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规划原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必虎,尹骏著
  • 出 版 社:新加坡商圣智学习亚洲私人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866121607
  • 页数:500 页
图书介绍:

第1章 观光研究与观光规划 1

1.1引言:观光的增长 2

1.2观光与观光研究 3

1.2.1相关概念辨析:休闲、游憩、观光与度假 3

1.2.2观光产业的广泛关联性 8

1.2.3观光研究的综合性 10

1.2.4观光规划及发展 14

1.3观光规划的多学科支持 17

1.3.1观光系统理论 18

1.3.2地理学与区域科学 21

1.3.3城市与区域规划 22

1.3.4经济学与管理科学 23

1.3.5生态学与景观学 24

1.3.6人类学与社会学 26

1.3.7心理学与行为科学 29

1.3.8历史学、考古学和遗产研究 29

1.4观光规划的类型及案例 31

1.4.1区域观光规划 32

1.4.2目的地观光规划(城市观光规划) 35

1.4.3观光区规划 37

1.5观光规划的技术要求 38

1.5.1观光规划的方法 38

1.5.2观光规划的基本模式 45

1.5.3观光规划的编制程式 57

问题与讨论 60

第2章 观光市场分析与预测 61

2.1观光市场资料搜集与分析 64

2.1.1现场流量测定与现状特征调查 64

2.1.2历史资料搜集与分析 68

2.1.3观光市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69

2.2观光需求预测理论与技术 80

2.2.1客源市场空间分析 80

2.2.2观光需求预测定量方法 88

2.2.3观光需求预测定性方法 95

2.3旅客消费行为 98

2.3.1旅客动机理论 98

2.3.2旅客类型和市场细分 100

2.3.3旅客目的地选择 103

2.3.4观光消费者行为模型 106

问题与讨论 108

第3章 观光资源调查与评价 109

3.1观光资源分类 111

3.2观光资源调查与创新 115

3.2.1一般资源调查 115

3.2.2新资源的发现 116

3.2.3资源(产品)创新 117

3.3观光资源利用价值评价 118

3.3.1景观美学品质评价 119

3.3.2观光资源观光价值评价 122

3.3.3观光资源度假价值评价 123

3.3.4观光资源市场价值评价(观光目的地吸引力评价) 130

3.3.5观光资源评价技术 132

3.4观光资源定价 133

3.4.1.旅行费用法 135

3.4.2享乐定价法 138

3.4.3享乐旅行费用法 139

3.4.3条件价值法 139

3.4.4观光风景区经营权转让及定价 141

3.5资源-产品转化适宜性评价 143

3.5.1游憩机会序列 144

3.5.2资源-产品关系模式 147

3.5.3 P-R评价法 148

3.5.4观光资源开发模式 149

问题与讨论 150

第4章 观光产品(吸引物)开发 151

4.1观光产品与产品树 152

4.1.1观光产品 152

4.1.2观光产品生命周期与产品更新 157

4.1.3观光产品树 164

4.2基於资源的观光益智旅游产品 168

4.2.1自然观光益智旅游 168

4.2.2人文观光益智旅游 170

4.3基於休闲、娱乐和生活品质目的的度假观光 176

4.3.1休闲活动与运动休闲观光 178

4.3.2观光娱乐与娱乐观光:从辅助产品到主导产品 183

4.3.3度假观光及其主要产品 191

4.4基於利益发展的商务旅行与相关观光产品 200

4.4.1商务旅行与观光 200

4.4.2会展奖励观光 202

4.4.3节事观光 204

4.5专项(主题)观光产品 206

4.6特殊兴趣观光 209

4.7观光产品开发战略与技术 215

4.7.1差异化定位战略 216

4.7.2产品组合战略 217

4.7.3产品开发昂谱模式 219

4.7.4体验导向的产品设计 222

问题与讨论 224

第5章 观光空间结构规划 225

5.1空间结构的基本理论 227

5.1.1区位论 227

5.1.2经济地理理论 231

5.1.3产业集群理论 234

5.1.4分形理论 235

5.2区域观光空间结构与区域观光合作 237

5.2.1区域观光空间结构理论及模型 237

5.2.2观光空间相互作用 239

5.2.3区域观光发展空间布局 245

5.2.4区域观光合作 250

5.3环城游憩带 253

5.3.1环城游憩带的形成和特征 253

5.3.2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与演变趋势 259

5.4城市游憩空间规划 262

5.4.1城市游憩空间结构 263

5.4.2城市观光空间结构 264

5.4.3城市观光功能区 267

5.4.4案例:成都市区观光空间结构 270

5.5观光客流 272

5.5.1.旅行模式 272

5.5.2观光客流空间结构 275

问题与讨论 278

第6章 目的地品牌建设和行销规划 279

6.1目的地行销概述 280

6.1.1目的地 281

6.1.2目的地行销 283

6.1.3目的地形象、品牌与行销 284

6.2目的地行销规划 285

6.2.1从传统行销到目的地行销 285

6.2.2目的地行销规划 287

6.2.3目的地行销规划内容 289

6.3目的地品牌建设 304

6.3.1目的地品牌战略 304

6.3.2目的地品牌建设的3P-3I模式 307

6.4目的地形象设计 309

6.4.1观光目的地形象 310

6.4.2目的地形象的感知 312

6.4.3目的地形象的构成 313

6.4.4目的地形象设计程式 316

6.4.5目的地品牌建设与形象设计案例分析 322

6.5目的地行销行动计画——杭州案例 327

6.5.1行销组合方案 328

6.5.2行动排程 329

6.5.3经费预算方案 333

问题与讨论 333

第7章 旅行、观光接待与服务规划 335

7.1旅行系统规划 337

7.1.1观光交通规划 337

7.1.2长江三峡区域观光交通规划案例 345

7.1.3风景道路规划案例 347

7.1.4旅行代理机构(旅行社) 349

7.2观光接待规划 352

7.2.1观光接待业概说概述 352

7.2.2观光接待设施的类型与规划 358

7.3观光服务规划 369

7.3.1餐饮服务规划 370

7.3.2观光购物规划 372

7.4资讯服务与解说规划 383

7.4.1观光资讯服务 383

7.4.2观光解说规划 386

问题与讨论 394

第8章 旅游区的规划 395

8.1旅游区规划概述 396

8.1.1旅游区类型及其规划导则 396

8.1.2旅游区规划类型与流程 400

8.2旅游区总体规划 402

8.2.1遗产型旅游区:风景名胜区观光总体规划 402

8.2.2遗产型旅游区: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 404

8.2.3遗产型旅游区:历史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 406

8.2.4商业型旅游区:旅游度假区整体规划 409

8.3旅游区详细规划 413

8.3.1旅游区详细规划概述 413

8.3.2旅游区详细规划案例 416

8.4旅游区景观设计 422

8.4.1.观光景观与景观规划 423

8.4.2秦皇岛滨海植物园和鸟类博物馆景观设计(俞孔坚等,2006) 423

8.5旅游区建筑设计 426

8.5.1观光建筑 426

8.5.2昆都伦川旅游区建筑设计(汪芳,2006) 427

8.5.3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观光发展总体规划 430

问题与讨论 436

第9章 观光规划影响评估与管理 437

9.1观光影响 438

9.1.1观光影响模型 438

9.1.2观光的经济影响 440

9.1.3观光的环境影响 442

9.1.4观光的社会文化影响 444

9.2永续观光规划 447

9.2.1永续观光的提出 448

9.2.2永续观光指标与评价 450

9.2.3永续理念下的观光规划 452

9.3观光规划影响评估与管理工具 457

9.3.1永续观光管理框架 457

9.3.2永续观光规划基础:观光承载量 458

9.3.3永续观光管理工具及其在规划中的应用 461

9.3.4永续观光规划监控手段 463

问题与讨论 466

第10章 观光规划实施与监控 467

10.1实施过程及评估 468

10.1.1规划的实施程式 468

10.1.2规划实施方法 470

10.1.3规划实施的监控和评估 472

10.2影响实施的外部因素 476

10.2.1外部因素及影响 476

10.2.2外部影响控制及应对方法 479

10.3政府与政策 482

10.3.1政府在观光发展中的作用 482

10.3.2观光政策 487

10.3.3观光立法 488

10.4土地供给与规划实施 489

10.4.1观光与土地 489

10.4.2观光用地的特性 489

10.4.3国家用地政策与规划协调 490

40.4.4观光用地获得 491

10.5资金保障 492

10.5.1资金需求 493

10.5.2政府投资 493

10.5.3投资激励政策措施 494

10.5.4观光规划的财务控制 495

10.6人力资源支持 497

10.6.1人力资源保障 497

10.6.2人力资源规划及其实施 498

问题与讨论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