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中医美容学基础 3
第一章 中医美容学概述 3
目录 3
第二章 中医美容发展简史 5
第一节 中国修饰美容简史 5
第二节 中医美容简史 7
一、中医美容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7
二、中医美容的临床应用与发展 12
三、中医美容学科的建立 18
第一节 皮肤的结构与理化成分分析 20
一、皮肤的构造 20
第三章 皮肤与美容的关系 20
二、皮肤理化成分的分析 25
第二节 皮肤的生理功能 26
一、保护作用 27
二、调节体温 27
三、分泌、排泄作用 27
四、吸收作用 28
五、感觉作用 29
六、新陈代谢 29
七、免疫作用 30
八、美容作用 30
二、中医美学理论基础 31
一、中医美学概念 31
第一节 中医美学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第四章 中医基本美学思想 31
第二节 中医基本美学思想的特征 32
一、“天人合一”——整体之美 33
二、阴阳消长——平衡之美 35
三、五行生克——协调之美 36
四、阳刚阴柔——和谐之美 37
五、温柔敦厚——中和之美 38
六、先质后文——自然之美 38
七、形神统一——神形俱美 39
八、四诊合参——辨证之美 39
第三节 中医美学范畴 40
九、组方法则——协同之美 40
一、精气 41
二、形神 42
三、意象 43
四、尽善 43
五、合和 44
第四节 中医人体审美 45
一、人体审美的内容 45
二、古代人体审美观 48
三、中医人体审美方法 48
第五章 阴阳五行学说 51
第一节 阴阳学说 51
一、阴阳学说的概念与基本内容 51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美容学中的运用 52
一、五行学说的概念与基本内容 53
第二节 五行学说 53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美容学中的运用 55
第六章 脏象学说 57
第一节 五脏 57
一、心 57
二、肺 58
三、脾 59
四、肝 59
五、肾 60
一、胆 61
二、胃 61
第二节 六腑 61
三、小肠 62
四、大肠 62
五、膀胱 62
六、三焦 62
第三节 奇恒之腑 63
一、脑 63
二、女子胞 63
第四节 脏象学说在中医美容学中的运用 63
一、面部色泽与脏腑 63
二、毛发、皮肤、爪甲、肢体与脏腑 64
三、五官与脏腑 64
三、气的生理功能 66
二、气的生成 66
第七章 气、血、津液 66
一、气的概念 66
第一节 气 66
第二节 血 67
一、血的概念 67
二、血的生成 68
三、血的生理功能 68
四、血的运行 68
第三节 津液 69
一、津液的概念 69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69
一、气和血的关系 70
第四节 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70
三、津液的功能 70
二、气和津液的关系 71
三、血和津液的关系 71
第五节 气血津液在中医美容学中的运用 72
一、气与美容 72
二、血与美容 72
三、津液与美容 73
第八章 经络 74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组成与功能 74
第二节 十二经脉 74
六、手太阳小肠经 75
五、手少阳三焦经 75
七、足阳明胃经 75
二、手厥阴心包经 75
三、手少阴心经 75
一、手太阴肺经 75
四、手阳明大肠经 75
八、足少阳胆经 76
九、足太阳膀胱经 76
十、足太阴脾经 76
十一、足厥阴肝经 76
十二、足少阴肾经 76
第三节 督脉任脉 85
一、督脉 85
二、分布规律 86
一、阐明病理变化 86
第五节 经络学说在中医美容学中的运用 86
第四节 经络循行和分布规律 86
一、走向和交接规律 86
二、任脉 86
二、指导辨证归经 87
三、指导临床治疗 87
第九章 腧穴 88
第一节 腧穴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88
一、腧穴的概念 88
二、腧穴的分类 88
三、腧穴的作用及主治规律 89
一、骨度分寸取穴法 90
第二节 腧穴定位的基本方法 90
二、自然标志定位法 91
三、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92
第三节 美容腧穴 93
一、手太阴肺经穴 93
二、手阳明大肠经穴 94
三、足阳明胃经穴 95
四、足太阴脾经穴 97
五、手少阴心经穴 98
六、手太阳小肠经穴 99
七、足太阳膀胱经穴 99
八、足少阴肾经穴 100
九、手厥阴心包经穴 101
十、手少阳三焦经穴 102
十一、足少阳胆经穴 102
十二、足厥阴肝经穴 103
十三、督脉经穴 104
十四、任脉经穴 105
十五、奇穴 106
第十章 中医病因学说 108
第一节 六淫 108
一、风 109
二、寒 109
三、暑 109
四、湿 109
二、怒 110
一、喜 110
三、忧 110
五、燥 110
六、火 110
第二节 七情 110
四、思 111
五、惊 111
六、悲 111
七、恐 111
第三节 虫毒 111
第四节 饮食劳逸 111
一、饮食不节 111
二、劳逸损伤 112
第五节 血瘀痰饮 112
第二节 头面、官窍的美容辨证 113
一、头面 113
第十一章 中医美容辨证 113
第一节 神气的美容辨证 113
二、眼睛 115
三、鼻 115
四、口唇、齿龈 116
五、耳 117
第三节 皮肤的美容辨证 117
一、皮肤性质的辨证 117
二、常见皮损的美容辨证 118
一、毛发 123
第四节 毛发爪甲的美容辨证 123
二、爪甲 124
第五节 气味的美容辨证 126
一、口臭 126
二、体臭 126
第六节 体质的美容辨证 127
一、正常质 127
二、阴虚质 127
三、阳虚质 127
四、痰湿质 127
第七节 体形的美容辨证 128
一、肥胖 128
六、气虚质 128
七、瘀血质 128
五、湿热质 128
二、消瘦 129
第八节 气质的美容辨证 129
一、太阳之人 130
二、少阳之人 130
三、太阴之人 130
四、少阴之人 130
五、阴阳平和之人 130
一、毫针的构造、规格和保藏 133
第一节 针刺美容法 133
二、针刺练习 133
中篇 中医美容技术与方法 133
第一章 中医美容针灸、拔罐技术 133
三、针刺前的准备 134
四、毫针刺法 134
五、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137
六、针刺注意事项 139
七、针刺美容的常用方法 140
八、针刺治疗的美容作用 142
第二节 灸治美容法 143
一、常用灸法 143
二、灸法的作用 144
第三节 耳穴美容法 145
三、注意事项 145
一、耳穴美容法简介 146
二、耳廓的解剖结构 146
三、耳穴的全息分布和原理 147
四、耳穴美容法的穴位 147
五、耳穴的视诊与辨证 153
六、耳穴美容法的工具和手法 154
七、耳穴法的强度和力度 155
第四节 拔罐美容法 156
一、火罐种类 156
二、操作方法 156
三、拔罐美容常用穴位和经络 157
四、注意事项 158
第二章 面部刮痧美容技术 159
第一节 痧、刮痧及其原理 159
一、痧的含义 159
二、传统刮痧与现代刮痧的异同 160
三、刮痧的作用原理 160
第二节 刮痧美容常用器具 161
第三节 面部刮痧的手法、程序和经穴 163
第三章 推拿美容技术 166
第一节 推拿美容的作用 166
一、平衡阴阳,调整脏腑气血功能 166
二、疏通经络,活血化瘀 166
一、中医按摩美容常用手法 167
第二节 保健按摩美容法 167
二、中医按摩美容诸法 168
三、美容按摩注意事项 176
第四章 倒模面膜美容技术 177
第一节 作用原理 177
一、蒸气美容的作用原理 177
二、倒模面膜的作用原理 178
第二节 倒模面膜的种类 178
一、硬模 178
二、软膜 179
三、面膜 179
四、中草药面膜 179
五、其它类型面膜 180
一、硬模 181
第三节 倒模面膜美容术操作过程 181
二、软膜 182
三、面膜 182
第五章 中药美容 185
第一节 美容中药 185
一、中药的美容作用 185
二、中药美容的现代研究 187
三、美容中药 190
第二节 美容方剂 295
一、润肤增白类 295
二、悦容增颜类 296
三、驻颜抗皱类 297
四、生发乌发类 299
五、减肥瘦身类 300
六、香口除臭类 301
七、洁齿固齿类 302
八、消斑去黑类 303
九、疗痤除皶类 305
十、祛风除湿,清热解毒类 307
十一、消瘢除痣类 309
第三节 美容中药临床运用法 310
一、美容中药内治法 310
二、美容中药外治法 312
三、药物配伍和组方原则 320
四、美容常用剂型和用法 321
第一节 食膳美容的概念 325
第六章 食膳美容 325
第二节 食膳美容的原理 326
第三节 食膳美容的治疗法则 327
一、祛风法 327
二、清热法 328
三、祛湿法 328
四、化痰法 328
五、化瘀法 328
六、补益法 328
七、理气法 329
第四节 常用美容食物 330
一、果品类 330
二、蔬菜类 334
三、肉、蛋、乳类 340
四、造酿类 343
五、谷物类 345
第五节 常用美容食膳 347
一、润肤白面类 347
二、悦容增颜类 347
三、驻颜去皱类 351
四、祛除面斑类 353
五、治疗粉刺类 355
六、疗酒皶鼻类 356
七、去扁平疣类 356
八、消瘢痕疙瘩、黑痣类 356
九、减肥轻身类 357
第一节 芳香疗法的作用原理 359
第七章 植物芳香美容疗法 359
第二节 芳香疗法的成分 360
一、香精质油 360
二、干燥香花 363
第三节 芳香疗法的运用 364
一、氤氲法 364
二、适用证 364
三、注意事项 365
第四节 芳香疗法的按摩技术 365
一、按摩环境 365
二、按摩手法 366
第二节 沐浴健身美容 369
第一节 练功健身美容 369
第八章 其它美容方法 369
第三节 娱乐健身美容 370
一、音乐健身美容 370
二、色彩健身美容 371
三、舞蹈健身美容 371
四、弈棋健身美容 371
下篇 中医美容临床 375
第一章 美容治疗 375
第一节 色素类损美性皮肤病 375
一、黄褐斑 375
二、颞颧部点状色素斑 381
三、黑变病 383
四、色素沉着症 385
五、雀斑 388
六、白癜风 391
第二节 皮肤附属器、血管类损美性疾病 395
一、痤疮 395
二、酒皶鼻 400
三、皮脂溢出症 402
四、脂溢性皮炎 405
五、脂溢性脱发 407
六、斑秃 409
七、妇女多毛症 413
八、青少年白发 415
九、臭汗症 417
十、毛细血管扩张 420
第三节 变态反应类损美性皮肤病 422
一、化妆品皮炎 422
二、月经疹 424
三、激素依赖性皮炎 425
四、面部接触性皮炎 427
第四节 物理、职业和代谢类损美性皮肤病 430
一、手足皲裂 430
二、冻疮 432
三、晒斑 434
四、植物一日光性皮炎 436
五、泥螺一日光性皮炎 438
一、扁平疣 439
第五节 病毒、细菌、真菌、虫积类损美性皮肤病 439
二、单纯性疱疹 442
三、面部疖、痈(颜面疔) 444
四、颜面丹毒 447
五、手癣 448
六、甲癣 450
七、白色糠疹 451
第六节 皮肤良性肿瘤类损美性疾病 453
一、汗管瘤 453
二、睑黄瘤 454
三、粟丘疹 455
四、疤痕疙瘩 455
五、色素痣 457
六、血管瘤 458
七、脂溢性角化病 460
第七节 口腔、黏膜类损美性疾病 461
一、剥脱性唇炎 461
二、口周皮炎 464
三、口臭 465
四、牙齿黄黑 467
第八节 眼科损美性疾病 468
一、黑眼圈 468
二、眼袋 471
三、单睑 473
四、上睑下垂 474
五、睑腺炎 475
一、单纯性肥胖 479
第九节 内科损美性疾病 479
二、消瘦 485
第十节 神经科损美性疾病 487
一、面神经麻痹 487
二、面肌痉挛 490
第二章 美容保健 493
第一节 皮肤美容 493
一、驻颜悦色 493
二、抗衰除皱 498
三、润肤白面 504
四、洁肤香身 509
一、润唇艳唇 511
第二节 口齿美容 511
二、美齿香口 515
第三节 眼部美容 521
美眼明目 521
第四节 头发美容 526
一、秀发乌发 526
二、生发固发 530
第五节 肢体美容 534
护手美指 534
第六节 形体美容 538
一、健胸丰乳 538
二、健身美体 542
参考文献 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