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目录学基础理论 1
第一节 目录学基本概念 1
一、什么是书目 1
目录 1
二、目录工作 3
三、目录学 4
第二节 目录学的研究对象 6
一、目录学的研究对象 6
二、目录学的学科基点与内容范围 10
第三节 目录学的基本原理 12
一、目录学应用原理 12
三、目录学基础理论原理 15
二、目录学的发展原理 15
第四节 目录学的性质和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7
一、目录学的学科性质 17
二、目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8
第五节 目录学研究发展趋势 20
一、我国目录学研究 20
二、国外目录学研究 23
三、读者信息需求的变化与目录学 25
第六节 目录学的理论基础与指导原则 26
一、关于目录学理论基础的认识过程 26
二、目录学理论基础的构成要素 28
参考文献 31
第一节 官修书目的产生与发展 33
一、早期官方文献整理 33
第二章 中国目录学的产生与发展 33
二、《别录》与《七略》 34
三、从《中经》到《隋大业正御书目录》 36
四、《群书四部录》及其他唐代官目 39
五、《崇文总目》及其他两宋官目 40
六、《文渊阁书目》与《新定内阁藏书目录》 41
七、《四库全书总目》 42
第二节 史志目录的产生与发展 44
一、《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与《旧唐书·经籍志》 44
二、《新唐书·艺文志》与《宋史·艺文志》 45
三、《通志·艺文略》与《文献通考·经籍考》 46
四、《明史·艺文志》与补史艺文志 47
一、孔子及其文献整理 49
第三节 私人目录的产生与发展 49
二、《七志》、《七录》、《七林》与《古今书录》 51
三、《郡斋读书志》、《遂初堂书目》与《直斋书录解题》 53
四、元明清私藏目录概述 55
第四节 专科目录与特种目录的产生与发展 58
一、专科目录的产生 58
二、佛经的翻译传播与《汉录》 59
三、《综理众经目录》与《出三藏记集》 60
四、《大隋众经录目》等佛经目录 61
五、《三洞经书目录》等道藏目录 63
六、《录鬼簿》等戏曲专目 64
七、《古今书刻》、《汲古阁诸刻题跋》与《汲古阁珍藏秘本目录》 65
八、《两浙古今著作考》、《蜀中著作记》与《关右经籍考》等 66
九、《医藏书目》与《阅藏知津》 66
十一、《勿庵历算书记》、《方舆书目》与《古今方舆书目》 67
十、《经义考》、《小学考》与《读易别录》 67
十二、其他 68
第五节 导读目录的产生与发展 68
一、导读的起源 68
二、导读与禁读 70
三、《历代众经举要转读录》 71
四、《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72
五、《读书次第》 73
六、《经籍举要》与《书目答问》 74
七、近现代导读书目 75
第六节 近现代书目工作 77
一、西学书目 77
二、公共图书馆藏书目录 79
三、20世纪书目工作 81
第七节 从古典目录学到现代目录学 83
一、古代目录学理论的初步探讨 83
二、郑樵的目录学思想 86
三、胡应麟和祁承?的目录学思想 87
四、孙从添的目录学思想 90
五、章学诚的目录学思想 91
六、近代目录学思想 94
参考文献 95
第三章 西方目录学的产生与发展 97
第一节 西方目录学概念 97
第二节 西方目录学体系 99
第三节 西方目录学历史 101
一、古代西方目录学 101
二、中世纪西方目录学 102
三、近代西方目录学 104
四、现代西方目录学 106
第四节 列举目录学 107
一、总目或世界书目 108
二、国家书目与贸易目录 111
第五节 分析目录学 114
一、描述目录学 116
二、版本目录学 117
三、历史目录学 117
四、分析目录学技术的发展 118
参考文献 118
一、文献揭示基础 120
第一节 文献揭示 120
第四章 文献揭示与组织 120
二、文献揭示的基本方法 124
第二节 文献著录 125
一、文献著录的要求 125
二、客观著录与规范控制 126
三、网络文献的著录 127
第三节 书目提要 127
一、书目提要的内容与作用 127
二、提要的主要体例 129
三、书目提要撰写的方法 130
四、提要撰写的基本要求 131
第四节 书评 131
一、书评的概念与作用 131
二、书评的类型 133
三、书评的撰写 134
第五节 综述 136
一、综述的含义与作用 136
二、综述的类型 138
三、综述的撰写 139
第六节 文献组织 143
一、分类法 143
二、主题法 144
三、时序法 144
四、地序法 144
五、字顺法 144
六、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法 145
参考文献 146
一、书目编纂的理论基础 148
第五章 书目文献编纂法 148
第一节 书目编纂法 148
二、制定书目编制方案 149
三、制作书目款目 152
四、书目款目的选择与编排 154
五、书目整体设计与辅助索引 156
第二节 文摘编纂法 157
一、文摘的特点与类型 157
二、文摘款目与摘要短文 161
三、文摘选题与文献搜集 162
四、文摘款目制作 164
五、文摘编排与辅助索引 168
六、各类文献的文摘 168
七、文摘的文体与评价 169
第三节 索引编纂法 172
一、索引的理论基础 172
二、索引类型 173
三、索引的结构 174
四、索引编制程序 177
五、索引的校印 179
六、索引评价 179
参考文献 180
第六章 书目控制 182
第一节 书目控制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182
一、书目控制思想的起源 182
二、书目控制的经验积累 184
三、书目控制的深刻变革 185
四、UBC的产生与发展 188
五、UBCIM与网络环境下的书目控制 193
第二节 书目工作标准 195
一、文献著录与编目标准 195
二、分类标引标准 200
三、文献数据库标准 201
四、文献生产与代码标准 202
五、信息处理与交换标准 204
六、数字化信息组织标准 204
第三节 文献范围与控制 207
一、微观控制 207
二、宏观控制 209
参考文献 211
一、书目情报概念基础 213
第七章 书目情报需求与服务 213
第一节 书目情报需求 213
二、书目情报需求分析 216
第二节 书目情报服务 221
一、书目情报服务的意义 221
二、书目情报服务的内容 221
三、网络环境下书目情报服务的发展趋势 224
参考文献 225
第八章 书目工作组织与管理 226
第一节 国家书目的基本理论问题 226
一、国家书目的特点 226
二、缴送本制度 227
三、国家书目的简要回顾 228
四、现代技术环境下国家书目编纂的原则、标准 232
一、联合目录概念 233
第二节 联合目录的基本理论问题 233
二、联合目录编撰简史 235
三、联合目录的编制方法 238
四、编制联机联合目录的实质性进展取决于MARC技术 240
第三节 图书在版编目的基本理论问题 242
一、什么是图书在版编目 242
二、图书在版编目特点 243
三、实行图书在版编目的意义与作用 243
四、在版编目计划的由来与发展 245
五、CIP的著录内容与发行形式 249
六、中国图书在版编目的相关问题 251
参考文献 253
一、目录学本是致用之学 255
第九章 书目文献资源的利用 255
第一节 书目文献资源利用概观 255
二、书目文献利用与社会文化发展 256
三、高度重视书目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 258
第二节 书目文献资源利用与用户 259
一、用户是书目文献资源利用的主体 259
二、用户调研与书目文献利用 261
三、搞好用户教育和培训 262
第三节 书目文献资源利用的目的和形式 263
一、书目文献资源利用的目的 263
二、书目文献资源利用的形式 266
第四节 综合性书目文献资源利用 268
一、检索中文古籍 268
二、检索近现代中文图书 270
三、检索外文图书报刊 271
第五节 专科书目文献资源利用 272
一、专科书目的产生与发展 272
二、常用专科书目文献资源的利用 273
三、宗教书目文献资源的利用 275
第六节 网络书目文献资源利用 277
一、网络书目文献资源利用的机遇与挑战 277
二、网络书目文献资源的类型 279
三、网络书目文献资源利用的具体策略 280
第七节 书目文献资源利用新趋势 281
参考文献 285
推荐阅读书目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