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致读者 1
自序 1
前言 1
上篇:老子解意 1
第一章 道——众妙之门 2
第二章 循环与平衡 8
第三章 “无为”的妙用 16
第四章 道性与道用 22
第五章 统治之心,不偏不倚 25
第六章 道的时间价值 29
第七章 超越自我 31
第八章 以水喻道 36
第九章 万物循环 38
第十章 统治者的内在修养 41
第十一章 无之妙用 48
第十二章 摈弃浮华 52
第十三章 爱天下如爱自己 58
第十四章 道的形态——惚恍 60
第十五章 统治者的神态 64
第十六章 道学的认识论 70
第十七章 政治的六种状态与政治方法 75
第十八章 失道的政治 78
第十九章 放弃争斗的智慧 82
第二十章 帝王之心与俗人之心 89
第二十一章 大道的形象 94
第二十二章 从反面入手 99
第二十三章 守中守信 103
第二十四章 隐去光芒 105
第二十五章 道体、道用、道动 106
第二十六章 统治者的修养 110
第二十七章 帝王的大智慧 111
第二十八章 大制不割 116
第二十九章 守中无为 120
第三十章 做武士的心态 124
第三十一章 帝王对待战争的态度 128
第三十二章 道的功用 132
第三十三章 人内在的生命力 136
第三十四章 道用 139
第三十五章 道性恬淡 141
第三十六章 大智慧 143
第三十七章 天道与人欲 148
第三十八章 道与德 151
第三十九章 得道与失道 158
第四十章 道之动 162
第四十一章 士的美德 170
第四十二章 守和不极 180
第四十三章 以柔克刚 184
第四十四章 知足不辱 186
第四十五章 道的形态 191
第四十六章 知足之足 194
第四十七章 反省与守中 196
第四十八章 以无事取天下 198
第四十九章 民主的本质 201
第五十章 养生大道 205
第五十一章 玄德之用 209
第五十二章 认识的双向太极运动 211
第五十三章 几句牢骚 215
第五十四章 修德是长久的根本 217
第五十五章 赤子之和 221
第五十六章 得道者的人际关系 224
第五十七章 “无为”治国之本,“有为”乱国之根 227
第五十八章 为政的原则 232
第五十九章 积德——长久之道 235
第六十章 治大国如煮饺子 237
第六十一章 外交的原则 241
第六十二章 大道免除了罪恶 244
第六十三章 得道要从小事做起 247
第六十四章 慎终如始 249
第六十五章 玄德与大顺 252
第六十六章 治人用人之本 257
第六十七章 统治者的品德 260
第六十八章 武士的心态 263
第六十九章 用兵之道 266
第七十章 曲高和寡 269
第七十一章 认识的心态 271
第七十二章 国威的根本 273
第七十三章 法的精神 276
第七十四章 不要取代规律 278
第七十五章 忘我是帝王的最高心态 281
第七十六章 处柔处弱 284
第七十七章 天道与人道 285
第七十八章 王者的责任 288
第七十九章 给予和索取 292
第八十章 和谐的农耕社会 293
第八十一章 为而不争 295
下篇:关于公道与公理的谈话 298
引言 299
(一)字、字意、知性、理性是理解老子的桥梁 301
一 为什么要谈老子 301
(二)中国思想的精髓需要与现实对接 303
(三)黄老思想这个中国文化的内核需要外化 305
二 道学思想的起源与中国文化思想的分类 306
(一)自然之德决定中国文化思想的起源 307
(二)中国社会阶段的划分与道家思想的隐退 309
(三)儒家思想的兴盛是士大夫为皇权训化的结果 311
(四)平民的墨家思想和帝王的道家思想是一个阴阳太极体 313
(五)庄子是为不为,老子是为无为,墨子是为有为 314
(六)法家思想是王权败落的产物 318
(七)佛教的“空”与老子的“无”是貌合神离的关系 320
(八)庄子思想是老子思想的内化,所以与佛教思想有暗合之处 323
三 黄老思想的再现是当今世界正处于战国前夜的需要 324
(一)世界已步入了新的盲然 324
(二)东西方文化内核阴阳互补 326
(三)认识黄老思想是人类文明的需要 330
(四)黄老思想是兼容的思想 332
四 建立黄老学说形之上的思想体系框架 333
(一)老子哲学体系的开端是“道” 335
(二)道的存在形态与作用 336
(三)老子的“有”与“无”是具体化的得道:即德 340
(四)“道”的运动方式——太极循环 344
(五)“道”的运动机制——“损有余而补不足” 345
(六)“道”与“德”的关系 351
(七)“德”的外化是“争”与“不争” 354
(八)“道”与自然和“理”的关系 355
(九)道学的方法论——“太初无为” 356
(十)“太初有为”与“太初无为”产生的社会根源与功用 357
(十一)道学的认识论 358
(十二)思维的三种形态——道之思、理之思、玄之思 364
(十三)理之思的内容与局限性 366
(十四)道之思的构成与运动 367
(十五)玄之思的内容 373
(十六)理之思、道之思、玄之思的状态和标准 376
(十七)三种思维的相互关系 377
五 “道法自然”是老子形之下体系的高度概括 383
(一)人法自然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开端 387
(二)“乐”是人的生命力自然的展示 387
(三)人实现乐的途径之一——省力原则(节省规律) 388
(四)平衡规律是无害原则即省力原则的具体体现 391
(五)如何用节省规律来认识当今世界两大经济学体系 393
(六)美、日、德经济状态的比较 396
(七)以社会化所有为基础,吸取世界经济优势,再造新的经济模式 403
(八)中观经济应成为我国经济研究的重心 407
六 科学技术与节省规律 412
(一)科学是摆脱恐惧的武器,是人对自然的自由 416
(二)证实与证伪是科学发展的太极运动 416
(三)无害原则是人生命力发展的共同需要 418
(四)组织原则应体现为分工协作互补无害 419
七 宗教、艺术与唯乐规律中的避难规律 422
(一)避难规律之一——宗教是以生命力消除欲望 423
(二)避难规律之二——艺术是以虚幻形态满足欲望 424
(三)文艺的现实性与浪漫性 429
(四)艺术的功用与载体 434
八 自然之德,内在之理决定社会的道体 437
(一)自然之德的差异是社会发展不同的起因 439
(二)西方奴隶主高度私有化的奴隶制与东方王权土地分散化的万国封建 440
(三)西方奴隶变为农奴的封建制与东方王权变为皇权分封变为郡县封建的比较 443
(四)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斗争、共存、交流的时代 447
(五)客观地分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优与劣 452
九 世界需要大通学说 454
(一)大通社会的基本经济结构系统 460
(二)大通社会的信息神经系统 461
(三)大通社会的硬调节系统 466
(四)大通社会的分配原则 469
(五)大通社会的政治是“有为政治”与“无为政治”的太极运动 472
(六)大通社会的官制原则 473
(七)大通社会的制衡原则 482
(八)大通社会的教育原则 486
后记 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