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钟官铸钱遗址》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姜宝莲,秦建明主编;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030136225
  • 页数:372 页
图书介绍:汉代钟官铸钱遗址是目前中国发现的一处规模最大的古代铸币遗址。本书是对这一遗址的较为全面的考古调查报告。其中有遗迹、迹物的考古资料,也有对这些资料进行的研究。这一遗址为汉代上林三官之一的钟官铸币遗址,在中国古代历史、科技史上占据有重要的地位。

第一章 概况 1

第一节 地理环境 1

图1-1 锺官铸钱遗址位置示意图 2

英文提要……………………………………………………………… 2

插图目录 2

第二节 遗址区的地理环境 3

图1-2 遗址地理位置示意图 3

第三节 历史沿革与环境变迁 4

第二章 地层与遗迹分布 8

一、遗址的分区 9

第一节 遗址分区与地层 9

图2-1 遗址中心区及周围钱范出土点分布示意图 9

图2-2 遗址分区图 10

二、利用地形图与航空照片等现代地理环境信息资料 11

三、地层结构 12

图2-3 遗址区航片判图 12

图2-4 遗址区域地形测量图 13

图2-6 遗址区域东西断面图 15

图2-5 遗址区域南北断面图 15

图2-7 A区北部地层剖面图 16

图2-8 A区南部地层剖面图 16

图2-9 A区中部地层剖面图 17

图2-10 B区地层剖面图 19

第二节 各区重要遗迹遗物的分布 20

一、A、B区陶范,范坑与冶铸遗物分布与堆积 21

图2-11 水井平面图 23

图2-12 残墙平、剖面图 24

二、C区遗迹分布 25

图2-13 Y2平、剖面图 27

第三节 磁力考古探测情况 28

三、D区遗迹分布 28

图2-14 重要遗迹、遗物分布示意图 29

图2-15 在遗址区进行磁测工作 30

图2-16 A、B区磁测范围分布图 32

图2-18 A区磁测遗迹分析图 33

图2-17 遗址A区磁测影像图 33

图2-19 B区磁测影像图 34

一、西汉时期的五铢钱范 35

第一节 钱范 35

第三章 出土遗物 35

图3-1 A型Ⅰ式五铢范母(标本098) 36

图3-2 A型Ⅰ式五铢范母(标本131) 37

图3-3 A型Ⅰ式五铢范母(标本131) 38

图3-4 A型Ⅰ式五铢范母(标本133) 38

图3-5 A型Ⅰ式五铢范母(标本145) 39

图3-6 A型Ⅰ式五铢范母(标本145) 40

图3-7 A型Ⅰ式五铢范母(标本285) 41

图3-8 A型Ⅰ式五铢范母(标本336) 42

图3-10 A型Ⅰ式五铢范母(标本368) 43

图3-9 A型Ⅰ式五铢范母(标本336) 43

图3-11 A型Ⅰ式五铢范母(标本372) 44

图3-12A A型Ⅱ式五铢范母(标本154) 44

图3-12B A型Ⅱ式五铢范母(标本096) 45

图3-13 A型Ⅱ式五铢范母(标本330) 46

图3-14 B型小五铢范母(标本149) 46

图3-15 A型Ⅰ式五铢背范(标本106) 49

图3-16 A型Ⅰ式五铢背范(标本135) 50

图3-17 A型Ⅰ式五铢背范(标本188) 51

图3-18 A型Ⅱ式五铢背范(标本087) 53

图3-19 A型Ⅱ式五铢背范(标本129) 54

图3-20 A型Ⅱ式五铢背范(标本132) 55

图3-21 A型Ⅱ式五铢背范(标本202) 56

图3-22 A型Ⅱ式五铢背范(标本228) 57

图3-23 A型Ⅱ式五铢背范(标本239) 59

图3-24 带钱模外廓痕背范(标本243) 60

图3-25 带钱模外廓痕背范(标本243) 61

图3-26 B型小五铢背范(标本156) 62

图3-27 B型小五铢背范(标本194) 63

图3-28 铸铜范的陶背范(标本195) 69

图3-29 铸铜范的陶背范(标本301) 69

二、新莽时期钱范 70

图3-30 一刀平五千铜范(标本HX001) 71

图3-31 一刀平五千范母(标本139) 72

图3-32 一刀平五千范母(标本313) 73

图3-33 一刀平五千范母(标本371) 73

图3-34 一刀平五千范母(标本374) 74

图3-35 契刀五百范母(标本322) 74

图3-36 契刀五百范母(标本369) 75

图3-37 契刀五百范母(标本369) 76

图3-38 契刀五百范母(标本371) 77

图3-39 刀币背范(标本060) 78

图3-40 刀币背范(标本061) 79

图3-41 刀币背范(标本062) 80

图3-42 刀币背范(标本259) 81

图3-43 刀币背范(标本259) 82

图3-44 小泉直一范母(标本072) 83

图3-45 小泉直一范母(标本251) 84

图3-46 小泉直一范母(标本251) 84

图3-47 小泉直一范母(标本325) 85

图3-48 小泉直一范母(标本325) 86

图3-49 小泉直一背范(标本085) 87

图3-50 小泉直一背范(标本088) 88

图3-51 小泉直一背范(标本095) 89

图3-52 幼泉二十范母(标本141) 90

图3-53 幼泉二十范母(标本295) 90

图3-55 中泉三十范母(标本140) 91

图3-56 中泉三十范母(标本170) 91

图3-54 幼泉二十背范(标本067) 91

图3-57 中泉三十范母(标本172) 92

图3-58 中泉三十背范(标本086) 93

图3-59 壮泉四十范母(标本115) 94

图3-60 大泉五十范母(标本074) 94

图3-61 大泉五十范母(标本075) 95

图3-62 大泉五十范母(标本076) 95

图3-63 大泉五十范母(标本079) 96

图3-64 大泉五十范母(标本079) 97

图3-65 大泉五十范母(标本174) 98

图3-66 大泉五十范母(标本153) 99

图3-67 大泉五十范母(标本153) 100

图3-68 大泉五十范母(标本266) 100

图3-69 大泉五十范母(标本370) 101

图3-70 大泉五十背范(标本071) 102

图3-71 小布一百范母(标本284) 104

图3-72 幺布二百范母(标本289) 105

图3-73 幺布二百范母(标本289) 106

图3-74 幼布三百范母(标本196) 107

图3-75 幼布三百背范(标本144) 107

图3-76 次布九百范母(标本066) 108

图3-77 次布九百范母(标本296) 109

图3-79 次布九百背范(标本064) 110

图3-78 次布九百范母(标本297) 110

图3-80 大布黄千背范(标本065) 111

图3-81 大布黄千背范(标本084) 112

图3-83 文字范头(标本097) 113

图3-82 货布范(标本150) 113

图3-84 叠铸工艺铸铜母范背范(标本292) 114

图3 85 铸铜母范背范(标本292) 115

图3-86 铸铜母范背范(标本HX002) 115

三、其他陶范 120

图3-87 钱形器陶范(标本111) 121

图3-88 钱形器陶范(标本290) 122

图3-89 钱形器陶范(标本290) 123

图3-91 环形器陶范(标本191) 124

图3-90 环形器陶范(标本331) 124

图3-92 W形器范(标本300) 125

图3-93 椭圆形器陶范(标本112) 125

图3-94 器物范(标本124) 126

图3-95 器物陶范(标本294) 127

图3-97 器物陶范(标本110) 128

图3-96 器物陶范(标本375) 128

图3-98 器物陶范(标本373) 129

图3-99 文字范头(标本152) 129

图3-100 文字范头(标本321) 129

第二节 钱币 130

图3-101 文字范头(标本327) 130

图3-102 遗址出土半两、五铢钱币 131

图3-103 遗址出土钱币 132

第三节 铸钱有关的遗物 138

图3-104 鼓风管残片(标本354) 139

图3-105 小型坩埚(标本158) 140

图3-106 小型坩埚残片(标本159) 140

图3-107 大型坩埚残片(标本353) 140

图3-108 陶质浇口杯残片(标本307) 141

图3-109 陶质工具(标本160) 142

图3-110 铜质小工具(标本161) 142

图3-111 窑垫(标本162) 143

图3-112 尖头铁铲(标本116) 144

图3-113 铁器 144

第四节 建筑遗物 144

图3-114 上林瓦当(标本001) 145

图3-115 上林瓦当 145

图3-116 千秋□□瓦当(标本029) 146

图3-117 延□益□瓦当(标本135) 146

图3-118 延□益□瓦当 147

图3-119 永奉无疆瓦当 147

图3-120 永奉无疆瓦当(标本135) 148

图3-122 朱雀云纹瓦当 149

图3-121 玄武云纹瓦当 149

图3-124 云纹瓦当 150

图3-123 云纹瓦当 150

图3-126 云纹瓦当 151

图3-125 云纹瓦当 151

图3-128 葵纹瓦当 152

图3-127 云纹瓦当 152

图3-129 筒瓦 153

图3-130 板瓦 154

图3-131 几何纹铺地方砖 155

图3-132 空心砖 156

图3-133 陶质“工”字形砖 157

图3-134 绳纹陶井圈 157

图3-135 柱础石 158

图3-136 柱础石 158

图3-137 陶盆 159

图3-138 陶罐 159

第五节 其他 159

图3-139 骨叉 160

第一节 钱范铸造工艺历史 161

第四章 锺官铸钱工艺研究 161

一、范型设计 162

第二节 合范浇铸工艺 162

图4-1 有设计线条的陶范母 163

图4-2 锺官遗址出土五铢范母显示铸范型腔 165

图4-3 刀币、圆钱混合排列范面 166

图4-4 布币、圆钱混合排列范面 166

图4-5 序布范母上显示的设计线痕 166

图4-6 中布六百范母 167

图4-7 锺官遗址出土契刀五百范复原图 168

图4-9 小泉直一定位槽复原图 169

图4-8 小泉直一范上钱模分布复原图 169

图4-10 大布黄千范母钱模排列复原图 170

图4-11 幺布二百范母复原图 170

图4-12 大泉五十范母显示的铸范型腔 171

图4-13 小泉直一范母复原示意图 172

图4-14 大泉五十范母复原示意图 173

图4-15 小布一百范面设计线 174

图4-16 一刀平五千范面设计线 174

图4-17 铸钱背范钱模设计复原图 175

二、制范原料的选择 176

三、陶范的成型和加工 177

图4-18 夹砂陶背范结构图 178

四、陶范的烧制及钱范的烘烤 180

图4-19 汉长安城陶窑结构图 181

图4-20 澄城坡头汉代铸钱遗址陶窑结构图 181

五、刻范制模 182

图4-21 有廓无穿钱模陶背范 183

图4-22 外廓有双线钱模陶背范 183

图4-23 陶背范 184

图4-24 有穿和浅廓痕陶背范 185

图4-25 陶背范显示的设计线 185

六、定位与合范 186

图4-26 甘肃环县王莽铸钱遗址出土陶范 186

一、叠范工艺的历史 187

第三节 叠范制作工艺 187

图4-27 秦都咸阳遗址区出土的半两铜范 188

图4-28 半两钱叠铸母范复原示意图 189

二、叠铸钱范的制作 190

图4-29 “货泉”铜母范 191

图4-30 大泉五十陶范片与范包 192

图4-31 西安王莽铸钱陶窑 193

一、浇铸原料 194

第四节 浇铸工艺 194

图4-32 黑龙江宁城王莽铸钱窑址 194

二、冶铸工具 196

三、铸范的固定 197

四、关于浇铸的技术问题 197

五、两种铸币工艺技术的比较 198

图4-33 合范铸钱工艺流程图 198

图4-34 叠范铸钱工艺流程图 199

一、钱币的开范修整 199

第五节 钱币的开范修整和管理 199

图4-35 钱币锉痕示意图 201

图4-36 钱币外廓锉痕显微照片 202

图4-37 内穿加工痕迹 204

二、钱币的管理 205

第六节 结语 206

一、钱范研究著述 207

第一节 钱范研究历史 207

第五章 汉代锺官铸钱——兼论上林三官铸钱遗址 207

二、我国古代利用陶范母铸钱的起源与发展 208

图5-1 秦咸阳出土的秦半两陶范母 209

图5-2 山西夏县禹王城出土钱范 211

一、古代环境与锺官铸钱关系的探讨 214

第二节 汉代锺官铸钱问题 214

图5-3 大原村汉代建筑遗址 215

二、锺官铸币的历史原因 218

三、锺官铸钱遗址的内涵 221

图5-4 五铢钱范上钱模 223

图5-5 大泉五十钱范上钱模 225

图5-6 汉代货币改制变化曲线图 228

图5-7 遗址出土五铢钱币 232

图5-8 五铢钱币重量百分比示意图 233

图5-9 遗址内出土钱范与钱币的对比 234

第三节 关于上林三官铸钱遗址 237

一、上林三官的定名 237

图5-10 汉代铸币遗址分布图 239

二、西安周围发现的汉代时期五铢钱铸钱遗址 239

图5-11 陕西澄城坡头村铸钱遗址出土五铢钱铜范 240

图5-12 高低堡铸钱遗址区的东柏梁铸钱遗址 242

图5-13 高低堡铸钱遗址出土五铢钱陶范母 242

图5-14 4行钱模陶背范 243

图5-15 6行钱模陶背范 243

图5-16 相家巷铸钱遗址出土五铢钱陶范母 245

图5-17 “官一”铭记陶范母 246

图5-19 窝头寨铸钱遗址钱范堆积层 247

图5-18 窝头寨西汉铸钱遗址 247

图5-20 窝头寨铸钱遗址出土陶背范 248

图5-21 窝头寨铸钱遗址出土钱范 249

图5-22 窝头寨铸钱遗址出土带有设计线陶范 249

三、范上铭刻研究 250

图5-23 陶范母上的铭记 253

图5-24 幺布二百陶范 255

四、关于小五铢钱的研究 256

图5-25 西安周围铸钱遗址中出土小五铢钱范母 257

图5-26 锺官铸钱遗址出土的小五铢钱币 257

五、钱形器范与钱形器 258

图5-27 西安高低堡铸钱遗址区(东柏梁)出土钱形器和钱形器陶范 259

图5-28 甘肃的环县城子岗铸钱遗址出土钱形器陶范 260

六、锺官铸币与汉代经济 261

图5-29 钱形器用法示意图 261

七、锺官铸钱遗址的考古学意义 263

第六章 王莽货币改制与锺官铸钱 265

第一节 王莽货币改制的分期 265

图6-1 幺泉一十陶范母 273

图6-2 幼泉二十陶范母 273

图6-3 中泉三十陶范母 273

图6-4 壮泉四十陶范母 274

图6-6 幺布二百陶范母 274

图6-5 小布一百陶范母 274

图6-7 幼布三百陶范母 275

图6-8 序布四百陶范母 275

图6-9 差布五百陶范母 275

图6-10 中布六百陶范母 276

图6-11 壮布七百陶范母 276

图6-12 第布八百陶范母 277

图6-13 次布九百陶范母 277

图6-14 大布黄千陶范母 278

图6-15 系列布币在同一陶范母上 279

图6-16 货布铜范母及背面的“母”字 281

第二节 货币改制与锺官 282

图6-17 货泉铸范母陶范 283

第七章 陶范和钱币的测试分析及科学保护 284

第一节 陶范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 284

一、样品及分析方法 284

二、分析结果及讨论 284

图7-1 白墡土的X射线衍射分析图谱 286

图7-2 陶范细泥层的X射线分析图谱 286

第二节 陶范结构的镜下分析 287

图7-3 陶范材料结构显微照片 289

图7-4 钱范表面黑色土样的X射线衍射分析图谱 289

第三节 钱币的电镜能谱分析 290

图7-6 五铢钱(编号5-3)的SEM-EDAX图谱 291

图7-5 铜、铅、锡配比数值范围图 291

第四节 陶质钱范加固保护 292

图7-7 五铢钱(编号5-4)的SEM-EDAX图谱 292

图7-8 陶范的加固保护过程 295

图7-9 抗压强度(左)和抗钻强度(右)随含氟聚合物浓度的变化情况 296

图7-10 经保护和加固后的陶范 297

附录 298

附录一 发现于锺官铸钱遗址区内的墓志资料 298

附录二 史书记载的有关文献 302

附录三 研究论著要目 310

后记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