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陈学明 1
导论 1
第一章 汤普森:回归人道主义 45
第一节 经验主义的理论基础 47
一、标示特殊性的“民族主义” 47
二、历史哲学的经验特征 50
第二节 历史主义的思维方法 55
一、历史主义方法论对阶级的分析 55
二、历史主义思维方式及其特征 57
第三节 人道主义的理论立场 60
一、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历史观 61
二、工人阶级的社会自觉 64
三、生产关系的核心地位 67
第四节 主体能动性的理论内核 69
一、阶级意识 70
二、没有阶级的阶级斗争 73
三、历史的推动力 74
四、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77
第二章 霍布斯鲍姆:追寻总体性的全球视野 81
第一节 全球视野的政治理念 83
一、唯物史观的史学基础 83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政治观 86
三、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 89
四、革命、阶级斗争和政党组织 93
五、国际化的策略、战术及全球化问题 98
六、作为政治力量的社会主义 102
第二节 “进步”的社会发展观 103
一、历史整体观 103
二、“从下往上看”的底层历史观 111
三、从欧洲中心主义情结转向全球视野 119
四、古代—现代—后现代的意识形态 123
五、基于现实的乌托邦计划 129
第三章 威廉斯:走向共同文化的理想社会 133
第一节 整体主义的文化视角 138
一、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石 138
二、对精英主义文化的祛魅 144
三、感觉结构的哲学意义 149
第二节 文化唯物主义的哲学论断 156
一、作为“研究范式”的文化唯物主义 156
二、文化领导权问题 165
第三节 技术解释学的政治意识 173
一、现代主义的文化场域 173
二、“意向介入式”的研究路径 174
三、“电视流”的意义与价值 176
四、文化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实践 178
第四节 展现生命本真的共同文化 181
一、真正社会民主实现的保证 181
二、“与邻为善”的构建原则 183
三、现代民主的最大障碍 185
四、共同文化的精神内核 187
五、共同文化的实现途径 188
第四章 伊格尔顿: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的文化政治批判 192
第一节 变革政治制度的社会批判与文化批判 194
一、文化的要义在于社会批判 195
二、批判的功能在于政治实践 200
三、作为方法的文化政治批评 207
第二节 指向人的解放的意识形态 210
一、意识形态的多重意蕴 211
二、建构崭新的意识形态理论 218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新人”培育的美学法则 223
一、“政治批评”视角下的后现代主义反思 224
二、走出幻象之境 229
第五章 安德森:守护经典社会主义 235
第一节 经典社会主义的哲学态度 237
一、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辩护 237
二、与英国马克思主义的对话 240
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相遇 243
四、与新社会运动实践的交融 248
第二节 结构主义的存在哲学 251
一、社会型构的整体主义 252
二、社会存在的拓扑空间 257
第三节 理性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 264
一、对英国工人阶级的经验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 265
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的武器”的批判 270
三、安德森“武器的批判” 273
第四节 社会主义革命的政治学 278
一、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祛魅 279
二、反资本主义的多元潜能 282
三、革命的乌有之乡 283
第六章 柯亨:倡导公平可致的技术与社会批判 290
第一节 分析哲学的技术批判立场 292
一、技术批判的历史维度 292
二、技术批判的方法维度 294
三、技术批判的价值维度 296
第二节 本质主义的技术实践观 298
一、技术本质的语义分析 299
二、技术功能的首要性 303
三、“技术决定论”辩护 311
四、社会批判的技术范式 314
第三节 平等主义的技术价值论 318
一、技术本质的解蔽与回归 318
二、技术发展的平等困境 324
三、对社会不平等的批判 327
第四节 公平、自由的社会主义理想 340
一、平等主义理想的可致性 340
二、从自由“主义”到平等的自由 352
第七章 吉登斯:创建自我认同的生活政治社会 365
第一节 民主主义的社会批判 367
一、现代性的内涵及其特征 368
二、现代性的多维制度分析 370
三、现代性的动力机制 372
四、现代性的国家权力 374
五、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379
第二节 极权主义的现代政治 380
一、工业主义与军事化的结合 381
二、行政力量的全面扩张 383
三、监控的集中化 385
四、极权主义的政治后果 386
五、社会运动的兴起 390
第三节 商品化的资本主义本性 395
一、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基点 395
二、资本主义劳动的必然特征 400
三、资本主义社会权力关系的本质 403
第四节 自我认同的社会哲学 405
一、自我认同的基本特征 405
二、自我认同与现代性 409
三、自我认同的反思性超越与解放的政治 411
第八章 科琴:聚焦实践的哲学 418
第一节 辩证的实践哲学 419
一、马克思的哲学构造 419
二、马克思思想的核心 422
三、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质疑 427
第二节 展现社会秩序本质的人类实践 429
一、规律与历史决定论 430
二、“世代”的历史概念 435
第三节 科学主义的实践观 439
一、作为科学家的马克思 440
二、《资本论》的主要经济假设 444
第四节 人类解放的社会革命 460
一、革命时期的革命观 461
二、未来共产主义的设想 468
第九章 佩珀:重塑主体的生态社会主义 479
第一节 辩证的生态观 484
一、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485
二、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进程的解释 488
第二节 帝国主义的生态灾难 491
一、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 491
二、生态帝国主义肆虐 495
三、虚假意识控制了人类 498
第三节 人类中心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理论意指 501
一、技术中心主义摧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纽带 502
二、生态中心主义阻碍了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507
三、坚持人类中心主义 512
第四节 生态主义的社会主义 516
一、对极端绿色分子的批判 516
二、推动马克思主义对生态社会主义政治的建设 521
第十章 哈维:开启历史—地理唯物主义 534
第一节 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空间哲学 539
一、新“空间”理念的崛起 539
二、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四重原则 542
三、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解释学意蕴 548
第二节 有机论的资本理论 551
一、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 551
二、对资本积累理论的改造 554
三、资本与“空间修复” 558
第三节 整体主义的社会批判 559
一、后现代主义是另一种视角 560
二、时空的社会性与整体性 562
三、后现代主义社会批判的实质 566
第四节 乌托邦理想的政治诉求 567
一、空间的政治性 568
二、人类解放的政治学 570
三、未来社会的乌托邦规划 576
结束语 583
附录:英国新马克思主义主要代表人物著作成果年表 588
参考文献 607
索引 622
后记 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