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逻辑通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伟宏著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309011791
  • 页数:377 页
图书介绍:

上篇 3

第一章 概论 3

一、印度逻辑的产生和发展 3

1.印度逻辑的萌芽 3

2.《正理经》——正理派的逻辑 5

3.因明——佛家的逻辑 6

4.陈那的新因明学说 7

5.法称的因明学说 12

6.《真谛如意珠》——新正理的经典著作 12

二、因明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12

1.汉传因明和藏传因明 12

2.玄奘对汉传因明的贡献 13

3.汉传因明的第二次高潮 15

1.因明与内明 16

三、因明——佛家逻辑的特定术语 16

2.正理——印度的一般逻辑学说 18

四、因明研究的方法 20

1.“非研诸论难晓因明” 20

2.实事求是 21

3.逻辑是因明研究的指南 21

第二章 八门二益——因明的总纲 24

一、“八门二益”的由来 24

二、二益的划分 25

1.什么是量 25

2.自悟与悟他的区分 26

三、悟他门 29

1.能立二义 29

2.能破:出过破与立量破 32

四、自悟门 33

1.量分二种:现量与比量 33

3.似能破二种 33

2.现量的标准和种类 35

3.要重视现量的研究 35

第三章 同品、异品 38

一、什么是同品 38

1.同品同于所立法 38

2.同品的体与义 39

3.唐疏的四家之说 40

4.窥基的错误发挥——因正所成 41

5.所立法兼意许 43

二、什么是异品 44

1.异品无所立法 44

2.非与同品相违或异 45

3.异品和同品的有体与无体 47

1.九句因规定同、异品除宗有法 48

三、同、异品除宗有法 48

2.陈那新因明题中应有之义 49

第四章 九句因 51

一、九句因为陈那所创 51

1.陈那著《因门论》 51

2.正因与似因 52

二、九句因例解 54

1.同异品俱有 54

3.同有异俱 55

2.同品有异品无 55

4.同无异有 57

5.同无异无 57

6.同无异俱 58

7.同俱异有 58

8.同俱异无 59

9.同俱异俱 59

2.因三相的三个理论依据 60

三、正因的三个条件 60

1.同、异品除宗有法 60

3.二、八正因的逻辑形式 61

第五章 因三相 65

一、因三相的由来和发展 65

1.因三相语,源出外宗 65

2.以九句因为基础的新的因三相 67

二、因与三相 68

1.因有二义 68

2.什么是相 69

三、因三相的逻辑形式 70

1.第一相遍是宗法性的命题形式 70

2.第三相异品遍无性的命题形式 73

3.第二相同品定有性的命题形式 73

1.因的后二相不能互推 76

2.从九句因看同有、异无的独立性 76

四、因的后二相不能缺一 76

第六章 陈那三支作法的推理性质 78

一、陈那三支作法是演绎推理吗? 78

1.“生决定解”并非判定演绎推理的充足理由 78

2.同、异喻体并非真正的全称命题 79

二、陈那三支没有改变类比推理的性质 80

1.增设喻体只是避免了处处类比和无穷类推 80

2.一步之差,咫尺天涯 82

3.同、异喻体不能互推 83

4.因三相带来两种违反逻辑的情形 84

三、梶山雄一教授主张三支作法非纯粹演绎法 86

1.同、异品除宗影响三支作法成为严格意义上的演绎推理 86

2.遍充理论的真正完成归功于法称 86

四、理查德教授论因三相不能保证宗命题为真 87

1.确认不是证明 87

3.二、八正因和因三相不能保证宗命题为真 88

2.后二相中同、异品亦须除宗有法 88

五、《〈因明正理门论〉的研究》的错误导向 89

1.修改古人决非古籍研究之所宜 89

2.陈大齐教授论同、异品必须除宗 90

3.《研究》的错误导向 92

六、类比推理的喻体也应是“一般的”全称命题吗? 96

1.类比推理不存在全称的前提 96

2.自比量的同、异品也要除宗有法 97

3.虞愚教授“从特殊到特殊”的本意 98

七、喻体的语言形式与逻辑形式 100

1.《入论》、《门论》汉译用语比较 101

2.外设命题与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全称直言命题的关系 102

第七章 表诠和遮诠、全分和一分 105

一、表诠和遮诠的逻辑意义 105

1.遮诠不是否定命题 105

2.表诠、遮诠属于概念范围 106

二、全分和一分的逻辑意义 110

1.全分、一分不同于全称、特称 110

2.因明不设特称宗命题 113

第八章 共比量、自比量、他比量 116

一、三种比量的建立 116

1.玄奘师徒对三种比量理论的整理发展之功 116

2.三种比量理论有待完善 117

二、什么是共比量 117

1.对共比量的不同理解 117

2.什么是极成 118

3.极成的对象 119

三、自、他比量及其简别 120

1.纯粹的自比量和他比量 120

2.混合的自、他比量 121

3.三种比量的胜义简别 123

四、三种比量的立破功能 124

1.共比量兼具立正破邪 124

2.自比量只限于立正,他比量只限于破邪 125

第九章 玄奘的唯识比量 128

一、唯识比量的理论背景 129

1.唯识比量的由来 129

2.唯识学是认识论还是本体论 130

3.玄奘改胜军共比量为自比量 132

二、唯识比量的简别 133

1.对唯识比量各支的分析 133

2.宗的简别 136

3.因的简别 138

三、小乘的“相违决定量” 139

1.同是自比量 139

2.并非相违决定 140

3.自比量不能破自比量 141

第十章 印度佛家逻辑的最高成就——法称因明思想述要 143

一、法称其人其书 143

二、现量品 144

三、为自比量 145

1.改造因三相 145

2.三种正因 147

四、为他比量品 150

1.两种论式 150

2.立宗 152

3.似能立 153

五、法称对佛家逻辑的贡献 155

1.完成了新因明从类比到演绎的过渡 155

2.取消第五句因和降低同喻依的作用 155

4.三种正因保证了异品遍无性和喻体为全称命题 156

3.同、异品不除宗有法 156

第十一章 现代因明研究概况 157

一、因明研究和传习的一般情况及新高潮的出现 157

1.佛学院成为讲习因明的重要阵地 158

2.因明的传习开始走出庙堂,进入了高等学府 158

3.大量因明著作的翻译、编辑和出版 159

二、因明研究的三个阶段 161

1.20年代 161

2.30年代初到40年代初 161

3.40年代中期 162

三、现代时期因明研究的几个特点 162

1.加强了对论、疏的校注工作 162

2.加强了系统的理论研究,第一次出版了全面、系统介绍因明理论的著作 163

3.加强了因明与逻辑的比较研究 165

4.开拓了因明研究的新领域 168

四、在因明基本理论研究中所探讨的主要问题 172

1.关于《入论》“宗等多言名为能立”的解释 173

2.关于九句因是否为古因明所有 177

3.关于表诠、遮诠之理解 178

4.关于全分、一分是否为全称、特称 181

5.关于有体、无体之不同理解 182

6.关于有无因同品、因异品 188

7.关于同品定有性是否等同同喻体 191

8.关于因的第二、三相能否缺一 193

9.关于因明三支的推理种类 194

10.关于三支作法相当于三段论第几格第几式 196

第十二章 对勘研究 别开生面——吕澄的因明思想 200

一、因明研究的指导思想“宜宗论而简疏” 200

1.翻译原著 202

2.对勘梵、藏、汉文 205

二、因明研究之具体方法 209

1.辨别古今 210

2.旁考外宗 211

3.广研诸论 211

第十三章 探幽发微 阐发宏富——陈大齐的因明思想 212

一、因明研究的指导原则 213

1.遇有艰疑,深思力索 213

2.但遵因明大法 214

3.不泥疏文小节 214

4.参证其他疏记 214

5.间亦旁准逻辑 215

二、因明研究的具体方法 216

1.紊者理之 216

2.似者正之 217

3.晦者显之 218

4.缺者足之 220

6.违者通之 221

5.散者合之 221

三、因明基本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贡献 222

1.关于能立二义 223

2.关于表诠、遮诠 224

3.关于全分、一分 226

4.关于有体、无体 227

5.关于因同品、因异品 231

6.关于同品定有性与同喻体 232

7.关于因的后二相 233

8.关于三十三过中的三种比量 233

四、因明基本理论研究的不足 234

1.关于陈那三支作法的推理性质 234

2.关于因的后二相与同、异喻体 234

3.关于因的后二相与归纳推理 235

第十四章 为利始学 亦删亦注——熊十力的因明思想 236

1.《大疏》的三大优点 237

一、对《因明大疏》的评价 237

2.删注的理由 238

二、关于删削 238

1.删去非因明基本理论的内容 238

2.删去重复繁琐之说 239

3.删去古今沿革 240

4.删去大量答难的内容 240

三、调整原文 240

1.疏理顺序 240

2.改易原文 241

四、关于注疏 242

1.为例证和疏文作注 242

2.提纲挈领,清楚明确 243

五、《删注》的成就与不足 245

1.对基本理论的解释存在失误 245

2.为初学者提供阅读之便 247

下篇 251

一、《因明入正理论》讲解 251

(一)总述要义 255

(二)能立 260

(三)似能立 306

(四)现量 比量 似现量 似比量 349

(五)能破 似能破 354

(六)总结 357

二、《方便心论》提要 359

三、《瑜伽师地论》提要 361

四、《因明正理门论》提要 365

五、《集量论》提要 368

六、《释量论》提要 371

附录:佛学界鲁殿灵光——吕澄老先生访问记 374

后记 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