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明史观的历史考察 1
1.1 理性主义史学观的启示 1
1.1.1 维柯的历史规律说 4
1.1.2 卢梭的浪漫主义自由历史观 5
1.1.3 康德的形而上学史学理论 6
1.1.4 黑格尔的历史理性反思 8
1.1.5 最初的文明史学家的观点 15
1.2 文化形态史学的文明史观 19
1.2.1 斯宾格勒的文明史观 21
1.2.2 汤因比的文明史观 27
1.3 全球史学派的文明史观 31
1.3.1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史观与文明史观 31
1.3.2 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 34
1.4 年鉴学派的文明史观 37
1.4.1 文明概念 39
1.4.2 文明中的人与物 39
1.4.3 长时段 41
1.4.4 文明史与总体史、社会史、心态史 43
1.4.5 文明特征 46
1.4.6 文明与交往 47
1.4.7 启示与问题 47
1.5 后现代主义的观点 49
2 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看文明史 52
2.1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文明史观 52
2.1.1 从人的角度批判考察历史——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形成 53
2.1.2 从人与人的现实社会关系分析历史——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框架 59
2.2 人——生产力——社会、文化 62
2.3 文明定义 66
3 文明史方法论 72
3.1 文明史研究与批评方法论 72
3.1.1 总体性研究对知识结构的挑战 72
3.1.2 “语言—文化”层面上的文明理解 78
3.1.3 文明史资料整理与陈述方法 89
3.1.4 历史与文明史批评意识 94
3.2 文明基本单位与文明中心 99
3.2.1 汤因比的观点 99
3.2.2 文明基本单位的选取 100
3.2.3 文明中心 100
3.3 对古典文化的评价 101
3.3.1 文学 102
3.3.2 史学 104
3.3.3 哲学 107
3.3.4 艺术 112
3.3.5 宗教 114
3.4 文明史编撰 124
3.4.1 突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 135
3.4.2 突出人与人的创造性主题 136
3.4.3 突出以人与生产力为核心的社会、文化的变化趋势 138
3.4.4 突出各种交往在文明进程中的作用 139
3.4.5 突出社会生活在文明史中的核心地位 141
3.4.6 以全球的文明发展为线索 144
3.4.7 以核心事例展现文明 145
3.4.8 以主题史为框架,形散而神不散 146
3.4.9 以进步概念为价值取向 149
3.4.1 0以历史分析为基础 151
4 文明的演变 154
4.1 地理环境 154
4.2 文明动力 156
4.3 文明类型 159
4.4 文明交往 160
4.5 文明更替 165
4.6 世界文明进程 166
4.6.1 农业文明的诞生 167
4.6.2 农业文明的中心 169
4.6.3 农业文明区域的扩展与冲突 191
4.6.4 工业文明的前奏 200
4.6.5 工业文明时期 217
4.6.6 迈向信息时代文明 234
5 文明的特征 250
5.1 共性 250
5.1.1 人的生存的共性 250
5.1.2 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共性 251
5.1.3 农业文明等的共性 251
5.1.4 对文明共性的一个解剖——法学思维 252
5.2 文明特性 262
5.2.1 中国文明特性举例 262
5.2.2 西方文明特性举例 267
5.3 文明比较 295
5.3.1 中西思维定势的比较 297
5.3.2 对思维定势差异的文化学释义 304
5.3.3 其他文明比较 311
6 文明的未来 313
6.1 文明冲突与对话 313
6.1.1 国际规则与利益兼顾 313
6.1.2 国家主权与国家利益标准 315
6.1.3 文明“共效”标准 317
6.1.4 人类基本生存价值标准 319
6.1.5 尊重传统文化 325
6.2 文明进步 327
6.2.1 人的全面发展与文明进步 329
6.2.2 科学精神与文明的进步 335
6.2.3 和谐发展、全球意识与文明的进步 336
6.2.4 人类文明的前景 337
后记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