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1章 概述 1
1.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
1.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
1.3 计算机网络的构成 2
1.3.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 2
1.3.2 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3
1.3.3 网络拓扑结构 4
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8
1.5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9
2.1.1 信息与信号 13
2.1 数据通信基础概念 13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13
2.1.2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14
2.2 数据编码 16
2.2.1 数字数据编码为数字信号 16
2.2.2 数字数据编码为模拟信号 17
2.2.3 模拟数据编码为数字信号 18
2.2.4 模拟数据编码为模拟信号 20
2.3 传输介质 22
2.3.1 双绞线 22
2.3.2 同轴电缆 23
2.3.3 光纤 24
2.3.4 无线传输 26
2.4 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 28
2.5 多路复用技术 29
2.5.1 频分多路复用 29
2.5.2 同步时分多路复用 30
2.5.3 异步时分多路复用 30
2.5.4 波分多路复用 31
2.5.5 码分多址访问 33
2.6 数据交换技术 34
2.6.1 电路交换 34
2.6.2 报文交换 35
2.6.3 分组交换 36
2.7.1 差错控制的方式 37
2.7 差错控制 37
2.7.2 检错纠错编码 38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42
3.1 网络体系结构 42
3.1.1 基本概念 42
3.1.2 OSI模型 43
3.2 物理层协议 45
3.2.1 物理层的功能 45
3.2.2 物理层协议及特性 46
3.2.3 常用的物理层标准 48
3.3 数据链路层协议 51
3.3.1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51
3.3.2 高级链路控制协议(HDLC) 54
3.3.3 点对点协议(PPP) 60
3.4 网络层协议 62
3.4.1 网络层的功能和提供的服务 62
3.4.2 拥塞控制 63
3.4.3 网络层路由算法 64
3.5 传输层协议 67
3.5.1 传输层的功能和服务 67
3.5.2 传输层协议类型 67
3.5.3 传输协议机制 68
3.6 高层协议 69
3.6.1 会话层协议 69
3.6.2 表示层协议 71
3.6.3 应用层协议 73
第4章 局域网 75
4.1 局域网参考模型 75
4.2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76
4.3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77
4.4 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78
4.4.1 工作原理 78
4.4.2 帧格式 81
4.5 令牌环和令牌总线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82
4.5.1 令牌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82
4.5.2 令牌总线(Token Bus)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84
4.6.1 IEEE 802协议标准 85
4.6 局域网协议标准 85
4.6.2 IEEE 802.3以太网标准 86
4.7 交换式局域网 89
4.8 虚拟局域网(VLAN) 92
4.8.1 VLAN的作用 92
4.8.2 VLAN的链接和划分 93
4.8.3 VLAN的标准802.1Q和802.1P 96
4.8.4 VLAN之间的通信 97
4.9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与100VG-AnyLan 100
4.9.1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 100
4.9.2 100VG-AnyLan 103
5.1.1 无线局域网的优点 105
5.1 无线局域网概述 105
第5章 无线局域网 105
5.1.2 无线局域网的技术要求 106
5.2 无线局域网的调制解调技术 107
5.2.1 QAM调制 107
5.2.2 CCK调制 108
5.2.3 PBCC调制 110
5.2.4 OFDM调制 111
5.3 扩频通信技术 112
5.3.1 扩频通信的基本概念 112
5.3.2 直接序列扩频 114
5.3.3 跳变频率扩频 115
5.4 无线局域网协议 116
5.4.1 802.11物理层 117
5.4.2 802.11 MAC子层协议 118
5.4.3 802.11帧格式 121
5.4.4 802.11服务 122
5.5 宽带无线 123
5.5.1 802.16协议 123
5.5.2 802.16物理层 124
5.5.3 802.16 MAC子层 125
5.5.4 802.16帧格式 126
5.6 蓝牙技术 126
6.1 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 132
6.1.1 网络互联的优点 132
第6章 网络互联 132
6.1.2 网络互联的要求 133
6.1.3 网络互联的类型和层次 133
6.2 中继器 135
6.3 网桥 136
6.3.1 网桥的工作原理 136
6.3.2 网桥的路径选择 138
6.4 路由器 141
6.4.1 路由器的功能 141
6.4.2 路由协议 143
6.5 网关 144
6.6 多层交换机 146
6.6.1 三层交换机 146
6.6.2 四层交换机 148
7.1 TCP/IP协议结构 150
第7章 TCP/IP协议 150
7.2 网络层协议 151
7.2.1 IP地址 151
7.2.2 子网掩码 151
7.2.3 IP地址的分类 152
7.2.4 子网划分 152
7.2.5 地址解析协议(ARP)和逆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 153
7.2.6 IP协议 155
7.2.7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158
7.2.8 IP多播和IGMP协议 162
7.3.1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163
7.3 传输层协议 163
7.3.2 传输控制协议(TCP) 167
7.4 IPv6 170
7.4.1 IPv6基本头部格式 171
7.4.2 IPv6的地址结构 172
7.4.3 IPv6的扩展头部 173
7.4.4 IPv4向IPv6的过渡 175
7.5 虚拟专用网(VPN) 176
7.5.1 VPN的基本概念 176
7.5.2 VPN连接和路由 177
7.5.3 VPN中的隧道技术 178
8.1 概述 181
第8章 广域网 181
8.2.1 公用电话网PSTN 182
8.2 典型的公用数据交换网 182
8.2.2 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X.25 183
8.2.3 数字数据网(DDN) 183
8.2.4 帧中继(FR) 185
8.2.5 不对称数字用户线路(ADSL) 187
8.2.6 ISDN和B-ISDN 188
8.3 异步传递模式(ATM) 190
8.3.1 ATM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90
8.3.2 ATM协议模型 193
8.3.3 ATM交换机 195
8.4 同步数字体系(SDH) 199
8.3.4 ATM的标准 199
第9章 网络应用 204
9.1 域名系统(DNS) 204
9.1.1 域名系统结构 204
9.1.2 域名服务器 206
9.2 文件传输协议 207
9.3 电子邮件 208
9.3.1 电子邮件系统 208
9.3.2 电子邮件协议 209
9.4 万维网 212
9.5 远程终端协议(TELNET) 214
9.6 Gopher信息检索 215
9.7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216
9.7.1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 216
9.7.2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217
第10章 网络安全技术 219
10.1 网络安全概述 219
10.1.1 网络安全的概念 219
10.1.2 网络面临的安全问题 220
10.1.3 网络安全策略 222
10.2 数据加密技术 223
10.2.1 密码技术基础 223
10.2.2 加密算法 224
10.2.3 数字签名 227
10.3 报文鉴别 228
10.4 防火墙技术 230
10.5 入侵检测 231
10.5.1 入侵检测的概念 231
10.5.2 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232
10.5.3 入侵检测原理 232
10.6 网络安全协议 234
10.6.1 网络层安全协议族(IPSec) 234
10.6.2 安全套接字层(SSL) 236
10.6.3 电子邮件安全 237
10.6.4 安全电子交易(SET)协议 239
参考文献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