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外社会主义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必文主编;王文郁,杨金范,崔清莲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503512776
  • 页数:618 页
图书介绍:

序 1

第一编 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

第一部分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风云变幻 2

第一章 波兰的改革与剧变 2

一、1985—1989年波兰社会主义进程 3

(一)1986年以来的经济改革 3

(二)政治方面的改革措施 3

(一)波兰政局剧变 6

二、波兰政局剧变及其原因教训 6

(二)政局剧变的主要原因教训 7

三、剧变后的波兰 20

(一)政治方面的变化 20

(二)经济私有化 24

(三)对外政策的变化 26

(四)1993年大选中团结工会下台 27

第二章 匈牙利的改革走向误区与政体的嬗变 30

一、1985—1988年的社会主义进程 31

(一)经济体制改革成效甚微 31

(二)政治体制改革逐渐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33

二、1989—1990年的剧变 37

(一)政局演变的过程 37

(二)匈牙利政局剧变的原因和教训 44

三、匈牙利的现状 51

(一)经济仍处危困之中 52

(二)政府威信下降,政策进一步右转 54

(三)左派现状和社会党在1994年大选中获胜 57

一、民主德国走过的道路及其取得的主要成就 63

第三章 从开放“柏林墙”到民主德国解体 63

(一)国民经济取得较大的成就 65

(二)居民生活水平得到稳步提高 65

(三)科技和文教事业取得巨大进步 67

二、从动乱到两德统一 68

(一)民德公民外逃和昂纳克辞职 68

(二)克伦茨上台及其被迫辞职 69

(三)居西上台和民德举行大选 71

(四)保守党上台执政、两德统一 73

(一)苏联的影响和干预 75

三、民主德国发生突变的原因 75

(二)联邦德国政府所施加的影响 76

(三)多元化的社会基础 78

(四)德国统一社会党领导上的失误 79

(五)西马克带来的冲击 80

四、德国统一后原民德地区的基本情况 81

(一)政治上右翼得势,西部保守党人左右着一切 81

(二)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 83

(三)东部居民所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 86

第四章 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权易手与分裂 91

一、1986—1988年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和遇到的挑战 92

(一)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 92

(二)政治反对派的崛起 96

二、1989—1990年捷克斯洛伐克的剧变 99

(一)政局急剧演变 99

(二)发生剧变的主要原因和教训 103

三、捷克斯洛伐克剧变后的状况 107

(一)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107

(二)出现经济和社会危机 110

(三)左派力量的状况 115

第五章 保加利亚祸起萧墙 119

一、1985—1989年的社会主义进程 120

(一)经济体制的变化 120

(二)政治体制改革 123

二、1989—1991年政局的演变 125

(一)政局变化的过程 125

(二)政局变化的原因和教训 131

(一)经济仍然异常困难 138

三、保加利亚的现状 138

(二)工人阶级的反抗加剧 139

(三)大肆迫害共产党人 140

(四)左派力量的现状 142

(五)民盟内部矛盾尖锐 145

第六章 罗马尼亚政局突变的前前后后 147

一、罗马尼亚剧变前的基本情况 148

二、罗马尼亚1989年剧变的过程 148

(一)个人专断和家族统治 150

三、罗马尼亚发生剧变的原因及教训 150

(二)错误的经济政策导致经济崩溃 153

(三)其他政策上的失误 155

(四)外部势力的影响和干预 156

四、罗马尼亚剧变后的基本形势 158

(一)罗马尼亚剧变后的政治格局 158

(二)罗剧变后的经济形势 164

一、八十年代以来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改革 167

(一)经济改革进程 167

第七章 南斯拉夫的分裂、瓦解与战乱 167

(二)进一步改革政治体制 170

二、南斯拉夫的演变、分裂与战乱 173

(一)南领导人带头倡导多党制,为右翼势力夺权提供条件 173

(二)各共和国共盟改变性质、统一的南共联盟解体 174

(三)在1990年的大选中,4个共和国的共盟先后丧失政权 175

(四)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内战不断升级,联邦国家分裂 177

三、南斯拉夫政局演变的原因与教训 181

(一)南斯拉夫自治体制中权力过于分散,助长了民族主义 181

(二)南共联盟内部存在严重的联邦化倾向 182

(三)历史渊源与民族政策上的失误 186

(四)长期的经济困难使人民群众对党和社会主义、对统一的联邦制丧失信心 190

(五)西方势力的干涉和影响 191

四、南斯拉夫分裂后的状况 193

(一)人民流离失所,经济迅速恶化 193

(二)战争看不到尽头 194

第八章 闭关自守的阿尔巴尼亚的演变 195

(一)经济工作方面的调整 196

一、1985—1989年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的初步变化 196

(二)政治体制的若干变化 198

二、1990年以来的急剧演变 200

(一)经济领域的变化 201

(二)政治领域的突变 203

(三)阿尔巴尼亚演变的原因和教训 215

三、阿尔巴尼亚的现状 217

(一)1992年3月大选中阿社会党彻底丢权,民主党执政 218

(二)新政权迫害前劳动党成员 218

(三)左派力量的现状 219

(四)新执政党——民主党内斗争尖锐 220

(五)经济由急剧下降到逐渐上升 221

第九章 蒙古人民革命党的历史变迁 223

一、60—80年代蒙古的经济调整和改革 224

(一)试行“计划与经济鼓励新体制” 224

(二)完善经济机制的试验 225

(三)1988年以来的经济和政治改革 226

二、80年代末90年代初蒙古政局的变化 228

(一)反对派异军突起 228

(二)蒙古政局动荡和1990年大选 230

(三)蒙党在政治、经济方针政策上的急剧演变 233

(四)蒙古政局变化的原因 241

三、蒙古的现况 243

(一)1992年大选后,蒙党获胜单独主掌政权 243

(二)当前面临的经济问题 245

第十章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的解体 248

(一)加速发展和经济改革战略方针 249

一、1985—1987年苏联改革的进程 249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舆论准备 251

(三)社会主义理论观点的若干变化 255

二、1988—1990年苏联的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258

(一)“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出笼 258

(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从理论转向实践 259

三、1991年苏联解体 264

(一)八月事件和苏联解体 264

(二)八月事件后的经济政治状况 269

(一)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是苏联解体的直接的原因 278

四、苏联解体的原因剖析 278

(二)历史上一系列重大错误是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 286

(三)国际大气候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 293

第二部分 现共产党执政国家在调整、改革中前进 297

第十一章 朝鲜社会主义的发展与现状 297

一、1989年以前朝鲜社会主义的特点 298

(一)以主体思想为指导思想 298

(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300

(三)把争取社会主义的完全胜利作为革命任务 302

(一)坚持主体思想,坚持朝鲜式的社会主义道路 303

二、苏联东欧剧变后坚定走朝鲜式的社会主义道路 303

(二)加强党的领导 305

(三)宣传朝鲜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306

(四)加强人民政权,开展思想、技术、文化三大革命 307

(五)坚持过分集中的经济体制,实行有限的对外开放 307

第十二章 越南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 310

一、政治体制改革 311

(一)强调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党的领导 311

(二)确立改革国家机构和党对国家领导的基本原则 312

(三)大力精简行政机构,以提高办事效率 313

(四)强调干部队伍的阶梯化、年轻化 314

(五)积极进行反腐败斗争 314

(六)调整对外政策,开展全方位外交 315

二、越南的经济体制改革 316

(一)越南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316

(二)越南的经济改革措施与取得的成果 319

第十三章 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老挝 326

(一)1975至1985年间经济发展概况 327

一、经济改革的进程和措施 327

(二)1985年以来的经济改革 329

(三)经济改革的若干措施 331

二、政治体制改革 333

(一)加速法制建设,完善民主制度 334

(二)精简机构,提高干部素质 335

(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 336

(四)开展全方位外交 337

(一)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绩 338

三、老挝改革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338

(二)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40

第十四章 在困境中坚持社会主义的古巴 342

一、80年代中期以来古巴的“纠偏进程” 343

(一)实行“纠偏进程”的政治经济背景 343

(二)“纠偏进程”的基本内容 344

二、苏联、东欧剧变后的古巴 346

(一)政治上面临重重压力 346

(二)经济上面临严重困难 350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 352

三、在严峻形势面前古巴威武不屈 352

(二)坚持党的领导、完善政治体制 354

(三)实行经济战略转移、调整国内经济政策 356

(四)开展反和平演变的斗争 359

(五)实行多元化的外交政策 359

第二编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和运动第一部分 社会党国际和德、法、瑞典等国的社会党 362

第一章 社会党国际 362

一、社会党国际的概况 362

(一)社会党国际的由来和现状 362

(二)社会党国际的组织状况 366

二、社会党国际的基本理论原则 372

(一)奉行多元主义 373

(二)崇尚伦理主义 375

(三)推行改良主义 377

三、社会党国际的政策 379

(一)政治民主 380

(二)经济民主 381

(三)国际政策和主张 387

四、社会党国际的发展态势 395

(一)欧洲发达国家的社会党从兴旺发达到逐渐衰落 396

(二)社会党在发达国家衰落的原因 397

第二章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纲领和政策 401

一、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历史与现状 401

(一)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历史简况 401

(二)党的基本状况 403

二、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民主社会主义理论和纲领 405

(一)德国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渊源 405

(二)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基本纲领 408

三、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内外政策 412

(一)政治主张 413

(二)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 414

(三)对外政策 416

(四)“两德政策” 417

四、作为在野党的德国社会民主党 418

(一)80年代以来的发展态势 418

(二)为争取重新上台执政而奋斗 420

一、瑞典社会民主党概况 422

第三章 瑞典社会民主党与“瑞典模式” 422

二、“瑞典模式”的形成及其主要特点 424

(一)“瑞典模式”的形成 424

(二)“瑞典模式”的主要特点 425

(三)福利制度的成就与问题 433

三、瑞典社会民主党的下台 435

四、“瑞典模式”评析 438

(一)“瑞典模式”实质上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一种形式 438

(二)“瑞典模式”的理论基础——民主社会主义是改良主义的一种形式 439

(三)在正确认识“瑞典模式”局限性的前提下,对其确立完备社会保障制度的某些具体经验,可以借鉴 440

第四章 当代法国社会党的理论和实践 442

一、法国社会党的历史和现状 443

(一)法国社会党简史 443

(二)密特朗和重建后的法国社会党 444

(三)法国社会党的性质和特征 446

(四)法国社会党内的主要派别 447

二、法国社会党的基本理论 449

(一)社会主义的核心是民主 449

(二)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解放” 451

(三)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自治管理 452

(四)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阶级阵线 453

三、法国社会党的社会主义实践 454

(一)对内政策 454

(二)对外政策 458

四、步履维艰的法国社会党 462

第二部分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 466

第五章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理论、政策和现状 466

一、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 466

(一)关于走向社会主义的民主道路的理论 470

(二)关于民主社会主义模式的设想 471

(三)关于建立新型政党的理论 472

(四)在对外交往中主张新国际主义 473

二、8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面临困境 474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474

(二)处于困境的原因 477

三、苏东剧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分化与组合 480

(一)以法共、葡共为代表,顶住重重压力,坚持共产党的基本特征 480

(三)以西班牙共产党为代表的党既坚持共产党的名称,又部分接受社会民主党的建党原则 481

(二)以意大利共产党为代表的一些党改变党的性质和名称,转向民主社会主义党 481

一、法国共产党简史 484

第六章 法国共产党 484

二、法共关于法国色彩的社会主义理论 486

(一)关于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 486

(二)关于社会主义的目标 489

(三)关于建党理论 493

三、90年代以来法共顶住重重压力,仍坚持共产党的基本原则 495

(一)旗帜鲜明地坚持共产党的称号和基本原则 495

(二)开展全党讨论,统一党的思想 496

(四)法共28大的新动向 497

(三)成功地举办党报节,保住了党的基本力量 497

第七章 意大利共产党 499

一、意大利共产党简史 499

二、苏联东欧剧变前后的意大利共产党 501

(一)意共积极推动苏联、东欧向民主社会主 501

义“变革” 501

(二)意共演变为左翼民主党 503

(三)意共转向左翼民主党的主要原因 509

(一)左翼民主党成立后由于政治目标不明确,自身政治特征和形象模糊 511

三、意共转变为左翼民主党后的情况 511

(二)与社会党组织上的合并难以实现 512

(三)原意共一部分骨干分裂出来,成立“共产主义重建党” 513

(四)左翼民主党正式加入社会党国际 513

(五)由于国内政局变化,左翼民主党参政出现“现实的可能性” 514

第三编 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社会主义 516

一、民族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516

(一)民族社会主义是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斗争胜利的产物,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紧密结合是民族社会主义突出的特点 518

(二)民族社会主义在挫折和失败中不断前进,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亚非拉的影响逐渐深入,民族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都在发生变化 525

(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衰成败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着民族社会主义的发展,民族社会主义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534

二、民族社会主义的三种类型及其主要理论和实践 538

(一)民族主义色彩浓厚的社会主义 538

(二)民主社会主义 577

(三)“科学社会主义” 592

三、民族社会主义的历史作用和发展前景 601

(一)巩固民族独立、发展经济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特殊道路 602

(二)历经发展倒退、动荡分化,仍然向往社会主义 607

后记 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