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前言 1
一、娘子关前(周立波) 1
1.关于“立波”这个笔名 1
2.伟大时代催促他写作 1
3.关于娘子关 3
4.伟大抗日民族战争的侧影 4
5.以“还我河山”为红线贯穿全文,条理清晰 5
6.善于把抒情融于叙事之中,以情感人 7
7.篇末点眼,总绾全篇 9
8.朴实无华、清疏平淡的文字 10
二、离不开你(茹志鹃) 11
1.作者是怎样确定主题的? 11
2.《离不开你》的构思过程 12
3.引而不发,别开生面 13
4.虚实相映,疏密有致 14
5.课文第三节是否游离于主题之外? 16
6.文笔细腻,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情 17
三、汉堡港的变奏(柯岩) 19
1.柯岩小传 19
2.柯岩谈《船长》的采访和写作 20
3.《船长》有没有虚构? 21
4.贝汉廷,一个集中体现着时代精神的光辉形象 22
5.在剪裁及烘托陪衬等方面下功夫 24
四、我歌唱延安(何其芳) 28
1.“我是怎样来到延安的?” 28
2.唱出了一代进步青年的心声 29
3.由表及里,层层递进,展示延安的崭新风貌和革命精神 30
五、西湖漫笔(宗璞) 34
1.作者自传 34
2.以议论为线索,先抑后扬,引出描写的中心 35
3.寻幽访韵,从意趣的感受上写“绿” 36
4.心到神知,从对比中写“变” 38
5.为什么要引用古诗词和外国艺术作品中的典故? 39
六、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 40
1.“为人生”的时代的产儿 40
2.艾青这个笔名和《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发表 42
3.爱与恨的心曲 43
4.由感情起伏变化而形成的内在旋律 45
5.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抒情特色 47
6.关于“诗的散文美” 48
1.贺敬之谈《西去列车的窗口》 51
七、西去列车的窗口(贺敬之) 51
2.诗的主题、构思和布局 52
3.丰富的联想 53
4.“反复”的运用 54
八、九、春蚕(茅盾) 56
1.为什么茅盾在一九三二年转向了农村题材? 56
2.《春蚕》的构思过程 59
3.《春蚕》的情节结构 61
4.位于农村生活全景中心的老一代农民的典型形象——老通宝 63
5.细致的别具一格的心理描写 68
6.扣人心弦的侧面描写 70
一○、一一、结婚现场会(马烽) 71
1.关于作者 71
2.主题思想究竟是什么? 72
3.浮雕似地描写人物和事件 75
4.马烽谈《结婚现场会》 77
一二、警察与赞美诗(欧·亨利) 80
1.素有“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之称的欧·亨利 80
2.事事出于意料之外,但又合于情理之中 81
3.贫穷是不是道德堕落的根源? 82
4.貌似戏谑却深沉 85
5.“欧·亨利式的结尾”之艺术力量 87
6.语言风趣俏皮,隐含辛酸义愤 88
一三、灌园叟晚逢仙女(冯梦龙) 91
1.关于《三言》及其作者 91
2.从唐代的《崔玄微》到明代的《灌园叟晚逢仙女》 92
3.惜花如命的秋先 93
4.奸狡诡诈、残忍刻薄的张委 96
5.写环境,写花,也是在写人 98
6.奇异的幻想和瑰丽的想象 100
7.小说的局限性和缺陷 101
2.作者写本文的目的 104
一四、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陈宏天) 104
1.作者传略 104
3.书目知识要点表 106
4.结构和内容提要 107
5.目录学是读书治学的入门之学 109
6.列宁十分重视书目 110
7.鲁迅善于利用书目 111
8.鲁迅给许世瑛开的书单 112
9.新颖的磁带目录 114
1.关于本文的中心思想 115
2.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材布局的? 115
一五、海洋与生命(童裳亮) 115
3.关于本文的说明方法 116
4.删去的最后四个自然段 118
一六、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 119
1.关于标题 119
2.关于正文 121
一七、杂文二篇(鲁迅) 132
1.两文的写作缘由 132
2.选择典型事例,在事实的基础上立论 133
3.一篇精粹独到的写作经验谈 134
4.为什么不提“首先必须”? 136
一八、黑海风暴和天气预报的产生 138
1.《通俗哲学》简介 138
2.层层递进的结构 138
3.寓理于事,深入浅出 140
一九、诗二首(陶渊明) 144
1.陶渊明及其诗二首 144
2.《归园田居》疏解 146
3.《饮酒》疏解 151
4.情相似而调相异 153
1.关于《九章》和《涉江》的写作时代 158
二○、涉江(屈原) 158
2.屈原是想象著称的文化巨匠 159
3.悲壮动人的爱国主义抒情诗 160
4.《涉江》中的情和景 162
5.楚辞在节奏、句式、词语上的一些特点 165
二一、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168
1.燕太子丹为什么要派人去刺秦王? 168
2.樊於期因何事得罪了秦王? 169
3.作者是怎样刻画荆轲的? 171
4.假使荆轲有了“吾客”与俱,结果又会怎样? 175
5.轻轻二句遂为千古绝唱 177
1.借修史以抒情,借作传以寄愤 180
二二、屈原列传(司马迁) 180
2.寓论于事,写出屈原的生死与楚国的命运休戚相关 181
3.以情驭事,文如其所欲写之人 182
4.就事发论,借他人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 184
5.关于《屈原列传》中的两段议论 185
6.关于《屈原列传》中的一段话 188
二三、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192
1.关于魏征 192
2.析全文语言艺术 193
3.析全文段落层次 197
1.关于唐传奇 201
二四、柳毅传(李朝威) 201
2.《柳毅传》原题《洞庭灵姻传》 202
3.《柳毅传》中的“洞庭”在哪儿? 202
4.用幻想艺术反映人生 204
5.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206
二五、原毁(韩愈) 210
1.写作背景和目的 210
2.以古今君子对比,用“重用”“轻约”“详廉”“怠忌”八字立说 210
3.对比中主次清楚,意有侧重 212
4.排比中辞复意转,逐层递进 215
5.《原毁》中的“原” 217
二六、教战守策(苏轼) 218
1.关于苏轼和他的《教战守策》 218
2.不是讲军队的战守,而是讲百姓的战守 219
3.周密的论证,完美的结构 221
4.褒贬取舍,相得益彰 224
5.《教战守策》涉及的一个问题 226
二七、祭妹文(袁枚) 229
1.袁枚和他的《祭妹文》 229
2.祭文和传记的不同写法 230
3.《祭妹文》的艺术特色 231
4.女弟素文传 235
二八、察变《天演论》 238
1.严复生平大略 238
2.严复为什么要译《天演论》? 240
3.《天演论》在当时社会上的巨大影响 241
4.《天演论·察变》复案 242
5.《察变》的命题、文笔和特点 244
二九、〔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乡(睢景臣) 247
1.什么叫散曲?它和小令、杂剧有什么不同? 247
2.散曲的音韵、曲调要求和结构特色 248
4.《高祖还乡》的新奇在哪里? 251
3.睢景臣是怎样一个人? 251
5.全文疏解 253
6.教学参考图 258
三○、陈州粜米 262
1.关于元代的赈粜 262
2.一出歌颂清官断案,为民除害的公案戏 263
3.一幅血淋淋的现实图画 263
5.一个不畏权势、刚直执拗、至死靡休的形象 264
4.这是天灾笼罩中的人祸,善政幌子下的悲剧 265
6.良好的演出性能 267
7.一个反复出现的细节:私提米价,改斗换秤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