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价格学说与政策 至清代》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恒捷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801551001
  • 页数:426 页
图书介绍:

序言…………………………………………成致平 1

第一篇 原始社会末期的特殊等价物具有价格性质 1

目录 1

第二篇 价格在商代开始为经济、政治发挥作用 2

第一节 物价官员及其职责 3

第三篇 西周具有比较完备的物价管理制度 3

第二节 西周价格管理的内容 4

第三节 价格杠杆在西周的作用 5

第四节 与价格相关的货币及度量衡 7

二、运用物价政策控制物资 8

一、高下之策,即物价政策,是《管子》经济思想的核心 8

第四篇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价格思想 8

第一章 管仲物价政策助齐桓公成霸业 8

三、在诸侯国之间贸易中发挥价格杠杆作用 10

四、按季节运用价格政策 11

五、税、价结合。其中的寓税于价是一大创举 12

六、实行贵粟政策 13

八、契约贷款定价预购 14

七、利用供求与价格变动规律从中取利 14

九、货币及其与价格的关系 15

十一、用行政命令调节物价 16

十、垄断价格 16

十二、根据价格变动规律运用价格杠杆 17

十四、宏观调控物价 18

十三、多则贱,寡则贵,散则轻,聚则重 18

十七、调控市场物价 19

十六、运用价格增加财政收入 19

十五、价格与其它手段相结合发挥作用 19

二十、用价格政策调节消费 21

十九、用提高价格的办法,替百姓清还债务 21

十八、用价格促进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21

二十三、物价专业理论 22

二十二、意识对价格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22

二十一、价格与政权、国家强弱 22

第二章 幅利——晏婴的价格观 23

二十六、物价监督检查 23

二十四、发挥经济专家、官吏的作用 23

二十五、价格信息预测 23

第三章 孔子以礼义治价 24

第四章 物稀价贵——子贡的价格观 25

第六章 范蠡计然的平粜策略 26

第五章 单旗的子母相权论 26

第七章 李悝的平籴法 27

第八章 墨子——以兼相爱、交相利为基础的价格观 28

第九章 高价兴农——商鞅的价格思想 29

第十一章 反欺诈,按质论价——孟轲与许行关于价格的辩论 30

第十章 薄利多销——白圭的价格观 30

第十二章 庄子著作中价值、价格的哲理 32

第十三章 公平交易——荀子的价格思想 33

第十四章 韩非子以法治价 34

第十五章 价格与政权紧相连——吕不韦的价格观 35

第五篇 秦朝价格状况 36

第一节 以粮食为主轴综述 38

第一章 汉代价格概况 38

第六篇 汉代物价 38

第二节 盐铁官营、酒专卖及均输、平准等政策 41

第三节 马、地、纸价,润笔,明码标价,奴隶价、雇佣价等 42

第四节 卖官鬻爵 43

第六节 外贸与丝价 44

第五节 皇廷奢侈,豪强兼并,民不聊生,官逼民反 44

第八节 货币对价格的影响 45

第七节 物价管理及度量衡 45

第三章 晁错的贵粟政策 47

第二章 统制铸币 稳定物价——贾谊的价格思想 47

一、综述 48

第四章 平准——桑弘羊的价格思想 48

二、均输法 51

三、平准法 52

五、与价格紧密相连的货币 53

四、盐铁官营,酒类专卖 53

三、控制物价 54

二、求利——价格观点的基础 54

六、商品质价、价格、比价,度量衡 54

第五章 法自然——司马迁的价格思想 54

一、“法自然”的价格观点 54

七、货币与商品价格的关系 55

六、运用价格杠杆致富的范例 55

四、合理利润率 55

五、重视成本核算 55

肉价 56

羊价 56

八、价格资料丰实,比价关系明显 56

粮价 56

马价 56

牛价 56

猪价 56

橘价 57

枣栗价 57

鱼价 57

盐价 57

酒价 57

酒曲价 57

醋酱价 57

豉价 57

浆价 57

船价 58

丹砂价 58

漆价 58

木材价 58

竹价 58

桑麻价 58

卮茜价 58

薪稿价 58

姜韭价 58

筋角价 58

布帛价 59

毛制品价 59

车价 59

木器价 59

铜器价 59

铁器价 59

果菜价 59

裘皮价 59

各类商品价格表 61

奴隶价 61

成本核算 64

五 均 64

第六章 五均——王莽的价格管理制度 64

第七章 王符的“遏利”“爱日”思想与价格关系密切 65

六 管 65

第九章 发挥货币、价格沟通物资交易的作用——荀悦的价格思想 66

第八章 合国情 合常理——崔寔的价格观 66

第七篇 三国时代价格简况 67

第一节 常平、和籴及粮价变化 69

第一章 综述 69

第八篇 两晋南北朝价格状况 69

第二节 盐铁官营,酒专卖 73

第三节 地主、官僚、商贾一体或官僚利用权势,抬价牟利 74

第五节 货币与物价关系的理论及实践 75

第四节 垄断市场价格 75

铜价 77

银价 77

第六节 商品价格及管理 77

绢布价 77

价格管理及论点 78

木材、棺价 78

粮铜比价 78

纸价 78

水价 78

奴隶价 78

乱收费 78

润笔 78

第八节 皇廷奢侈,高价消费 79

第七节 使黄金与土同价。百金虎魄枕分割为药 79

外贸价 79

度量衡 79

第九节 高价卖官鬻爵 80

第十节 利用价格办案或玩弄政治军事手段 81

第十一节 价格故事 82

第三章 钱币是商品交换离不开的媒介——孔琳之的货币、价格思想 83

第二章 制止价格欺诈——傅玄的价格思想 83

第五章 贱买贵卖——贾思勰的价格思想 84

经济思想 84

第四章 合理折价 减轻赋税——萧子良的 84

第九篇 隋朝价格概况 86

第一章 粮食价格变化情况 88

第十篇 唐代价格状况 88

第二章 以常平、和籴及义仓平抑粮价 93

第三章 宫市压价强买,滥收费 98

第四章 盐价及盐铁官营 99

第五章 酒专卖 100

第六章 茶专卖,价格大涨 101

第七章 绢帛价及绢帛起货币作用 102

船工及运价 103

肉价 103

第八章 马价、肉价、船工及运价、干葡萄价、煤炭价、“圣水价”、润笔 103

马价 103

第九章 价格与税 104

润笔 104

干葡萄价 104

煤炭价 104

“圣”水价 104

第十一章 官、商勾结利用价格牟利和价格欺诈 106

第十章 价格与政治 106

第十三章 卖官鬻爵,度僧尼 107

第十二章 涉价故事 107

第十四章 高价豪奢 108

二、价格管理思想、办法 110

一、物价管理机构、人员 110

第十五章 物价管理 110

第十六章 不断调整钱币与价格的关系,维护农工商平衡发展——刘秩的价格观 112

五、与物价相关的度量衡 112

三、发展经济,调节物价,设立专项价格调控基金 112

四、物价纪律 112

一、组建价格信息网络 113

第十七章 刘晏——运筹价格充实财用 113

三、盐业专营 114

二、运用价格杠杆调剂余缺 114

二、价格是计税的重要手段,税收影响价格涨落 115

一、劳动创造财富 115

四、百年大计,高价造船,开拓航运,降低运价 115

第十八章 正确运用价格手段,增加财政收入——陆贽的价格思想政策 115

四、根据财力和年成安排粮价 116

三、把茶税用于和籴,充实义仓 116

九、货币发行决定物价的高低 117

八、实行盐、酒专卖 117

五、拨款平价买牛,支持农业 117

六、揭露贪官践踏和籴政策 117

七、运费 117

第二十章 发展生产 沟通贸易口控制钱币调节物价——韩愈的价格思想 118

第十九章 控制铸币权 调节物价——杜佑的价格思想 118

十、度量衡 118

八、宫市压价强夺百姓财物,滥收费 119

七、反对官府通过专卖盐剥夺商人利益 119

一、钱币价值与产品价格不协调,弊端很大 119

二、缴实物税,避免谷贱伤农 119

三、禁止钱币外流 119

四、禁用铜铸器皿、佛像 119

五、改变钱币面上的文字,以提高钱币的名义价值 119

六、发展生产,消除和籴政策中的弊端 119

一、改和籴为折籴 120

第二十一章 反高价牟暴利——白居易的价格观 120

九、按耗费成本计算工价、付报酬 120

十、价格信誉 120

三、制止利用钱币、价格牟取暴利 121

二、反抑价强买 121

五、讽讥买官卖官 122

四、斥高价奢侈 122

七、价嵌于诗,抨击弊政 123

六、个别价格 123

盐专卖及盐价 124

酒由专卖到放开价格 124

第十一篇 五代十国价格概况 124

粮价及关于粮价的言论 124

苛政收费 125

运价 125

马价 125

铜及铜器价 125

农器 125

润笔费 125

高价奢侈 126

卖官 126

估价赏军 126

高价盘剥 126

货币与物价 127

政通人和,物价下降 127

税与价 127

一、以轻重理论为指导,调节粮价 129

第二节 粮食、油脂价格调节政策 129

第十二篇 宋代价格状况 129

第一章 粮食、油脂价格 129

第一节 粮价是检验农业的标准之一 129

二、按丰歉年成调节价格 130

四、降价救济灾民 131

三、价格与购销量结合调控市场 131

七、对粮食、油脂价格政策的异议、建议 132

六、粮价促进事业发展 132

五、战争引起的粮价上涨及调节办法 132

第三节 粮食价格及变化原因 133

第四节 和籴 137

入中 139

对籴 139

折色 139

推置 139

俵籴 140

博籴 140

坐仓 140

一、常平仓法的设立、废止及其任务 141

第五节 常平仓 141

寄籴 141

兑籴 141

括籴 141

劝籴均籴 141

三、用常平法抑制地主商贾利用价格剥削百姓 144

二、常平仓用于发展农业生产 144

第六节 和买 145

四、运用价格手段从常平物资中取利或利用常平办法升官 145

一、税收影响价格和人民生活 147

第七节 物价与税收的关系 147

(一)支移,向农民多收费 148

二、税赋折变、支移增加了商品价格和收费 148

(二)折纳、折变,抬高了价格,增加了农民的税赋 149

第一节 盐业专卖影响盐价升降 150

第二章 盐价 150

第二节 范祥倡导的盐钞法 151

第三节 官府以法、行政等手段调定盐价 155

第五节 贪官与奸商相互勾结并乘军事急需惑乱盐价 157

第四节 放开价格由商人经营盐业 157

第八节 因盐价渎职被罢官及利用价格贪污投机 158

第七节 盐价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158

第六节 运用价差获取暴利 158

第十节 盐价及其变化原因 159

第九节 盐价高涨,人心向外,或者引起动乱 159

第三章 酒价 161

第一节 茶叶专卖制度的立废 163

第四章 茶价 163

第二节 贴射、三说四说等茶法 164

第三节 茶价及茶价调节管理 167

第四节 粗略归纳 168

第五章 布帛绢价及其管理 169

矾价 171

铜铁价 171

第六章 金、银、铜、铁、矾、竹、香价 171

金银价 171

马牛骆驼及肉价、皮价 172

第七章 牲畜、肉、房、地、水、箭、书、枣、葬、草鞋价及书法、润笔费 172

竹价 172

香价 172

房、地、水价 173

枣价及其运费和其它食物价 174

箭、书价及书法、润笔费 174

第八章 外贸价格 175

草鞋价 175

草价 175

葬价 175

四、公平交易 176

三、快速价格信息决策 176

第九章 物价管理 176

一、物价关系政治稳定 176

二、调查物价情况 176

五、价格管理形式与方式 177

第十一章 奢侈、廉洁与物价 178

第十章 大量屯、营、垦田,平抑物价 178

六、计算赃物价值和影响财政的作用 178

七、与物价相关的度量衡 178

第十二章 利用价格贪污勒索 180

第十三章 卖官鬻爵 181

第十四章 物价引起农民起义 182

第十五章 货币对价格的影响 183

第一节 定市易法,拨专用基金,平抑物价 184

第十六章 王安石变法中的物价管理与价格政策 184

第二节 均输物资,利用低价季节收购、运输、贮存商品 186

第三节 实行青苗法,灵活运用价格杠杆调节供求 187

第十七章 稳定物价的根本在于发展生产,经营正当——范仲淹的价格观 189

第五节 价格引起的案件 189

第四节 发挥物价官员的作用,预测价格变动趋势,控制价格陡贵陡贱 189

第一节 粮食价格政策及价格 190

第十八章 干预与放任相结合——李觏的价格思想 190

第四节 钱币发行量应与商品流通、价格相适应 192

第三节 税赋繁乱促使商品价格暴涨、暴跌,给农民带来很大损失 192

第二节 奢侈消费促使商品价格上涨 192

第五节 用多种办法调节物价 193

第十九章 放开商品经营和价格——欧阳修的价格思想 194

第六节 给为义仓交粮的富户封爵 194

第二十章 迫使农民低价卖粮是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原因之一 195

第一节 监测、控制、平抑盐价 196

第二十一章 沈括著作中的价格思想及措施 196

第二节 茶法、茶价记述 197

第五节 边境开银矿,引发银价上涨,使宋朝钱币贬值 198

第四节 酒价、成本 198

第三节 粮价 198

第九节 快速价格信息决策 199

第八节 故事中的水、砚价及房租 199

第六节 农田水利工程需核算收益 199

第七节 写文章的劳务费定有标准 199

第一节 取消粮食税,以降低粮价,促进商品流通 200

第二十二章 合理调整价格政策使农工商都得利——苏轼的价格观 200

第十节 价格调节税赋 200

第十一节 度量衡及货币单位 200

第四节 取消青苗法,实行平籴法 201

第三节 官价比私商的价格高,是与商贾争利 201

第二节 平价救荒 201

第二十三章 调整货币关系,制止物价上涨——周行己的价格思想 202

第六节 减价浪费也不能容忍 202

第五节 商品价格 202

第二十四章 管放结合——叶适的价格观 203

第二十五章 运用价格杠杆是董煟救荒思想政策的重要内容 204

第十三篇 辽代物价概况 212

灾害引起粮价上涨 214

战争引起粮价上涨 214

第十四篇 金代物价概况 214

第一节 粮价 214

和籴和粜 215

过量消费使粮价上涨 215

行政措施调节粮价 216

常平仓 216

以粮为价,出卖官爵、度牒 217

军队践踏田禾,计价赔偿 217

盐价 218

食油价 218

第二节 食油、盐、酒、茶价,醋专卖 218

银价 220

第三节 银、铜、铁、箭、书、马、羊价,和买,土地、土价、运价,工钱及成本 220

酒价 220

茶价 220

醋专卖 220

铜价 221

土地、土价、运价、工钱 222

和买 222

铁价 222

箭、书价 222

马、羊价 222

第四节 钱币与物价的关系 223

成本 223

第六节 卖官鬻爵 224

第五节 高价奢侈 224

第七节 物价管理 225

二、交通运输对粮价的影响及粮食运价 226

一、抬价购粮,供给军队;储粮备战,防涨价 226

第十五篇 元代物价概况 226

第一节 粮价 226

四、运用价格杠杆吸引粮源,平抑粮价 228

三、凭证供应,防止豪强抬价;制定合理价格,维护百姓利益 228

五、粮价及其变化 229

六、和籴 230

七、常平仓运用价格杠杆储粮赈灾 231

第二节 和买和雇 232

一、控制盐业,实行专卖,增加财政收入,平抑物价 233

第三节 盐业专卖、盐价 233

三、采取措施调节盐价,禁私盐,反违纪 234

二、常平、稳定盐价 234

四、强行摊派,巧取豪夺,激起盐贩起义 235

六、盐价及其变化 236

五、立法制止质价不符等行为 236

七、与盐价相关的成本 238

第五节 多种商品专卖,加倍取利 239

第四节 酒专卖及酒价 239

第六节 马牛价,皮张折价 240

麻价 243

竹价 243

第七节 土地、果药、竹、麻、柴、船、棺、珠、佛经和典当出卖子女价、工价、润笔 243

土地价 243

果药价 243

工价 244

佛经价 244

柴价 244

船价 244

棺木及典卖子女价 244

珠价 244

第八节 高价卖官鬻爵 245

润笔 245

一、物价机构及其职责 247

第九节 物价管理 247

二、诸种条件对价格的影响 248

四、以法治价和物价检查 249

三、协调价格争端,公平交易及贱价济民 249

一、货币制度混乱,引发物价上涨 250

第十节 货币对价格的影响 250

二、没有金、银、物资作基础而过量发行货币,使物价暴涨 251

三、货币之间的折算关系 252

一、放开金、银、竹货、鱼类等商品的经营和价格,便利百姓交易得利 253

第十一节 稳定物价,降低物价,富国利民——卢世荣的价格思想 253

六、设置物价机构,配备懂物价、金融的人 254

五、建立粮食基金,平抑粮价 254

二、避免高价买马,减轻百姓负担 254

三、设常平盐局平抑盐价 254

四、实行酒类专卖,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保持质价相符 254

二、粮食价格政策及运程对价格的影响 255

一、垦田交粮与运销盐相结合,以降低粮价。政策变,粮价大涨 255

第十六篇 明代物价概况 255

第一章 粮价及其政策 255

三、粮食价格变化及纳税粮、发官员薪俸时,银、钱、钞、棉花、布等与粮价的折比 256

第二章 盐业管理法及盐价变化 259

茶马相交换 261

第三章 茶、牲畜、药、木材、土地、绢布、帽、煤炭等价 261

茶价及茶引价 262

木材价 263

药价 263

牲畜价 263

沈榜《宛署杂记》中的商品价格、工价 264

煤炭价 264

土地价 264

绢布价 264

帽价 264

第四章 卖官、卖狱、卖学,既有价目,也贪赃枉法 265

物价管理机构、官员 266

第五章 价格管理及调节措施 266

整饰私商 267

官员、官商惑乱物价 267

起义军平买平卖 268

外贸公平议价 268

奢侈引起价格上涨 268

价格信誉 268

价格信息 268

统一度量衡 268

第六章 刘基政治讽喻著作中的价格观念 269

第七章 平物价——邱濬的价格思想 270

祭祀品价格 272

减轻税赋,降低粮价 272

第八章 发展生产,厉行节约,注重价格核算,制止滥收费,惩治低价强买——海瑞的价格思想措施 272

生产赈灾,稳定粮价 272

严格价格核算,紧缩经费开支 273

县府官员配备家具价格 273

引用多家言论中的涉价内容,意在指导现实 274

第九章 徐光启《农政全书》中涉及价格的内容 274

抨击滥收费,惩治低价强买 274

遗作广为流传,以致“洛阳纸贵” 274

运用常平、平粜等价格措施救荒 276

制定价格政策,促进、保护垦荒 277

价格调节及盐价等 277

第十章 《徐霞客游记》中的价格 278

通过自然现象预测农作物价格变化;野生物价值、价格及其补充粮荒的作用 278

多种因素对物价的影响 279

第十一章 宏观调控物价——顾炎武的价格思想 279

运用价格手段调节租税薪俸 280

运用合理的盐法,节省费用,调节盐价 280

卖官、卖学、赎罪 281

第十二章 市场价格自发运动——王夫之的价格思想 282

几种具体价格 282

第二节 粮食价格及其涨落原因和对应措施 286

第一节 贵粟重农,官府定价 286

第十七篇 清代物价概况 286

第一章 粮价 286

清代粮食价格表(三种) 292

第三节 平籴平粜 297

第四节 救灾平粜 299

第六节 常平 302

第五节 低价进口粮食 302

第八节 通过价格折算而多征多收租 304

第七节 酒价及其原料粮 304

第一节 盐价及调节办法 306

第二章 盐价 306

第九节 运用粮价贪赃枉法 306

第二节 制止私商抬高盐价 309

第四节 盐税及盐价 310

第三节 贪赃使盐价上涨 310

铜价 311

马、牛、羊、茶、药价 311

第三章 马、牛、羊、茶、药、铜、砖、土地、水、草、人价,药、香料、鹤价、鸦片费,酒具价,润笔、纸价、蘑菇价、工艺品价、衣着价、医疗费、字画书籍价、煤价 311

陋俗、灾难中的人价 312

草价 312

砖价 312

土地价 312

野羊换水价 312

工艺品、砚价 313

蘑菇价 313

药价 313

香料价 313

鹤价 313

鸦片费 313

酒具价 313

润笔、纸价 313

第四章 定价捐纳,得官、得学 314

煤价 314

衣着价 314

医疗费 314

字画书籍价 314

第五章 船舰、兵器等价 315

兵器价 316

国产船舰价 316

国外进口船舰价 316

第六章 钱币与商品价格相互影响及调节 317

第一节 物价管理职责、规章 319

第七章 物价管理 319

清代银钱比价 319

第三节 价格信誉,按质论价 320

第二节 价格理论及哲理 320

第六节 沟通商运,调节物价 321

进出口价差很大,不利于中国 321

第四节 官与商利用价格,各得其利 321

第五节 价格与其它措施的相互调节及影响 321

人口对价格的影响 321

不同价格形式 321

第八节 乱抬价、压价、虚报价及对其处治 322

第七节 价格信息、广告及明码标价 322

第八章 发展生产,增加供给,以降低物价——杨锡绂的价格思想 323

第九节 度量衡 323

第九章 大生产,高消费,高物价——谭嗣同的价格思想 324

第十章 供求决定价格是严复价格思想的核心 326

第十一章 翁同龢日记中记载的价格政策及价格 332

第十二章 梁启超《戊戌变记》等著作中的几个价格论点 335

〔唐〕杜甫《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 337

3.呜乎子逝日,长安米万钱 337

附录 古今涉价诗 337

一、粮价 337

1.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太伤农 337

〔唐〕杜甫《岁晏行》 337

2.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 337

〔唐〕杜甫《解闷十二首》(其二) 337

〔清〕王又曾《汉上逢诸亲故累邀泥饮》 337

〔宋〕王令《梦蝗》 338

〔唐〕白居易《捕蝗》 338

4.长安米贵居易否 338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38

5.是岁粟斗钱三百,蝗虫之价与粟同 338

〔唐〕皮日休《橡媪叹》 339

7.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 339

〔清〕魏?征《捕蝗》 339

6.有吏夜叩门,高声催纳粟 339

〔唐〕白居易《纳粟》 339

〔宋〕张耒《籴官粟有感》 340

12.伺待官粟空,腾价邀吾民 340

8.上天不雨粟,珠玉同泥土 340

〔唐〕姚合《庄居野行》 340

9.窖内多埋谷,寻常愿米贵 340

〔唐〕佛寺话本《富饶田舍儿》 340

10.岁凶已贱粜,年丰安得钱 340

〔宋〕李觏《喜雨》 340

11.去年百金易斗粟,丰岁一饮君无轻 340

〔宋〕张耒《田家》 340

〔宋〕刘克庄《鹊桥仙·乡守赵丞相生日》 341

16.米场镌价 341

13.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341

〔宋〕王安石《河北民》 341

14.三年五谷贱如水 341

〔宋〕王安石《元丰行示德逢》 341

15.汗流肩赪载入市,价钱乞与如糠粃 341

〔宋〕苏轼《吴中田妇叹》 341

19.贩籴就南府,倾身营一饱 342

〔金〕元好问《学东坡移居》(八首之四) 342

17.休言谷价贵,菜亦贵如金 342

〔宋〕戴复古《庚子荐饥》 342

18.金粟论升合 342

〔清〕曹溶《大旱行》 343

〔清〕王夫之《后劚蕨行》 343

〔金〕元好问《雁门道中书所见》 343

20.城中卖雁不值钱,市内籴米斗五千 343

〔元〕张翥《人雁吟,悯饥也》 343

〔明末〕张刚孙《苦旱行》 343

〔明〕民歌《拜闯王》 343

24.一日日物价高涨,一斗粗粮折四量 344

〔元〕周德清《双调〔蟾宫曲〕别友》 344

21.朗君出城几日前,城中米价今几钱 344

〔元〕乃贤《〈田家留客图〉为四朋刘师向先生赋》 344

22.富家操金射民田,但喜市头添米价 344

〔元〕马祖常《踏水车行》 344

23.柴似灵芝,油如甘露,米若丹砂 344

26.米价腾升无数倍,黎民处处不聊生 345

〔明〕李东阳《偶成四绝》(其二) 345

〔元〕刘时中《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 345

25.京城百万开新籴,官价空低市价高 345

31.米价频年长,田园生计非 346

〔清〕王芑孙《官道柳》 346

〔明〕李岩《劝赈歌》 346

27.麦贱米贵,五斗换石 346

〔清〕陈学洙《忧旱谣》 346

28.今年不雨麦复夏,估不开仓谷添价 346

〔清〕汪洪度《鼠渡江》 346

29.千钱三斗粟,百钱二斗糠 346

〔清〕焦循《荒年杂诗》九首选一 346

30.客米千钱仅一斗 346

〔清〕闫尔梅《沧州道中》 347

34.旧米日增价,卖者尚犹夷 347

〔清〕钱大昕《五月》 347

32.粟死金生孰后先,由来二物互操权 347

〔清〕魏源《秋兴十章》(其八) 347

33.年丰米如泥,鬻女了官逋 347

〔清〕沙张白《琴川女》 347

39.米贵如珠岂易量 348

〔清〕景星杓《籴官米》 348

35.二麦街头不值钱 348

〔清〕赵执信《水车怨》 348

36.明朝减米价,先慰绝粮人 348

〔清〕洪升《喜雨》 348

37.官仓发来半粞谷,一石才舂五斗粟 348

〔清〕查慎行《赈饥谣》 348

38.始贪官米贱可食,岂知浥烂掺糠粃 348

〔清〕龚自珍《不托谣》 349

42.盘中不托贵一钱,天上明月瘦一边 349

〔清〕赵翼《米贵》,《后园居诗》(其一) 349

40.春来谷贱复伤农 349

〔清〕王士祯《春不雨》 349

41.米价高于珠价无 349

〔清〕查慎行《二月八日初离广州》、《珠江棹歌词》四首选一 349

2.盐铁尚书远不知,亦须惭愧桑弘羊 350

〔唐〕杜甫《负薪行》 350

43.食禄千万钟,不如饼在手 350

〔清〕郑燮《乳母诗》 350

44.消灾不数千金价 350

〔明〕冯惟敏《南正宫〔玉芙蓉〕喜雨》 350

45.县市米骤腾,民饥何以救 350

〔清〕康有为《过石城》 350

二、盐价 350

1.卖薪得钱应供给,死生射利兼盐井 350

5.大农课盐析秋毫,凡民不敢争锥刀 351

〔宋〕苏轼《山村五绝》其二、三、四 351

〔唐〕白居易《盐商妇》恶幸人也 351

3.秤入官中充微值,一缗往往十缗偿 351

〔宋〕柳永《煮海歌》 351

4.迩来三月食无盐 351

〔现代〕谢觉哉《延安行》 352

8.远购销统一,质好价也廉 352

〔元〕杨维桢《盐商行》 352

6.田园供给尽,鹾数屡不足 352

〔元〕王冕《伤亭户》 352

7.水饭干鱼乌榄豉,生来不食广州盐 352

〔清〕朱彝尊《岭外归舟杂诗》(选一) 352

〔清〕查慎行《二月八日初离广州》 352

〔宋〕黄庭坚《满庭芳·茶》 353

〔宋〕毛滂《摊声浣溪沙》 353

三、茶价 353

1.声价彻皇都,博士更风流 353

〔元〕李德载《中吕·喜春来·赠茶肆》(选第九、十首) 353

2.动生千金费,日使百姓贫 353

1.美酒斗十千 354

四、酒价 354

〔唐〕袁高《茶山诗》 354

〔唐〕李白《将进酒》 355

〔汉魏〕曹植《名都篇》 355

〔元〕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357

〔唐〕杜甫《逼侧行赠毕曜》 357

〔现代〕柳亚子《换酒诗》 359

5.诗抵酒价 359

2.百钱可得酒斗许 359

〔宋〕王安石《后元丰行》 359

3.噫气北风号,酒价一时高 359

〔清〕盛枫《白洋河阻风》 359

4.诗酒笑话 359

〔清〕钱泳《笑柄·三百铜钱》 359

2.季鹰死后无归客,江上鲈鱼不值钱 360

〔宋〕朱敦儒《好事近·渔父词》(二首) 360

五、菜价 360

1.嫩箨香苞初出林,于陵论价重如金 360

〔唐〕李商隐《初食笋呈座中》 360

2.卖菜妇,难糊口 360

〔清〕姚燮《卖菜妇》 360

3.休言谷价贵,菜亦贵如金 360

〔清〕戴复古《庚子荐饥》 360

六、鱼价 360

1.锦鳞拨刺满篮鱼,取酒价相敌 360

千头木奴子,换得绢千匹 361

七、果价 361

〔宋〕夏竦《登通州狼山》 361

3.估客不来贱若泥 361

〔清〕宋琬《渔家词》 361

4.卖得鲜鱼百二钱,籴粮炊饭放归船 361

〔清〕郑燮《渔家》 361

5.贱卖河鱼还废箸,此中多少未招魂 361

〔清〕查慎行《秦邮道中即目》 361

〔清〕汪琬《有客言黄鱼事纪之》 361

〔清〕黄景仁《富阳》 361

〔宋〕李清照《瑞鹧鸪·双银杏》 362

〔宋〕苏轼《赠王子直秀才》 362

〔唐〕李贺《感讽》(其一) 362

自造巢础张二元,降低成本超过半 363

九、养蜂成本 363

八、药价 363

1.韩康卖药,口不二价 363

〔唐〕王维《济上四贤咏三首》(其三) 363

〔唐〕李贺《感讽五首》(其四) 363

〔宋〕陆游《药圃》 363

2.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363

〔唐〕白居易《采地黄者》 363

4.春衣一对值千金 364

〔唐〕白居易《阴山道》疾贪虏也 364

〔现代〕谢觉哉《在南昌》五首选一 364

十、衣着价 364

1.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 364

汉乐府民歌《上山采蘼芜》 364

2.岂闻一绢直万线 364

〔唐〕杜甫《忆昔二首》(其二) 364

3.五十匹缣易一匹,缣去马来无了日 364

〔唐〕聂夷中《伤田家》 365

6.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365

〔唐〕白居易《缭绫》念女工之劳也 365

〔唐〕元稹《织妇词》 365

〔唐〕孟郊《织妇辞》 365

5.一匹千金亦不卖 365

〔唐〕王建《织锦曲》 365

10.官家曾给千金直,西出玉关贱如草 366

〔元〕马祖常《光山县尹孔凝道作县有声乡人为图》 366

〔唐〕唐彦谦《采桑女》 366

〔宋〕王庭珪《和周秀实田家行》 366

7.不惟桑贱谷芃芃,仍更苎麻无节菜无虫 366

〔宋〕范成大《照田蚕行》 366

8.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 366

〔元〕马祖常《河湟书事》(其二) 366

9.水牛砺角嫌耕浅,野蚕抽丝喜价低 366

〔唐〕白居易《涧底松》念寒隽也 367

13.金张世禄黄宪贫,牛衣寒贱貂蝉贵 367

〔清〕吴伟业《织妇词》 367

11.轻裁番布白如旄,莫与香罗价更高 367

〔清〕黄逢昶《台湾竹枝词》 367

12.千金裘 367

〔唐〕李白《将进酒》 367

〔元〕萨都剌《早发黄河即事》 367

〔清〕龚自珍《十月二十日夜大风,不寐,起而书怀》 368

3.排关绝塞忽大至,一夕炭价高千缗 368

〔唐〕于武陵《赠卖松人》 368

十一、煤价 368

1.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回牛头充炭值 368

〔唐〕白居易《卖炭翁》苦宫市也 368

2.青山白屋有仁人,赠炭价重双乌银 368

〔唐〕孟郊《答友人赠炭》 368

1.高价不唯标越绝 369

十二、土特产品价 369

4.忽闻炭价今朝减,不觉内心怀烦扰 369

〔清〕松龛《驮炭道》 369

〔清〕吴之振《煤黑子》 369

5.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369

〔明〕于谦《咏煤炭》 369

〔明〕王弼《永丰谣》 370

2.一犊千文任时估 370

〔唐〕罗邺《白角簟》 370

2.英德石价 370

〔清〕朱彝尊《岭外归舟杂诗》(选一) 370

3.胡梳杂什捎家走,十个铜元捡样挑 370

〔清〕兰陵忧患生《京华百二竹枝词》选一 370

4.物美价廉称小比 370

〔现代〕谢觉哉《忆江南·参观搪瓷厂》 370

十三、马牛驴价 370

1.卖田买马来纳官,马价顿增无处觅 370

〔元〕刘基《买马词》 370

〔唐〕白居易《伤宅》 371

1.栋宇相连延,一堂费百万 371

3.今年牛贱人皆卖,明年牛贵人皆争 371

〔清〕袁承福《老翁卖牛行》 371

4.卖人不及牛价值 371

〔清〕蒋士铨《卖牛图歌》 371

5.细雨骑驴入剑门 371

〔宋〕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371

十四、房价、池价、赎城钱 371

1.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372

十五、花价 372

〔南唐〕李煜《浣溪沙》 372

2.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372

〔南朝·宋〕季雅买房事 372

〔清〕傅山《客盂,盂有问余右元者,右元占韵复之,阿好过情,遂如韵自遣》 372

3.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买四万钱 372

〔宋〕欧阳修诗句 372

4.全凭宝气销兵气,琛珠合向海王倾 372

〔清〕魏源《寰海十章》(其九) 372

〔唐〕李贺《牡丹种曲》 373

〔唐〕司马扎《卖花者》 373

〔唐〕白居易《秦中吟·卖花》 373

冒春荣《抹丽花》 374

〔清〕邵长蘅《吴趋吟·种花》 374

2.一株百朵花,十千甫能卖 374

〔宋〕姜夔《齐天乐》 375

2.好事人爱斗蟋蟀,三二十万致一枚 375

3.千金声价逾莴苣 375

〔清〕俞樾《咏日本国樱花》(先其中一首) 375

十六、斗鸡,斗蟋蟀 375

1.斗鸡盛行,鸡价腾贵 375

〔汉魏〕曹植《名都篇》 375

〔唐〕李白《古风》(第二十四首) 375

〔宋〕陆游《双鹅》 376

会稽内史如相遇,换取黄庭一卷经 376

〔清〕汪灏《金蝼曲·蟋蟀》 376

〔清〕康有为《伍氏万松园观斗蟋蟀 376

十七、凤凰价 376

百金我不欲,千金难为市 376

〔东晋〕王叔之《凤凰谷》 376

十八、书经换鹅 376

〔清〕方拱乾《补窗》 377

2.看囊久无钱,纸价贵逾昔 377

〔唐〕李白《送贺宾客归越》 377

〔唐〕杜甫《得房公池鹅诗》 377

〔宋〕李觏《鹅》 377

十九、纸笔砚价 377

1.争抄《蜀都赋》,洛阳纸价涨 377

〔宋〕惠洪《西江月》 377

1.画价 378

二十、字画价 378

3.千万毛中选一毫,紫毫之价如金贵 378

〔唐〕白居易《紫毫笔》诫失职也 378

〔明〕李梦阳《林良画两角鹰歌》 379

3.宁使尔画不值钱 379

〔宋〕苏轼《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其三) 379

〔明〕徐渭《书刘子梅谱》(其二) 379

2.汉川修竹贱如蓬 379

〔宋〕苏轼《筼筜谷》 379

6.一联一幅一扇米五斗 380

〔清〕郑燮《卖画告白》 380

4.天公老笔无今古,枉著千金买范宽 380

〔金〕元好问《东山》(其二) 380

5.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 380

2.复以多为贵,千言直万赀 381

〔元〕马致远《双调·拨不断·叹世》 381

〔现代〕黄炎培《五斗米》、《卖字诗》 381

二十一、润笔费、文章价 381

1.但愿恩君顾妾深,岂惜黄金买诗赋 381

〔汉〕陈皇后买司马相如《长门赋》 381

〔唐〕李白《白头吟》、《妾薄命》 381

〔宋〕辛弃疾《摸鱼儿》 381

〔唐〕李益《汉宫少年行》 381

〔明〕吴伟业《戏题仕女图·当垆》 381

〔唐〕黄滔《司马长卿》 381

〔唐〕韩愈、李邕、柳公权、皇甫湜、白居易等受润笔费情况 382

〔清〕赵翼《后园居诗》(六首选一) 382

〔唐〕白居易《立碑》 382

〔宋〕蔡襄、王安石、张孝祥等受润笔费情况 383

4.酒钱犹有撰碑钱 383

3.玉堂旧阁多珍玩,可作西斋润笔不 383

〔五代〕和凝受润笔事 383

〔清〕赵执信《道旁碑》 384

〔宋〕王禹偁《寒食》 384

6.里社合钱乞作记 384

5.岂为宦官作墓铭 384

〔元〕胡汲仲受润笔事 384

〔元〕张可久《正宫·醉太平·叹世》 385

〔现代〕鲁迅《偶成》 385

〔清〕筱廷《成都竹枝词·写春联》 385

7.多谢新诗赠珠玉 385

〔清〕林则徐《程玉樵方伯德润饯于兰州藩廨之若己有园,次韵奉谢》(选一) 385

8.文章如土欲何之 385

〔唐〕杜甫《后出塞》(五首选一) 386

2.千金买马鞍,百金装刀头 386

9.五瓶大曲字三千 386

〔现代〕易君左书画换酒事及陈布雷的趣味诗 386

二十二、刀剑的价值 386

1.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386

〔清〕秋瑾《对酒》、《有怀》 386

〔清〕马君武《从军行》 386

〔金〕元好问《水龙吟》 387

4.宝剑千金,尽倾倒玻璃春瓮 387

〔宋〕苏轼《和子由苦寒见寄》 387

〔宋〕陆游《金错刀行》 387

〔汉〕张衡《四愁诗》 387

3.毋嫌身价抵千金,一寸纯钩一寸心 387

〔明〕王世贞《戚将军赠宝剑歌》(二首其一) 387

〔晋〕卢谌《览古诗》 388

二十三、价值连城,完璧归赵 388

5.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余 388

〔汉乐府〕《陌上桑》 388

6.宝剑值千金 388

〔汉魏〕曹植《名都篇》 388

〔唐〕孟浩然《送朱老大入秦》 388

7.市中宝刀五尺许,价取千金售不得 388

〔清〕梁佩兰《日本刀歌》 388

〔宋〕文天祥《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 389

〔唐〕杨炯《夜送赵纵》 389

〔晋〕刘琨《重赠卢谌》 389

鸦片战争前后鸦片价及鸦片输入、银元流出 390

〔清〕林则徐《高阳台·和嶰筠尚书韵》 390

二十四、状价 390

千百锭买张招状纸 390

〔元〕乔吉《小令·中吕·山坡羊·冬日写怀》 390

二十五、鸦片 390

是一丸泥,损万缗钱 390

〔明〕俞大猷《题还珠词》 391

〔清〕查慎行《珠江棹歌词》 391

二十六、合浦还珠 391

看今朝合浦果珠还,真无价 391

〔现代〕陈毅《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价一周,记沿途所见》选一 391

〔唐〕王维《送邢桂州》 391

〔唐〕杜牧《破镜》 392

〔南朝·陈〕徐德言、乐昌公主夫妻“重圆”诗 392

二十七、礼品价 392

1.聘钱几口是槟榔 392

〔清〕查慎行《珠江棹歌词》(四首选一) 392

〔清〕筱廷《成都年景竹枝词·灯迷》 392

2.漫天要价,破镜重圆 392

2.所嗟非玉佛,不值一文钱 393

〔金〕元好问《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其二) 393

〔宋〕徐君宝妻《满庭芳》 393

二十八、文物价 393

1.随营木佛贱于柴,大乐编钟满市排 393

〔现代〕梅兰芳访日义演事 394

3.日人品梅上万元 394

〔现代〕鲁迅《学生和玉佛》、《崇实》 394

二十九、收费 394

1.治病不收钱,植杏以为费 394

〔现代〕谢觉哉《寿傅连暲同志》(二首其一) 394

2.庄家看戏花百钱 394

〔金〕杜仁杰《般涉调·耍孩儿·庄家不识勾栏》 394

〔清〕杜濬《扬州春》 395

6.尽道今年官作春,先期三日行催索 395

4.数钱先偿草鞋费 395

〔清〕朱璋《催租行》 395

〔宋〕范成大《催租行》 395

5.发回仍索常行费,另派门摊云雇船 395

〔清〕吴伟业《捉船行》 395

〔清〕魏裔介《投河叹》 396

10.无钱付舟值,捐命同飞娥 396

7.田契费 396

〔元〕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396

8.黄昏万语乞三钱,鸡毛房中买一眠(房租) 396

〔清〕蒋士铨《鸡毛房》 396

9.此日英雄且僦居,赁舂庑下自钞书(房租) 396

〔明〕黄周星《僦居》 396

2.典衣剩买河源米,日典春衣也自贤 397

4.典桑卖地纳官租,丝未落车图赎典 397

三十、典当 397

1.朝回日日典春衣,请贳宜阳一壶酒 397

3.客行有债频沽酒,无钱当剑沽 397

7.赎裘 398

5.开尊劝我典衣频,垂头典卖衣与钗 398

〔唐〕李贺《开愁歌》 398

6.教儿习射击,典钗卖枪剑 398

〔唐〕杜甫《曲江二首》 398

〔元〕刘致《仙吕·醉中天·西湖春感》 399

〔宋〕戴复古《南康县》 399

〔宋〕苏轼《庚辰岁人日作,时闻黄河已复北流,老臣旧数论此,今斯言乃验二首》选一 399

〔金〕蔡松年《瑞鹧鸪》 399

〔宋〕黄庭坚《诉衷情》 400

〔唐〕白居易《杜陵叟》伤农夫之困也 400

〔宋〕戴复古《织妇叹》 400

〔现代〕鲁迅《庚子送灶即事》 400

〔元〕杨朝英《双调·水仙子·失题七首》(其二) 400

〔清〕焦循《同年歌》 400

〔清〕孙原湖《叠韵示内》 401

1.一曲轻歌一束绫 402

〔清〕马君武《从军行》 402

三十二、歌价、笑价 402

〔清〕邓廷桢《迈陂塘·赎裘》 402

三十一、卜价 402

金钱当卜钱,犹恨卖卜人 402

〔唐〕刘采春《罗唝曲》(七首其三) 402

〔唐〕施肩吾《望夫词》 402

2.肯爱千金轻一笑 403

〔宋〕倩桃《呈寇公》 403

明年载米入长安,封妻县君身有官 404

三十三、卖官 404

〔宋〕宋祁《木兰花》 404

〔隋〕薛道衡《昔昔盐》 404

〔唐〕白居易《轻肥》、《歌舞》 405

〔唐〕于濆《田翁叹》 405

〔元〕马祖常《湖北驿中偶成》 405

〔唐〕刘禹锡《插田歌》 405

3.一女易斗粟,一儿钱几文 406

〔宋〕范成大《后催租行》 406

《杂兴》(其三) 406

三十四、人贩及卖儿女 406

1.为臧为获,致金满屋 406

〔唐〕顾况《囝》 406

2.今年次女已行媒,亦复驱将换升? 406

6.百钱鬻一男,千钱鬻一女 407

〔清〕郑燮《逃荒行》 407

〔元〕张养浩《哀流民操》 407

4.明朝领孙入城卖,可怜索价傍人怪 407

〔元〕乃贤《新乡媪》 407

5.十日卖一儿,五日卖一妇 407

10.无盐西施目不辨,千金挥掷轻斯须 408

〔清〕李銮宣《摇车谣》 408

〔清〕褚廷章《鬻子行》 408

7.卖女可得青蚨千,卖儿不足供一餐 408

〔清〕陈沆《河南道上乐府四章》(其一) 408

8.卖薪须论斤,卖儿不计价 408

〔清〕乔莱《过高邮》 408

9.是儿亲生不论钱 408

〔清〕陆嵩《鬻儿行》 408

〔清〕梁佩兰《养马行》 409

3.斑马缀玉锁,红马缀金铃 409

〔清〕沈清瑞《瘦马行》 409

三十五、高价奢侈 409

1.中人之产数百家,未足充君一日费 409

〔唐〕白居易《骊宫高》美天子重惜之财力也 409

2.何曾一日食万钱 409

〔清〕张笃庆《杖头钱》 409

〔宋〕王观《清平乐·应制》 410

〔唐〕刘禹锡《春词》 410

三十六、妆饰价 410

1.玉簪搔头,玉价倍贵 410

汉武帝的李夫人玉簪搔头事 410

〔唐〕杜甫《丽人行》 411

〔汉〕辛延年《羽林郎》 411

2.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金 411

2.明珠十斛买娉婷 412

〔现代〕鲁迅《惜花四律》(其一、二) 412

3.十户手胼胝,凤凰钗一只 412

〔唐〕于濆《古宴曲》 412

4.岂知赵飞燕,满髻钗黄金 412

〔唐〕于濆《里中女》 412

三十七、美女的价值 412

1.金屋藏娇 412

汉武帝立陈皇后事 412

〔唐〕李白《宫中行词八首》(其一) 412

〔唐〕元稹《估客乐》 413

2.卖假莫卖诚,求利莫求名 413

〔唐〕乔知之《绿珠怨》 413

〔元〕真氏《仙吕·解三酲》 413

三十八、市场物价万象 413

1.鬻良杂苦,蚩眩边鄙 413

〔汉〕张衡《西京赋》 413

〔现代〕林伯渠《答和黄右昌》、《即事》 414

6.远道一线失粒米,物价纵然江水阔 414

3.李白题联 戏抨奸商变相涨价 414

4.城市生涯腊月忙,年终物价尽高昂 414

〔清〕韩鼎《历阳竹枝词》(其三) 414

5.山珍海错市同登,争说居奇价倍增 414

〔清〕石嘉纪《姑苏竹枝词》 414

1.仓陈五斗,价重珠千斛 415

三十九、人身、人才价,工价 415

7.米珠薪桂是今哀 415

〔现代〕成致平《七绝·临汾师范感事》(其三) 415

8.五都黍尺无人校(度量衡) 415

〔清〕龚自珍《已亥杂诗》(第二十首) 415

〔南朝·宋〕鲍照《代放歌行》、《拟古》 416

赵孝成王“金、璧赏虞卿”事 416

〔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十) 416

〔元〕刘秉忠《洞仙歌》 416

2.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 416

〔战国〕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事 416

楚襄王“白璧聘庄子”事 416

〔清〕刘沅《蜀中新年竹枝词》(六首其一) 417

4.犹幸新年尚一旬,预支工价乞比邻 417

〔唐〕李白《古风》(其十五) 417

3.往来日三五,未供一日粮 417

〔清〕郑燮《南辕杂诗》选一 417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选一 418

〔唐〕白居易《重赋》 418

四十、税与价 418

1.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 418

〔元〕王祯《围田》 419

4.折偿依市直 419

2.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419

〔唐〕王建《田家竹》 419

〔唐〕柳宗元《田家》(三首其二) 419

3.西江贾客珠百斛 419

〔唐〕张籍《野老歌》 419

〔清〕魏源《江南吟·效白香山体》选一 420

7.洋银价高漕斛大,稻田贱价无人买 420

5.一日织一匹,不足偿租赋 420

〔清〕屈大均《雷女织葛歌》 420

〔清〕施闰章《祀蚕娘》 420

6.篮中蛇去值几钱 420

〔清〕钱澄之《乞儿行》 420

〔唐〕戴叔伦《女耕田行》 421

4.截绢买刀都市中 421

四十一、货币与物价 421

1.抱布贸丝(《诗经·氓》) 421

2.馈饷多过时,高估铜与铅 421

〔唐〕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节) 421

3.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 421

〔唐〕白居易《赠友五首》选一 421

〔明〕王夫之《鹧鸪天》 422

8.星辰滥摘从人买,只索苔阴数颗钱 422

5.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422

〔唐〕岑参《戏问花门酒家翁》 422

〔宋〕万俟咏《木兰花慢》 422

6.楮钱伤财力 422

〔宋〕戴复古《广东李实夫》(四首其二) 422

7.开河变钞祸根源 422

〔元〕无名氏《正宫·醉太平·讥奸佞专权》 422

〔现代〕谢觉哉《虞美人·黄金飞张何时了》、《减字花木兰》 423

12.黄金飞涨何时了,物价知多少 423

〔清〕顾大申《饮太白酒楼醉后走笔成篇》 423

9.琼林何不积缗泉,物自低昂人自便 423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选一 423

10.有尽兼金倾海去,无端奇货挟山来 423

〔清〕程恩泽《粤东杂感》选一 423

11.币值落 价腾如野马 423

〔现代〕谭文熙《千秋岁·铁蹄下的华中通货膨胀》 423

《五律·赠桂斌》 424

《七绝·赠李亚平》 424

四十二、物价管理 424

1.不鬻邪而豫贾 424

〔晋〕左思《魏都斌》 424

2.物赢我收之,物窘出使营 424

〔宋〕王石安《寓言十五首》(其三) 424

3.利孔至百出,有司与之争 424

〔宋〕王安石《兼并》 424

4.〔现代〕成致平诗、题词二十二首 424

《七绝·壬申国庆》 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