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 问题提出:人的多样性与“经济学帝国主义” 1
二 主要概念:理性、经济人理性和政治人理性 5
三 分析视角与分析方法:行为主体分析的视角和比较分析的方法 12
四 基本思路:概念分析、比较分析、制度分析和历史演变 16
第一章 经济人理性:从“斯密问题”到恩格斯的“恶欲说” 19
第一节 解读“斯密问题”:从德国历史学派到阿马蒂亚·森 19
一 德国历史学派:“自利论”与“利他论”的对立观 19
二 阿马蒂亚·森:“自利论”与“利他论”的二元观 21
三 亚当·斯密:人性基本假设“自利论”的一元观 24
第二节 经济人理性:自利行为、市场行为、价值理性行为 32
一 自利行为:自利性与自私性 32
二 市场行为:市场性与非市场性 36
三 理性行为:理性与非理性 42
第三节 “恶欲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经济人理性”评价的再解读 48
第二章 政治人理性:权力分析与利益分析 53
第一节 追问“权力”:权力的内涵与权力的结构 53
一 权力的内涵:是意志?还是利益? 53
二 权力与权威:权力主体的两种影响力 57
第二节 政治人理性:自利行为、社会公共性行为、工具理性行为 61
一 特征:以满足精神需要为主要特征的自利行为 61
二 特征:社会公共性行为 70
三 特征:政治行为主体的工具理性 77
第三章 比较分析:政治人理性的经济学误读 86
第一节 双重疑惑:经济人理性的单一化和外衍化 86
一 单一化:经济人理性≠人的自利性 86
二 外衍化:经济人理性≠政治人理性 88
一 比较分析: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91
第二节 五重比较分析:经济人理性与政治人理性的区别 91
二 比较分析:平等与不平等 99
三 比较分析:均衡与非均衡 105
四 比较分析:个人本位与集体本位 113
五 比较分析:私法与公法 119
第四章 制度分析:两种制度的核心范畴和两种理性的价值追求 122
第一节 制度分析:从凡勃伦、康芒斯到加尔布雷思、诺思 123
一 内涵与意蕴:制度主义的新旧变迁 123
二 两种安排: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130
三 社会秩序的基础:制度的巨大作用 132
第二节 制度分析: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核心范畴的比较 137
一 科斯定理:“产权”是经济制度的核心范畴 137
二 “阿克顿定律”:“权力”是政治制度的核心范畴 143
第三节 制度分析:政治人理性与经济人理性价值追求的比较 157
一 比较分析:“效率”的价值追求 158
二 比较分析:“公平”的价值追求 160
三 比较分析:“效率”与“公平”的抉择 162
第五章 历史演变:后古典时期的政治人理性与经济人理性 169
第一节 发展与变革:经济学从“古典”到“当代” 170
一 从“追逐物欲”到“人文关怀” 171
二 从“完全理性”到“有限理性” 177
第二节 发展与变革:政治学从“古典”到“当代” 181
一 从“追逐权力”到“寻求善治” 182
二 从“完全主权”到“受限主权” 193
第三节 不变的学理:经济学与政治学的当代回应 201
一 现象与本质:“变”与“不变”的分析 201
二 “休谟的铡刀”:应然分析与实然分析 204
结论 208
参考文献 220
感谢生活:回首漫漫来时路(代后记)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