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区域动力供应经济 1
第九章 动力资源 1
9—1 动力资源及其分类与考核的方法 1
9—2 苏联和中国动力资源的特点 4
9—3 利用新能源的问题 9
9—4 按照动力资源对区域进行分类的原则 11
第十章 燃料供应的原则 15
10—1 全国燃料平衡及其特点 15
10—2 燃料政策的基础和苏联燃料事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总结 17
10—3 区域电厂在改善国家燃料平衡中的作用 27
10—4 燃料开采、运输、储藏和利用的技术经济指标 30
10—5 燃料消费的分区原则和利用燃料的合理方向 30
10—6 动力企业燃料基地的选择 39
第十一章 动力系统的发展和电力、热力供应基础 41
11—1 动力系统 41
11—2 水电厂及其经济效益指标 49
11—3 热化及其经济效益指标 52
11—4 凝汽式电厂的经济问题 56
11—5 锅炉房的经济问题 57
11—6 能量发生设备及机组形式与容量的选择 59
11—7 负荷的经济理论基础和调整电力负荷的方法 75
11—8 动力系统中的后备 80
第十二章 瓦斯供应原理 97
12—1 瓦斯供应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97
12—2 瓦斯供应来源 100
12—3 各种瓦斯合理应用的问题 106
12—4 瓦斯供应的技术经济指标 110
第十三章 动力工业的布置及区域动力供应 112
13—1 布置工业及形成经济区域时动力因素 112
13—2 发电厂的布置 116
13—3 区域动力供应方案 127
13—4 区域动力供应水平和结构的指标体系 136
第四篇 电力生产的经济 145
第十四章 电力事业中的固定基金与流动基金 145
14—1 动力事业中固定基金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145
14—2 固定基金的增长与更新 151
14—3 固定基金的利用 154
14—4 固定基金的再生产 159
14—5 固定基金的折旧 164
14—6 动力事业中的流动基金 169
第十五章 动力事业的基本建设及设计 173
15—1 国家动力事业中基本建设的特点 173
15—2 基本建设的组织与计划 176
15—3 基本建设的金钱、物质、劳动耗费的指标 182
15—4 缩短基建期限及降低基建成本 192
15—5 综合利用动力资源装置中的投资分摊问题 195
第十六章 干部、劳动生产率和工资 199
16—1 电业部门干部的意义及特点 199
16—2 电业的劳动生产率 207
16—3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210
16—4 电厂的人员数 217
16—5 工资组织 222
第十七章 电能成本和热能成本 229
17—1 成本是最重要的经济指标 229
17—2 能量成本的结构 231
17—3 降低能量成本的途径 236
17—4 在设计及作远景计划时的年运行费及能量成本的计算方法 246
17—5 综合利用资源时的费用的分摊 252
17—6 经济特性的应用 257
第十八章 电费和热费·工业内部的积累 261
18—1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电费和热费的意义 261
18—2 制订费率的理论基础 262
18—3 电费和热费的制订 264
18—4 电费和热费的分级 270
18—5 用户间分摊年付款项的方法 271
第十九章 结束语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