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面对侵略者的炮火 1
丰子恺:“还我缘缘堂!” 24
叶圣陶:“同仇敌忾非身外,莫道书生无所施。” 35
袁昌英:“苦斗着,忍耐着,努力自己的职务。” 46
张恨水:“国如用我何妨死?” 56
老舍:“文艺界尽责的小卒” 67
王礼锡:他牺牲在“笔游击”的战场上 79
巴金:“在这个时代,战士是最需要的。” 92
臧克家:“叫自己的心受炮火的洗礼。” 105
李金发:回到现实中来的“诗怪” 116
沈从文:认死理的“乡下人” 125
萧红:“我要飞,但同时觉得……我会掉下来。” 138
萧军:永远的“精神流浪汉” 151
艾青:从时代的“流浪汉”到时代的“吹号者” 162
刘白羽:“迈过一道神圣之门。” 176
丘东平:一手握笔一手持枪的文艺战士 186
孙犁:他来自冀中抗日根据地 197
林语堂:“我只是一团矛盾而已。” 209
郁达夫:“我不是一个战士,只是一个作家。” 221
萧乾:“我是一个不带地图的旅人。” 232
戴望舒:他从“雨巷”中走出来 243
许广平:她经受了“凌辱的试炼” 257
关露:“在偷偷地活了之后又偷偷地死去。” 266
张爱玲:1941年12月8日那天她在香港 278
周作人:面对威胁与恐吓他跪下了 287
郭沫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298
茅盾:一名“党外人士”的抗战足迹 312
夏衍:“我真心实意地受上了新闻工作。” 323
田汉:“且把犁锄收拾好,故乡犹有未耕田。” 337
附录: 351
抗战期间纪实文学作品中的日寇暴行 351
从抗战初期的报告文学看中国作家的群体心态 363
抗日战争中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小议《蜕变》、《法西斯细菌》、《岁寒图》 375
后记 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