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疗法治百病》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温木生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01947258
  • 页数:389 页
图书介绍:

上篇 总论 3

第一章 耳穴贴压疗法的源流与发展 3

目录 3

第二章 耳穴贴压疗法的治疗机制 7

第一节 经络学说 7

第二节 脏腑学说 9

第三节 神经学说 11

第四节 神经体液学说 13

第五节 全息生物学说 15

第三章 耳郭解剖 18

一、形态 18

二、结构 20

三、标志点、线及分区 21

第一节 概述 25

一、命名 25

第四章 耳穴概论 25

二、分类 28

三、分布规律 29

第二节 常用耳穴 30

一、标准耳穴 30

二、主要参考耳穴 43

第一节 视诊法 58

一、操作方法 58

第五章 耳郭诊断方法 58

二、阳性反应点的类型和意义 59

三、阳性反应规律 61

四、注意事项 61

第二节 触诊法 62

一、耳穴压痛法 62

二、耳穴探触法 64

三、耳穴扪诊法 65

一、耳穴电探测仪的种类 66

第三节 电探测法 66

二、操作方法 67

三、反应规律及意义 68

四、注意事项 68

第四节 染色法 69

一、染色液的配制 69

二、操作方法 69

三、注意事项 69

第五节 阳性耳穴综合分析 70

一、分析步骤 70

二、分析方法 70

第六章 耳穴贴压疗法的特点 72

一、以丸代针,刺激持久 72

二、疗效可靠,应用广泛 72

四、易学易懂,简单便捷 73

五、经济实用,不良反应小 73

三、取材方便,易于推广 73

第七章 耳穴贴压疗法的取穴和配穴 75

第一节 取穴 75

一、按对应部位取穴 75

二、按脏腑辨证取穴 76

三、按经络理论取穴 76

四、按现代医学理论取穴 77

五、按临床经验取穴 77

第二节 配穴 77

一、对应配穴 78

二、局部与整体结合配穴 78

三、中西医结合配穴 78

第三节 耳穴配伍方案 79

一、现代医学类 79

二、中医辨证类 83

一、中药类 87

第八章 耳穴贴压疗法材料与方法 87

第一节 材料 87

二、中成药类 89

三、蔬菜、粮食种子类 90

四、其他类 90

五、贴压材料与疗效的关系 91

第二节 材料的准备 92

一、压丸的准备 92

二、贴压板的制作 92

三、其他材料 93

第三节 治疗方法 93

一、耳穴的选择 93

二、探寻敏感点 94

三、消毒与按摩 94

四、贴压耳穴 94

六、手法的补泻和刺激量 95

五、施压手法 95

七、施压方向 96

八、压耳频率和疗程 97

第九章 耳穴贴压疗法的反应 98

第一节 正常反应 98

一、耳郭反应 98

二、患部反应 99

三、循经反应 99

四、全身反应 99

五、快速反应 100

六、连锁反应 100

七、延续反应 100

第二节 异常反应 100

一、迟缓反应 100

四、逆效反应 101

三、迟钝反应 101

二、耐受反应 101

第三节 异常情况及处理 102

一、晕厥 102

二、异常感觉 102

三、皮肤损伤 103

四、皮肤过敏 103

第四节 常见负效应举例 104

第十章 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107

一、适应证 107

二、禁忌证 108

三、注意事项 109

下篇 各论 113

第十一章 传染性疾病 113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 113

第二节 腮腺炎 115

第三节 肺结核 117

第四节 病毒性肝炎 119

第五节 细菌性痢疾 122

第十二章 内科疾病 125

第一节 呼吸疾病 125

一、支气管炎 125

二、支气管哮喘 128

第二节 心血管及血液系统疾病 130

一、冠心病 130

二、心律失常 132

三、心肌炎后遗症 134

四、高血压 136

五、低血压 139

六、雷诺病 141

七、高脂血症 142

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44

一、膈肌痉挛 145

第三节 消化系统疾病 145

二、胃炎 147

三、消化性溃疡 149

四、胃下垂 151

五、胃肠神经官能症 153

六、肠炎 155

七、慢性结肠炎 157

八、功能性消化不良 159

九、肠激惹综合征 161

十、慢性腹泻 163

十一、便秘 165

第四节 神经疾病 167

一、眶上神经痛 167

二、面神经麻痹 169

三、面肌抽搐 171

四、卒中后遗症 173

五、头痛 175

六、血管神经性头痛 178

七、三叉神经痛 180

八、眩晕 181

九、肋间神经痛 183

十、坐骨神经痛 185

第五节 精神疾病 187

一、失眠 187

二、神经衰弱 190

三、精神分裂症 192

第六节 泌尿生殖疾病 194

一、阳痿 194

二、遗精 196

第七节 内分泌代谢疾病 197

一、糖尿病 197

二、单纯性肥胖症 200

第十三章 外科 203

第一节 骨科疾病 203

一、颈椎病 203

二、落枕 205

三、肩周炎 207

四、腰扭伤 210

五、腰肌劳损 211

六、膝关节炎 213

七、类风湿关节炎 215

八、足跟痛 217

第二节 普通外科疾病 218

一、食管炎 218

二、胆囊炎 220

三、胆石症 222

四、胆绞痛 225

五、疖、痈 227

六、痔 228

七、术后疼痛 231

第三节 泌尿外科疾病 233

一、泌尿系结石 233

二、肾绞痛 235

三、慢性前列腺炎 237

第十四章 妇科疾病 239

一、功能性子宫出血 239

二、月经不调 241

三、痛经 243

四、闭经 246

五、子宫脱垂 248

六、带下病 249

七、慢性盆腔炎 251

八、不孕症 253

九、乳腺增生 254

十、急性乳腺炎 256

十一、更年期综合征 258

十二、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261

十三、妊娠剧吐 264

十四、胎位异常 265

十五、终止妊娠 267

十六、产后尿潴留 270

十七、乳汁不足(附:回乳) 272

十八、外阴营养不良 274

第十五章 儿科疾病 277

一、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277

二、小儿支气管炎 279

三、小儿哮喘 280

四、小儿发热 282

五、小儿目眨 284

六、小儿厌食 285

七、小儿腹泻 287

八、小儿蛔虫症 289

九、小儿神经性尿频 290

十、小儿遗尿症 292

十一、小儿脑瘫 294

十二、儿童智力低下 296

十三、抽动—秽语综合征 298

十四、儿童多动症 300

第十六章 皮肤科疾病 303

一、银屑病 303

二、荨麻疹 304

三、皮肤瘙痒症 307

四、疣 309

五、接触性皮炎 312

六、白癜风 313

七、痤疮 315

八、黄褐斑 317

九、雀斑 320

十、酒渣鼻 321

第十七章 五官科疾病 324

第一节 睑腺炎 324

第二节 急性结膜炎 326

第三节 弱视 328

第四节 视神经炎 329

第五节 视神经萎缩 330

第六节 近视 332

第七节 色觉障碍 334

第八节 白内障 335

第九节 斜视 337

第十节 过敏性鼻炎 339

第十一节 慢性鼻炎 341

第十二节 鼻出血 343

第十三节 内耳眩晕症 345

第十四节 耳鸣耳聋 347

第十五节 失声 349

第十六节 扁桃体炎 351

第十七节 慢性咽炎 353

第十八节 咽异感症 355

第十九节 牙痛 356

第二十节 口腔溃疡 358

第二十一节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360

第十八章 其他 363

第一节 化疗反应 363

第二节 竞技综合征 365

第三节 输液(血)反应 368

第四节 晕动症 369

第五节 戒毒 371

第六节 戒烟 373

第七节 戒酒 375

附 耳穴图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