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在古典文学襁褓里的报纸文体(1815~1895) 1
第一节 从古典小说、记叙文到消息写作 2
第二节 脱胎于传记、游记的通讯写作 14
第三节 在桐城“义法”、八股文中挣扎的言论写作 18
第四节 标题和报纸上的语言 26
第二章 独立的报纸文体(1896~1918) 29
第一节 不断变革的言论写作 30
第二节 简洁明快、公正客观的消息 46
第三节 平实、简洁的通讯 52
第四节 其他新闻手段 56
第五节 二行题的兴起和两种新闻语言 58
第三章 繁花纷呈的报纸文体(1919~1949) 63
第一节 杂交品种的兴起 64
第二节 言论写作的新发展 78
第三节 消息的综合化 93
第四节 多样化的通讯写作 101
第五节 三种新闻风格 116
第六节 时兴的三行题 124
第四章 副刊文体的沿革 130
第一节 报屁股岁月(1815~1896) 130
第二节 副刊地位的确立(1897~1918) 132
第三节 副刊的发展(1919~1949) 137
第四节 共产党报纸副刊的传统 142
简短的结论 144
注释 146
主要参考文献 152
1.战地通讯(关于1884年中法观音桥之战)(佚名载1984年6月《申报》) 154
附录:反映各阶段报纸文体的一些新闻作品 154
2.豫行日记(潘少安 载1878年5月《申报》) 156
3.论谗人害人报(1872年8月22日《申报》论说) 158
4.兴矿利说(沈毓桂 载1889年9月《万国公报》第八册) 159
5.变法(中)(王韬 载1874年《循环日报》) 161
6.少年中国说(梁启超 载1900年1月10日《清议报》第35册) 163
7.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1911年7月26武汉《大江报》时评) 169
8.东南各省水患论(宋教仁 载1911年7月1日《民立报》) 169
9.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陈独秀 载1916年12月1日《新青年》2卷4号) 172
10.武汉革命大风云(二)(载1911年10月15日《民立报》) 179
11.革命声中之天津(佚名 载1912年11月1日《民立报》) 182
12.借款内脉之解剖(黄远生 载1912年7月9日《时报》) 184
13.杜聿明匪部最后覆没情景(新华社淮海前线1949年1月11日电) 192
14.劝工大楼凶焰冲天 倡用国货竟遭毒打(1947年2月10日上海《文汇报》新闻特写) 193
15.日本政治思想的新潮流(1919年2月2日《每周评论》述评) 195
16.血肉筑成的滇缅路(萧乾 载1939年5月重庆《大公报》) 197
17.迎合英美旨意的就不要注意其行动吗?(蔡和森 载1922年10月25日《向导》第7期) 204
18.美械威风从此完结(1947年4月22日新华社短评) 204
19.最低调的和战论(1937年12月8日汉口《大公报》社论) 205
20.从学费问题说起(1947年2月4日上海《文汇报》社论) 207
21.做阴寿式的国耻纪念(邹韬奋 载1932年9月17日《生活》周刊) 210
22.日军大举侵略东省(载1931年9月20日《申报》) 211
23.中原我军占领南阳(新华社郑州1948年11月5日电) 214
24.冀中宋庄之战(周游 载1943年4月9日延安《解放日报》) 215
25.射击英雄魏来国(戴邦 载1947年6月15日《大众日报》) 226
后记 229
重印后记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