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资产阶级的形成 1
一 学术界有关论述评介 2
二 资产阶级组织程度的提高 6
三 资产阶级近代意识的增强 11
第二章 资产阶级的特点 18
一 独特的产生发展道路 18
二 持续过渡性特征 31
三 较强的依赖性 43
四 内部结构失调 57
第三章 资产阶级与革命派的关系 63
一 代表与被代表者严重脱节 63
二 资产阶级疏远其代表的根源 71
三 武昌起义期间的发展变化 81
四 资产阶级的错误选择 93
一 立宪派对资产阶级的争取 105
第四章 资产阶级与立宪派的关系 105
二 资产阶级对宪政的向往 113
三 参与立宪请愿运动 117
第五章 官商关系的发展演变与影响 128
一 西欧与日本等国官商关系的特点 128
二 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商关系 136
三 清末官商关系的发展变化 148
第六章 资产阶级社团的兴起 174
一 商会 174
二 商团 192
三 地方自治团体 207
四 资产阶级社团的影响 227
第七章 资产阶级与反帝爱国运动 236
一 拒俄运动的积极参与者 237
二 抵制美货运动的发起者与领导者 242
三 收回利权运动的积极推动者 254
第八章 资产阶级争取立法权的首次尝试 268
一 拟订商法活动的发起 268
二 商法讨论会的召开 274
三 拟订商法活动的影响 278
第九章 资产阶级与“二次革命” 287
一 袁世凯对资产阶级的笼络 287
二 “二次革命”爆发前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 295
三 “二次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的政治表现 301
第十章 资产阶级与护国运动 312
一 资产阶级与袁世凯之间的裂痕 312
二 资产阶级与袁世凯的决裂 317
三 支持护国反袁斗争 323
一 抵制美货运动——苏州商会诞生的催化剂 333
第十一章 苏州商会的产生与特点——个案分析之一 333
二 独具特色的组织系统 337
三 别具一格的成员构成 343
四 反帝较坚决与反封建软弱的政治性格 348
第十二章 苏州商会与行会之比较——个案分析之二 358
一 苏州行会概况 359
二 苏州商会与行会的本质区别 362
三 苏州商会与行会的历史联系 372
第十三章 苏州商会的司法职能与影响——个案分析之三 379
一 争取受理商事诉讼权 379
二 受理商事纠纷概况 382
三 影响与局限 387
附录一 最近十年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研究综述 392
附录二 开拓近代中国商人文化研究的构想 410
后记 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