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言 1
总裁笔记:中国私人资本人格 3
引论:重返童年的中国私人资本 3
一 辉煌背后的人文逻辑 3
二 童年的印记 7
图引-1 宏观经济运行曲线 13
图表目录 13
图引-2 中国民(私)有资本运行曲线 14
图引-3 角色地位与价值观阶梯变化 17
三 返老还童 18
表引-1 1949年与1999年个体私有经济比重对比 20
本篇小结 22
第一章 社会生态环境 25
第一节 传统生态环境 25
第一篇 当代私人资本的生态环境 25
第一篇 第一章 25
一 “官主民附”千年一制 26
图Ⅰ-1-1 秦以降官民商经济比重 26
二 从孙中山、蒋介石到毛泽东 27
第二节 现实生态环境 28
一 大时代:“百年中兴” 29
二 一国多制:倾斜的天平 39
第二章 体制生态环境 50
第一篇 第二章 50
第一节 私人资本企业的体制个性 51
一 初级市场属性和“三只手调节” 51
二 无可奈何的依附性 52
三 “高风险低安全高动力”机制 54
四 百年千岁的家族制 56
五 经营者人格决定企业命运 61
第二节 企业“生理需求”与体制“供给” 62
一 企业体制的“生理”基础 63
图Ⅰ-2-1 企业生理阶段 67
表Ⅰ-2-1 体制需求及体制供给 67
二 企业体制“供给” 75
三 案例证析 83
本篇小结 89
第二篇 第一章 94
一 无处不在的老板的“影子人格” 94
第一节 企业人格化 94
第一章 从现实与历史中感悟的“人格” 94
第二篇 当代中国私人资本人格 94
二 决定企业命运的“第一资源” 99
图Ⅱ-1-1 组织人格化过程 102
三 从经营者人格转化为“企业人格” 102
表Ⅱ-1-1 经营者人格与企业人格对应关系 104
表Ⅱ-1-2 企业人格对照 105
第二节 历史人格化 107
一 谁主历史浮沉 108
二 我的“人格史观” 110
图Ⅱ-1-2 人格与历史生成关系 111
第三节 国家人格化 122
一 中国的毛之人格 122
二 中国的邓之人格 128
第二篇 第二章 132
第二章 理性认知的人格 132
第一节 人格构成 132
一 基础人格与价值人格 132
图Ⅱ-2-1 个性人格结构 134
二 基础人格 135
图Ⅱ-2-2 经营者人格结构 135
表Ⅱ-2-2 气质特征 136
表Ⅱ-2-1 《黄帝内经》对气质的分类 136
表Ⅱ-2-3 刘劭关于性格的分类 138
表Ⅱ-2-4 性格类型特征 138
图Ⅱ-2-3 职级能力结构 139
表Ⅱ-2-5 职级能力结构 140
表Ⅱ-2-6 基础人格分类 142
三 价值人格 150
表Ⅱ-2-7 终极价值观和工具价值观 152
表Ⅱ-2-8 价值人格类型 158
四 人格系统组合 162
图Ⅱ-2-4 人格系统结构 163
表Ⅱ-2-9 人格类型模块 164
第二节 人格品质评价 167
一 人格社会品质 167
二 人格品质评价 172
图Ⅱ-2-5 人格品质类型结构(一) 181
表Ⅱ-2-10 人格品质类型结构(二) 181
第三节 人格与文明的选择 185
一 “三度失真”与3个“人格世界” 185
二 人格与社会 187
图Ⅱ-2-6 个性—政治关系 187
图Ⅱ-2-7 人格—社会关系 188
三 人格文明与制度文明 197
四 人格民主与“制度幼稚病” 202
第三章 当代私人资本人格特质与品质 206
第二篇 第三章 206
一 自然选择的气质 207
第一节 当代私人资本的基础人格 207
表Ⅱ-3-1 国企、私企经营管理者气质结构比较 208
图Ⅱ-3-1 五类群体气质结构 212
二 自然选择的性格 221
表Ⅱ-3-2 私企、国企经营管理者性格结构比较 222
三 自然选择的能力 228
表Ⅱ-3-3 私企经营者群体能力排序 228
表Ⅱ-3-4 私企经营者能力结构与类型 229
四 当代私人资本的主体基础人格 231
表Ⅱ-3-5 私企经营者基础人格结构 232
第二节 当代私人资本的价值人格 232
表Ⅱ-3-6 私企经营者价值人格类型 233
一 四大龄族的价值人格 233
二 以“权利”为核心的主体价值人格 235
三 折射时代之光的价值人格 238
第三节 当代私人资本的主体人格 242
一 四类人格模块与主体人格 242
表Ⅱ-3-7 经营者群体人格类型模块 242
表Ⅱ-3-8 第一代私人资本主体人格类型结构 244
二 当代私人资本人格系统模型 244
图Ⅱ-3-2 人格系统理论模型 245
图Ⅱ-3-3 第一代私人资本人格系统模型 246
一 私人资本主体人格特征 247
第四节 当代私人资本主体人格特征与品质评价 247
图Ⅱ-3-4 第一代私人资本主体人格模型 247
二 私人资本人格品质与结构类型评价 260
图Ⅱ-3-5 第一代私人资本人格品质结构 263
一 扬善抑恶:文明与管理的人格本质 265
第一节 私人资本经营管理的人格本质 265
第四章 当代私人资本人格的社会实现与价值追求 265
第二篇 第四章 265
二 资本经营者与社会主导者的历史责任 269
一 选择整合创造——私人资本人格的第一职业功能 271
第二节 私人资本人格的职业功能实现 271
二 借势乘势——选择整合创造的关键 275
三 私人资本人格职业功能实现的必要条件 278
四 私人资本人格职业功能角色的选择 281
一 不可忽视的“资本公正” 283
第三节 “资本公正”:当代私人资本人格的价值追求 283
二 宏观社会资本结构层面的“资本公正” 286
表Ⅱ-4-1 拉美国家经济金融危机影响程度 290
三 始自斯密时代的资本产权不公正 290
表Ⅱ-4-2 中国CEO去向选择(一) 298
表Ⅱ-4-3 中国CEO去向选择(二) 299
四 更具本质意义的“劳资公正”难题 312
第二篇 第五章 319
第五章 当代私人资本人格的自我认知与优化 319
第一节 人格的自我认知 319
一 自我认知:自我优化与超越的前提 319
二 认知自我人格 323
表Ⅱ-5-1 职能角色授重要素(基础人格)特质类型供求关系 326
图Ⅱ-5-1 职级角色授重要素(性格)特质类型供求关系 327
表Ⅱ-5-2 任务(项目)授重要素特质类型供求关系 327
表Ⅱ-5-3 “生理”阶段授重要素特质类型供求关系 329
第二节 人格的自我优化与超越 331
一 调整人格需求 332
二 调整人格供给 334
图Ⅱ-5-2 血型婚姻关系 337
表Ⅱ-5-4 协同人格组合关系 338
图Ⅱ-5-3 异质互补型团队人格合理结构 342
三 塑造“第三种资本人格” 343
本篇小结 345
第一节 中国私人资本未来生态环境的历史选择 351
第三篇 中国私人资本的未来与人格 351
第三篇 第一节 351
一 未来生态环境选择的逻辑 352
图Ⅲ-1-1 私人资本制度文化环境升成程序 353
二 中国私人资本未来生态环境的选择与回应 363
第二节 人格传承 370
一 共同的使命:共建两种文明人格 370
二 明天:第二代与第三代 372
三 格物以致明德 373
本篇小结 374
参考文献 377
跋 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