 219

(三十六)加减复脉汤证 220

(三十七)三甲复脉汤证 221

(三十八)大定风珠证 222

(三十九)青蒿鳖甲汤证 223

(四十)加减三甲散证 224

附录 225

附录Ⅰ 《伤寒论》112方证 225

附录Ⅱ 《金匮要略》202方证 258

附录Ⅲ 温病学142方证 314

参考文献 358

方剂名称索引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