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言 1
前言 1
第一篇 公路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因子 1
第1章 绪论 1
1.1 公路空气污染问题的提出 1
1.2 公路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研究的目的 2
1.3 确定公路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的原理与方法 3
1.4 确定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因子的技术路线 7
第2章 公路隧道内污染物浓度、风场测试及交通量 10
2.1 实验隧道、环境与工程参数 10
2.2 实验隧道内空气污染物采样与分析 12
2.3 测试期间交通量及车型组成 23
2.4 测试期间隧道内风速等气象条件 25
2.5 小结 29
第3章 公路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因子的确定 30
3.1 隧道法确定车流平均污染物排放因子 30
3.2 典型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因子与车速的关系 35
3.3 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因子车速订正系数 40
3.4 分类型车污染物排放因子的优化确定 45
3.5 小结 48
第4章 公路车流污染物排放强度及可靠性分析 50
4.1 车流(线源)污染物排放强度 50
4.2 排放强度可靠性分析 52
4.3 小结 56
参考文献 57
第二篇 公路机动车排气扩散模式 61
第5章 公路机动车排气扩散模式的建立 61
5.1 研究背景 61
5.2 大气平流扩散方程 66
5.3 公路机动车排放源的模式化 68
5.4 u和Ky、Kz的确定 71
5.5 边界条件 73
5.6 小结 75
6.1 一般解的构成 76
第6章 公路机动车多源扩散方程的求解 76
6.2 Green函数z分量G?的求解 78
6.3 Green函数y分量G?的求解 84
6.4 几种典型排放源污染物浓度解析解 85
6.5 可化为高斯烟流模式 87
6.6 公路隧道内纵向污染物浓度预测模式 89
6.7 小结 93
第7章 公路边污染物浓度影响因素与模式评价 94
7.1 公路边污染物浓度分布影响因素 94
7.2 模式评价 96
7.3 小结 98
参考文献 99
8.1 研究背景 103
第三篇 特长公路隧道空气污染与环境影响 103
第8章 特长公路隧道空气污染问题 103
8.2 研究对象——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 106
8.3 小结 112
第9章 特长公路隧道污染物浓度设计限值的确定 113
9.1 确定的原则与发展历程 113
9.2 确定CO浓度设计限值的理论依据 118
9.3 特长公路隧道内CO浓度限值的确定 122
9.4 特长公路隧道内烟雾浓度设计限值 125
9.5 隧道竖井污染物允许排放限值 128
9.6 小结 129
10.1 多竖井分段通风公路隧道内空气质量方程 130
第10章 特长公路隧道内空气质量与竖井排污影响 130
10.2 终南山公路隧道内纵向污染物浓度分布 137
10.3 公路隧道竖井排污环境影响分析 139
10.4 竖井排污最大地面浓度的估算 149
10.5 终南山公路隧道竖井排烟环境影响分析 152
10.6 小结 159
第11章 特长公路隧道洞口空气污染影响分析 160
11.1 终南山公路隧道南洞口布局 160
11.2 公路隧道洞口外环境污染物浓度方程组 161
11.3 隧道洞口外污染物浓度场的数值求解 165
11.4 终南山公路隧道洞口外CO浓度场及其影响分析 168
11.5 小结 174
参考文献 175
第四篇 雾对高速公路交通运输的影响 179
第12章 环境雾与高速公路交通安全 179
12.1 我国高速公路事故率及其特点 179
12.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82
12.3 沪—宜高速公路因雾引发交通事故及其危害 183
12.4 沪—宜高速公路采取的预防雾事故措施 187
12.5 小结 190
第13章 公路沿线地区雾的分布及特征 191
13.1 沪—宜高速公路沿线地区雾日数及变化 191
13.2 沪—宜高速公路多雾路段及形成雾的环境条件 196
13.3 环境雾的微观量与能见度的关系 202
13.4 沪—宜高速公路沿线典型雾的微观量 206
13.5 人工影响雾改善高速公路能见度可行性分析 210
13.6 小结 212
第14章 雾环境公路可视信息及影像模拟 213
14.1 高速公路多雾路段自动雾预警系统 213
14.2 雾环境机动车限速值的确定方法 215
14.3 公路行车状态雾亮度影响分析 218
14.4 雾对公路环境视觉影像影响模拟 225
14.5 小结 229
参考文献 231
作者简介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