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非理性博弈为何普遍存在 1
人民币汇率的喧嚣 5
从金融宣传到有效沟通 9
和谐金融辩 13
谁会从美元贬值中受益 16
走向更加完善的金融业公司治理 20
辩证看待金融生态环境 23
从政策摩擦走向国际协调 27
放松利率管制的长期效应 31
公共金融教育不可或缺 35
国有商业银行的革命性变革 39
利率市场化的步子能迈多大 43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蔓延 47
货币政策的平衡观 51
关注中国金融发展的新趋势 55
理性看待商业银行的非理性行为 58
用市场创造市场 62
走出农村金融短缺的瓶颈 65
国有商业银行注资的杠杆效应 68
中央银行的行为哲学 72
走向理性繁荣 76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金融发展观 79
技术:金融竞争之本 82
中央银行发展的新阶段 86
国有银行的优势缘何被低估 90
货币信贷高增长是一种体制现象 94
可持续性:衡量货币增长适度性的重要标准 98
金融创新期待新突破 102
CEPA掀开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新篇章 106
为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喝彩 110
设立亚洲债券基金意义深远 114
注意防范贷款高增长的风险 117
SARS提速公共管理和生活方式变革 120
系统推进与风险分散:新一轮金融改革的走向 124
应建立我国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129
中国金融跨入现代市场经济之门 133
设立银监会: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将更加专业化 137
经营银行 143
中国没有输出通货紧缩 145
附录1:论坛发言摘要 149
可持续能源融资模式的丰富内涵 149
应密切关注我国金融风险的特殊性 151
中部崛起的关键在于激发内部经济金融活力 152
减少诚信建设中的非理性博弈 154
发展与创新:欠发达地区金融生态建设的关键 155
科学界定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157
赋予存款金融机构更大利率决定权 159
附录2:金融新闻调研论文 160
区域金融报道的几个问题 160
金融报道的着力点 168
跨国公司宣传报道简析 176
改进经济报道的初步看法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