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植物》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嘉琪,梁师文主编;金晓辉等摄影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309014189
  • 页数:601 页
图书介绍:

Ⅰ.总论 1

一、黄山生境概述 1

1.地理位置 1

2.地质构造 1

目录 1

3.地形地貌 2

4.土壤概况 3

5.溪流与泉水 6

6.气候与气象 6

7.主要风景资源与景区 8

1.区系分析 10

(1)科含属的数量分析 10

二、植物区系和植被 10

(2)科含种的数量分析 11

(3)属的分布类型分析 15

(4)黄山植物区系的特点 33

2.植被 34

(1)常绿阔叶林 35

(2)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 38

(3)落叶阔叶林 38

(4)山地矮林与山地灌丛 38

(5)黄山松林 39

(6)马尾松林 39

(7)杉木林 39

(11)高位水藓沼泽 40

(10)山地灌丛草地 40

(9)山地灌丛 40

(8)毛竹林 40

三、黄山植物的特点、功能与价值 41

1.黄山植物的基本特点 41

(1)植物种类繁多,物种资源丰富 41

(2)森林植物茂密,植被覆盖率高 56

2.黄山植物的功能与价值 56

(1)美学观赏价值 56

(2)环境保护价值 60

(3)科学研究价值 61

(4)物种资源价值 61

(5)旅游经济价值 64

四、黄山珍稀濒危植物与古树名木 65

(2)珍稀濒危植物概况 66

1.珍稀濒危植物 66

(1)珍稀濒危植物的概念与意义 66

2.古树名木资源 72

(1)古树名木的概念与意义 72

(2)古树名木概况 73

五、黄山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75

1.森林植被资源的保护现状 76

(1)完善管理体制,制定管理法规 76

(2)护林防火 76

(3)防治森林病虫 76

(4)开发新景区,合理利用老景区 76

(3)乱砍樵采 77

(2)毁林开荒 77

2.植物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77

(1)山林火灾 77

(4)病虫危害 78

(5)建筑破坏 78

(6)旅游污染 79

(7)其他因素 79

3.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及对策 80

(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保护意识 80

(2)要认识和遵循植物资源的属性和规律 80

(3)要处理好风景区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 81

(4)努力做好物种资源的保护工作 81

(5)修改、完善总体规划,编制保护规划 82

(7)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 83

(6)加强管理,保护森林 83

Ⅱ.各论 84

一、种子植物 84

1.银杏科 Ginkgoaceae(1属1种) 84

2.松科 Pinaceae(4属5种) 84

3.杉科 Taxodiaceae(3属3种) 87

4.柏科 Cupressaceae(4属4种) 88

5.三尖杉科 Cephalotaxaceae(1属2种) 90

6.红豆杉科 Taxaceae(2属3种) 91

7.三白草科 Saururaceae(2属2种) 92

8.金粟兰科 Chloranthaceae(1属4种) 93

9.杨柳科 Salicaceae(2属10种) 94

11.胡桃科 Juglandaceae(5属5种) 96

10.杨梅科 Myricaceae(1属1种) 96

12.桦木科 Betulaceae(4属7种) 99

13.壳斗科 Fagaceae(5属23种) 101

14.榆科 Ulmaceae(7属13种) 106

15.桑科 Moraceae(6属15种) 109

16.荨麻科 Urticaceae(9属23种) 113

17.铁青树科 Olacaceae(1属1种) 120

18.檀香科 Santalaceae(2属2种) 120

19.桑寄生科 Loranthaceae(1属1种) 121

20.马兜铃科 Aristolochiaceae(2属8种) 122

21.蓼科 Polygonaceae(4属34种) 123

23.苋科 Amaranthaceae(3属7种) 130

22.藜科 Chenopodiaceae(1属1种) 130

24.商陆科 Phytolaccaceae(1属1种) 132

25.番杏科 Aizoaceae(1属1种) 133

26.马齿苋科 Portulacaceae(1属1种) 133

27.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11属20种) 133

28.连香树科 Cercidiphyllaceae(1属1种) 140

29.领春木科 Eupteleaceae(1属1种) 141

30.毛茛科 Ranunculaceae(12属34种) 141

31.木通科 Lardizabalaceae(4属7种) 151

32.大血藤科 Sargentodoxaceae(1属1种) 153

33.小檗科 Berberidaceae(5属7种) 154

34.防己科 Menispermaceae(5属7种) 156

35.木兰科 Magnoliaceae(7属13种) 159

36.蜡梅科 Calycanthaceae(2属3种) 163

37.樟科 Lauraceae(7属22种) 164

38.罂粟科 Papaveraceae(3属11种) 170

39.十字花科 Cruciferae(6属13种) 172

40.茅膏菜科 Droseraceae(1属1种) 176

41.景天科 Crassulaceae(2属18种) 177

42.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15属24种) 180

43.海桐花科 Pittosporaceae(1属2种) 189

44.金缕梅科 Hamamelidaceae(6属11种) 190

45.杜仲科 Eucommiaceae(1属1种) 194

46.蔷薇科 Rosaceae(30属99种) 194

47.豆科 Leguminosae(26属58种) 221

48.酢浆草科 Oxalidaceae(1属4种) 236

49.?牛儿苗科 Geraniaceae(1属3种) 237

50.芸香科 Rutaceae(6属9种) 238

51.苦木科 Simarubaceae(2属2种) 241

52.楝科 Meliaceae(2属2种) 242

54.大戟科 Euphorbiaceae(9属20种) 243

53.远志科 Polygalaceae(1属3种) 244

55.交让木科 Daphniphyllaceae(1属1种) 249

56.黄杨科 Buxaceae(1属3种) 250

57.漆树科 Anacardiaceae(4属6种) 251

58.冬青科 Aquifoliaceae(1属16种) 253

59.卫矛科 Celastraceae(4属20种) 255

60.省沽油科 Staphyleaceae(4属5种) 259

61.槭树科 Aceraceae(1属16种) 261

62.无患子科 Sapindaceae(2属2种) 264

63.清风藤科 Sabiaceae(2属10种) 265

64.凤仙花科 Balsaminaceae(1属4种) 267

65.鼠李科 Rhamnaceae(6属18种) 268

66.葡萄科 Vitaceae(4属19种) 272

67.椴树科 Tiliaceae(3属9种) 276

68.锦葵科 Malvaceae(2属2种) 278

69.梧桐科 Sterculiaceae(1属1种) 279

70.猕猴桃科 Actinidiaceae(1属8种) 280

71.山茶科 Theaceae(6属15种) 281

72.藤黄科 Guttiferae(2属7种) 285

73.堇菜科 Violaceae(1属19种) 286

74.大风子科 Flacourtiaceae(3属4种) 290

75.旌节花科 Stachyuraceae(1属2种) 292

76.秋海棠科 Begoniaceae(1属1种) 292

77.瑞香科 Thymelaeaceae(2属4种) 293

78.胡颓子科 Elaeagnaceae(1属3种) 294

79.千屈菜科 Lythraceae(1属1种) 295

80.石榴科 Punicaceae(1属1种) 296

81.蓝果树科 Nyssaceae(2属2种) 296

82.八角枫科 Alangiaceae(1属5种) 297

83.桃金娘科 Myrtaceae(1属1种) 298

84.野牡丹科 Melastomataceae(1属1种) 299

85.柳叶菜科 Onagraceae(4属7种) 299

86.小二仙草科 Haloragidaceae(1属1种) 301

87.五加科 Araliaceae(7属18种) 302

88.伞形科 Umbelliferae(18属24种) 306

89.山茱萸科 Cornaceae(3属4种) 316

90.鹿蹄草科 Pyrolaceae(2属3种) 318

91.杜鹃花科 Ericaceae(5属17种) 319

92.紫金牛科 Myrsinaceae(3属6种) 323

93.报春花科 Primulaceae(2属13种) 324

94.柿树科 Ebenaceae(1属4种) 327

95.山矾科 Symplocaceae(1属6种) 328

96.野茉莉科 Styracaceae(4属9种) 329

97.木犀科 Oleaceae(5属15种) 332

98.马钱科 Loganiaceae(2属3种) 336

99.龙胆科 Gentianaceae(4属8种) 337

100.夹竹桃科 Apocynaceae(2属5种) 339

101.萝藦科 Asclepiadaceae(3属10种) 341

102.旋花科 Convolvulaceae(4属6种) 344

103.紫草科 Boraginaceae(7属8种) 346

104.马鞭草科 Verbenaceae(6属18种) 349

105.唇形科 Labiatae(21属50种) 353

106.茄科 Solanaceae(7属10种) 367

107.玄参科 Scrophulariaceae(11属16种) 371

108.紫葳科 Bignoniaceae(2属2种) 376

109.列当科 Orobanchaceae(1属1种) 377

110.苦苣苔科 Gesneriaceae(5属5种) 378

111.狸藻科 Lentibulariaceae(1属2种) 381

112.爵床科 Acanthaceae(6属7种) 381

113.透骨草科 Phrymataceae(1属1种) 384

114.车前科 Plantaginaceae(1属1种) 385

115.茜草科 Rubiaceae(16属26种) 385

116.忍冬科 Caprifoliaceae(5属28种) 394

117.败酱科 Valerianaceae(2属6种) 400

118.川续断科 Dipsacaceae(1属1种) 402

119.葫芦科 Cucurbitaceae(6属10种) 402

120.桔梗科 Campanulaceae(5属9种) 406

121.菊科 Compositae(52属100种) 409

122.禾本科 Gramineae(54属87种) 440

123.莎草科 Cyperaceae(9属40种) 471

124.天南星科 Araceae(5属11种) 479

125.鸭跖草科 Commelinaceae(2属2种) 483

126.灯心草科 Juncaceae(2属5种) 484

127.百部科 Stemonaceae(2属2种) 485

128.百合科 Liliaceae(26属57种) 486

129.石蒜科 Amaryllidaceae(1属2种) 501

130.薯蓣科 Dioscoreaceae(1属7种) 502

131.鸢尾科 Iridaceae(2属5种) 503

132.芭蕉科 Musaceae(1属1种) 504

133.姜科 Zingiberaceae(2属2种) 505

134.兰科 Orchidaceae(16属20种) 506

二、蕨类植物名录 515

三、苔藓植物名录 527

参考文献 548

种子植物科、属拉丁名索引 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