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
第一编 美学发展论 3
第一章 思维与审美:从动物式反应到原始审美意识发生 3
第一节 人类思维的发生 3
一 动物的脑进化与思维的发生 4
二 人脑的出现、发展同思维的关系 6
第二节 人类审美的发生 9
一 人类审美感官和审美心理与动物的生物感官和生理快感的联系 9
二 人类审美感官和审美心理与动物的生物感官和生理快感的区别 10
第三节 人的生产与审美发生 12
一 人类婚配形式的发展与审美发生 13
二 性爱关系的社会化与爱情美 14
三 生殖崇拜、性崇拜的审美中介作用 15
第二章 抽象与升华:魏晋南北朝的思维转型与美学发展 18
第一节 “言意之辨”与魏晋南北朝美学理论的系统化 18
一 王弼与“言意之辨”的创新发展 19
二 “言意之辨”与美学理论升华 20
第二节 “自然”之争与魏晋南北朝美学理论的自觉性 23
一 魏晋时期“自然”论争的主要内容 24
二 “自然”之争与美学理论转向 25
一 “风骨”、“风力”理论与美学认识的深入 30
第三节 人物品评与魏晋南北朝美学理论观念进化 30
二 “形神”概念与美学理论的转移 32
第三章 实践与生存:20世纪90年代实践美学的境遇和生存论美学的挑战 34
第一节 实践美学的基本观点与理论基础 35
一 实践美学的基本观点 35
二 实践美学的理论基础 43
第二节 生存论美学对实践美学的挑战 49
一 20世纪90年代对实践美学的批判 49
二 20世纪90年代生存论美学的构想 54
三 关于“实践美学”与“生存论美学”的评价 56
一 批判实践美学的缘起和原因 59
第三节 实践美学的局限与发展 59
二 实践美学的发展 61
第四章 探索与追问:21世纪初期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美学身份问题 66
第一节 美学身份的焦虑:现代性与全球化相互作用的必然 67
一 美学身份的悖谬 67
二 现代性与全球化的互动 68
第二节 重建身份的困境:全球化与现代性对美学的压迫 69
一 历时层面: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70
二 共时层面:西方与中国的碰撞 71
第三节 美学身份的追求:在现代与传统之间的第三种选择 72
一 自我与他者的对话与融合 73
二 “仁”、“和”的现代转换 74
第二编 美学人物论 79
第五章 时代精神与艺术情感:周谷城美学思想品格论 79
第一节 “汇合”论:时代精神的整体透视 79
一 “时代精神汇合”论的苦难历史 80
二 “时代精神汇合”论对时代精神的整体透视 81
三 “时代精神汇合”论与艺术创作 86
第二节 真情论:艺术情感的系统考察 89
一 “真实感情”是艺术的决定因素 90
二 “使情成体”是艺术的创作过程 93
三 “以情感人”是艺术的作用途径 97
四 情感为重是艺术的主导方面 98
第六章 亦中亦西与恒新恒异:蒋孔阳美学思想超越论 100
第一节 亦中亦西:超越二元对立模式的对话思维方式 100
一 多元化:蒋孔阳美学的对话对象与范围 102
二 平等性:蒋孔阳美学的对话立场 103
三 交往式:蒋孔阳美学的对话态度 104
第二节 心物协同:超越片面物质生产论的整体实践观念 105
一 总体之异同:蒋孔阳与李泽厚之比较 106
二 具体超越:蒋孔阳实践观的动态性、丰富性与复杂性 108
第三节 恒新恒异:超越自身理论成果的不懈追求精神 110
一 美的本质观:社会实践论→审美创造论→复杂关系论 111
二 美感心理论:社会历史论→矛盾统一论→复杂构成论 112
第四节 走向未来:蒋孔阳美学思想在新世纪美学建设中的意义 114
一 对话思维方式:创新和思维变革之启示 114
二 整体实践观念:实践美学的未来指向 115
三 不懈追求精神:新世纪美学研究者的精神动力 116
第七章 诗歌之美与诗人之思:彭燕郊诗歌美学特色论 118
第一节 诗人审美本质的深刻揭示 118
一 诗人特殊的处世方式 119
二 诗人特殊的感觉方式 120
三 诗人特殊的情感方式 121
第二节 诗歌形式美的辩证见解 122
一 诗歌形式美的变化性与多样性 123
二 诗歌形式美的结构性与层次性 124
三 诗歌内容与形式的不可分性 125
第三节 现代西方诗歌的独特阐释 126
一 现代西方诗歌的“现代意识”流变 127
二 现代西方诗歌的“现代意识”形式化 128
第三编 文艺批评论 133
第八章 拓展与深化:刘文彬、曾簇林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研究评论 13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历史描述与抉精发微——刘文彬《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研究》评论 133
一 完整的体系建构与严密的内在理路 134
二 深厚的历史意识与强烈的时代色彩 135
三 鲜明的实践品格与突出的论战精神 136
一 体系建构与历史概括的一致 137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体系建构与深层开掘——曾簇林《马克思恩格斯艺术哲学纲要》评论 137
二 批判精神与建设意识的统一 139
三 理论阐释与艺术分析的结合 140
四 诗人激情与诗化语言的融汇 142
第九章 阅读与对话:昌切、刘业超、颜翔林文学思潮与美学研究评论 144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的创造性阐释——昌切《思之思——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论》评论 144
一 史思与我思:寻求当下与文本的沟通 145
二 视点与角度:寻求卓识的有效途径 147
三 背景与方法:理论创新的重要契机 149
一 写作活动的美学定性 151
第二节 现代写作美学的空间拓展——刘业超《现代文心》评论 151
二 写作心理的深层开掘 152
三 古代写作美学的当代性阐释 152
第三节 历史视野与理性批判基础上的学术创新——颜翔林《怀疑论美学》评论 153
一 尊重历史上的怀疑 坚持理性下的批判 154
二 学术视野的宏大广阔 理论基础的宽厚沉实 155
三 鲜明强烈的时代精神 学术思维的创新品格 157
第十章 历史与建构:廖才定、朱小平、周柳燕中国德治史与专题文学史研究评论 160
第一节 系统开掘与现代阐释的并行——廖才定主编《以德治国的历史光辉》评论 160
二 历史情境与现代阐释 161
一 系统梳理与整体开掘 161
三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 162
第二节 学术眼光与历史意识的交融——朱小平《二十世纪湖南女性文学发展史》评论 163
一 研究对象明确 学术视野开阔 163
二 文本结构巧妙 强调学理分析 164
三 注重史料考辨 具有历史眼光 165
第三节 空间拓展与理论提升的结合——周柳燕主编《中国商业文学史》 167
一 敏锐的艺术感受力 168
二 高度的历史概括力 168
三 强烈的理论穿透力 169
第十一章 理解与交流:李万武、胡良桂、欧阳伟文学研究与文学创作评论 170
第一节 文学审美的深层探索——李万武《为文学寻找家园》评记 171
一 文学审美的定位与目标 171
二 文学审美的构成与途径 172
第二节 世界文学与国别文学的交往对话——胡良桂《世界文学与国别文学》序 174
一 交往与对话:思维的转型 174
二 互补与协调:理论的创新 175
第三节 诗之眼·诗人心·诗歌情——欧阳伟诗集《世纪之门》序 176
一 诗之眼:平凡之中发现美 176
二 诗人心:审美心灵熔炼美 177
三 诗歌情:挚爱胸怀播撒美 178
第十二章 西方与中国:诺贝尔文学奖的百年历史与20世纪中国文学 183
第四编 文艺比较论 183
第一节 诺贝尔设立文学奖的原因:一生难以割舍的文学情结 184
一 文学:孤独心灵的安慰 185
二 创作:文学兴趣的满足 187
三 理想:文学与科学的结合 187
第二节 诺贝尔文学奖的评价标准:不变的概念与可变的内容 188
一 光明生活与正面价值:理想主义倾向的集中体现 190
二 正面价值与负面价值并重:“理想主义”涵盖面的扩大 191
第三节 诺贝尔文学奖的百年审视:走向完善中的不完美 192
一 不断超越局限而追求完善 193
二 努力追求完善但不完美 194
第四节 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文学百年:有缘无分的历史与有缘有分的机遇 196
一 有缘无分之缘由 197
二 有缘有分之机遇 200
三 中国文学的突围 202
第十三章 生产与消费:文学创作过程与文学鉴赏心理片论 207
第一节 文学创作过程 207
一 素材积累:文学创作的基础工作 208
二 艺术构思:文学作品的内在生成 212
三 语言传达:艺术意象的定型阶段 215
一 心理平衡与审美需求 219
第二节 文学欣赏主体的审美需求 219
二 身心健康与审美需求 221
三 人性解放与审美需求 222
第三节 文学鉴赏中的审美心理 223
一 文学鉴赏中的审美感知 223
二 文学鉴赏中的审美想象 225
三 文学鉴赏中的审美情感 228
四 文学鉴赏中的审美理解 230
第十四章 区别与联系:文学风格、流派和思潮比较论 233
第一节 文学风格 233
一 文学风格的内涵 234
二 文学风格的形成 236
三 文学风格的变化性与多样性 247
第二节 文学流派 249
一 风格与流派和流派的风格 249
二 文学流派形成的原因 251
三 文学流派的基本类型 253
第三节 文学思潮 255
一 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 256
二 文学创作原则与文学思潮 257
三 政治思潮与文学思潮 258
四 哲学思潮与文学思潮 258
后记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