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导论 1
单元一 课程:教育的心脏 1
主体部分 1
主题1:什么是课程 1
目录 1
主题2:课程是教育的心脏 5
主题3:课程的八个基本方面 5
主题4:课程领域的18个核心问题 9
培训建议 11
研究性学习部分 11
单元二 总体课程目标的反思与重建 12
主体部分 12
主题1:总体课程目标与素质教育观念 12
主题2:地方一级的总体课程目标 14
主题3:学校一级的总体课程目标 15
案例部分 16
研究性学习部分 16
培训建议 17
主题1:可资利用的学习领域 18
主体部分 18
单元三 总体课程内容的反思与重建 18
主题2:各学习领域的教育价值 19
主题3:各学习领域的比较教育价值 21
案例部分 23
研究性学习部分 27
培训建议 29
单元四 总体课程组织的反思与重建 30
主体部分 30
主题1:总体课程的组织方式 30
主题3:课时的分配 31
主题2:总体课程的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31
案例部分 33
研究性学习部分 36
培训建议 37
单元五 科目目标的反思与重建 38
主体部分 38
主题1:科目目标的确定 38
主题2:科目目标的反思 43
主题3:在科目目标中加强人文精神,强调人文素养——提高生活质量,走向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选择 47
主题4:科目目标中的知识、技能与能力 52
案例部分 61
研究性学习部分 64
培训建议 67
单元六 科目内容的反思与重建 68
主体部分 68
主题1:科目中可供选择的学习内容:科目内容现代化问题 68
主题2:科目中各学习内容的教育价值 70
主题3:科目中各学习内容的比较价值:科目内容与科目目标的一致性 76
主题4:科目内容的总量和难度:反思与重建 78
案例部分 79
研究性学习部分 83
培训建议 86
单元七 科目组织的反思与重建 88
主体部分 88
主题1:发展心理与科目组织 88
主题2:学习心理与科目组织 90
主题3:科目内容与科目组织 91
主题4:科际联系与科目组织 93
案例部分 93
研究性学习部分 98
培训建议 100
主题1:单元目标与科目目标的一致性 101
主体部分 101
单元八 单元目标的反思与重建 101
主题2:单元目标与单元内容的一致性 102
案例部分 103
研究性学习部分 104
培训建议 105
单元九 课程中具体学习活动的反思与重建 106
主体部分 106
主题1:八类学习 106
主题2:认知策略的学习 108
主题3:信息知识学习的设计 110
主题4:问题解决学习的设计 115
案例部分 122
研究性学习部分 124
培训建议 125
单元十 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 126
主体部分 126
案例部分 143
研究性学习部分 149
培训建议 153
教师素质发展与继续教育登记档案袋 154
参考文献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