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战国时期至《马氏文通》出版前对汉语语法的研究 3
第一节 战国时期对汉语语法的研究 3
第二节 汉代以后对汉语虚词的研究 5
第三节 南北朝以后对汉语句法的研究 13
第二章 《马氏文通》出版至新中国成立前对汉语语法的研究 21
第一节 模仿西方语法体系编写的汉语语法著作 21
一 马建忠的《马氏文通》 21
二 章士钊的《中等国文典》 30
三 刘复的《中国文法通论》和《中国文法讲话》 35
四 陈承泽的《国文法草创》 42
五 金兆梓的《国文法之研究》 46
六 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及其他语法著作 50
七 杨树达的《高等国文法》 60
八 1930年前后发表在期刊上的汉语语法著作 65
(一)容庚的《周金文中所见代名词释例》 66
(二)何定生的《汉以前的文法研究》和《尚书的文法及其年代》 67
一 汉语语法体系革新的讨论 71
第二节 以普通语言学的理论为指导对汉语语法的研究 71
二 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 77
和《中国语法纲要》 77
三 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论文集》和《文言虚字》 90
四 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 103
五 廖庶谦的《口语文法》 118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后对汉语语法的研究 122
第一节 在马克思主义语言理论的指导下,汉语语法的普及和研究工作蓬勃展开 122
一 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和吕叔湘的《语法学习》 124
二 张志公的《汉语语法常识》、《语法学习讲话》及其他普及性的语法著作 130
三 丁声树等八位合著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137
四 陆宗达、俞敏的《现代汉语语法》 145
五 《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和按这个系统编写的教材及参考书 148
六 杨伯峻的《文言语法》、刘景农的《汉语文言语法》、张静、张桁的《古今汉语比较语法》 171
七 管燮初的《殷墟甲骨刻辞的语法研究》和《西周金文语法研究》 185
八 陆志韦等七位合著的《汉语的构词法》 188
九 王力的《汉语史稿·语法的发展》 190
十 1960年前后出版的汉语语法专题著作 192
(一)胡附、文炼的《现代汉语语法探索》 192
(二)洪心衡的《汉语语法问题研究》 193
(三)刘世儒的《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 194
十一 汉语词法中词类的讨论 196
十二 汉语句法中主语、宾语的讨论 201
十三 汉语单句、复句的讨论 204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后汉语语法研究再度兴起 206
一 陈望道的《文法简论》 207
二 郭绍虞的《汉语语法修辞新探》 214
三 吕叔湘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216
四 朱德熙的《语法讲义》和《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220
六 高等院校修订和新编的三部《现代汉语》教材 223
五 潘允中的《汉语语法史概要》 223
七 1980年前后出版的汉语语法专题著作 227
(一)朱星的《汉语语法学的若干问题》 227
(二)史存直的《语法三论》 228
(三)高华年的《广州方言研究》 228
(四)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 229
(五)杨伯峻的《古汉语虚词》 232
八 全国语法和语法教学讨论会 232
第一节 概说 243
第四章 台湾省三十年来对汉语语法的研究 243
第二节 介绍几部有代表性的汉语语法著作 244
一 周法高的《中国古代语法》 244
二 汤廷池的《国语变形语法研究·移位变形》 254
三 许世瑛的《中国文法讲话》和《论语二十篇句法研究》 266
四 詹秀惠的《世说新语语法探究》 271
五 倪志僴的《论孟虚字集释》 273
第五章 外国对汉语语法的研究 285
第一节 概说 285
一 龙果夫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287
第二节 介绍几部有代表性的汉语语法著作 287
二 鲁勉采夫的《现代汉语的句子形式主语》 289
三 鸟居久靖等四位合著的《现代中国语文法》 291
四 太田辰夫的《中国语历史文法》 298
五 牛岛德次的《汉语文法论·古代编》 304
六 赵元任的《汉语口语语法》 310
七 安妮·Y·桥本的《现代汉语句法结构》 315
八 杜百胜的《古汉语虚词词典》 316
中外汉语语法著作目录 318
后记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