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分卷序 17世纪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和重大问题 1
第一章 笛卡尔与17世纪形而上学的奠基 1
第一节 作为概念史、论辩史和问题史的17世纪形而上学史 2
第一节 经院哲学对笛卡尔思想的影响 4
第二节 作为根据史的17世纪形而上学史 8
第三节 17世纪形而上学的重大问题 13
第二节 知识的统一性与普遍科学理想 15
一、哲学探讨与“知识之树” 16
二、方法的统一性与普遍语言构想 24
第三节 确实性的追求与怀疑法的意义 32
一、对知识的确实性的说明 32
二、普遍怀疑及其意义 43
第四节 自我的发现与实体学说 50
一、“我思故我在”新探 52
二、自我、上帝与物质 59
第五节 观念的性质、分类和意义 73
一、总论观念 74
二、观念的分类 78
三、天赋观念论及其问题 83
第二章 对笛卡尔形而上学的批判、继承与改造 93
第一节 伽桑狄对笛卡尔的批评与新伊壁鸠鲁主义 95
一、伽桑狄对笛卡尔形而上学的批评 96
二、新伊壁鸠鲁主义 103
第二节 帕斯卡与形而上学的转向 109
一、精神、科学与方法 111
二、自然、人性与上帝 126
第三节 马勒伯朗士对笛卡尔形而上学的改造 141
一、上帝、心灵与肉体 142
二、规律的层次性、因果性与偶因论 149
三、观念与对象 154
四、感觉、理智与自然判断 161
第三章 霍布斯对自然和社会的形而上学探讨 166
第一节 哲学的本质与方法 172
一、哲学的本质和目的 172
二、哲学的方法 176
三、知识的分类 179
第二节 物体与运动 181
一、时间与空间 181
二、物体与偶性 183
三、运动、变化与因果关系 185
四、生命运动与自觉运动 187
第三节 感觉、理性与激情 188
一、感觉与想象 189
二、语言与理智 191
三、激情与欲望 194
第四节 自然法、主权者和国家 197
一、关于自然状态的理解 198
二、自然权利与自然法 201
三、契约、国家和主权者的确立 206
四、主权者的权利及其职责 209
五、臣民的自由和社会经济生活 212
六、国家的解体 215
第五节 神学政治论 217
一、泛论宗教 217
二、政治与宗教的同构性 220
三、人的政治与神的政治 222
四、上帝之国与尘世之国 225
五、对《圣经》的解读 230
六、对教权的批判 233
第四章 斯宾诺莎与形而上学的改造 238
第一节 实体学说 240
一、神与自然的统一 241
二、神与实体的统一 246
三、实体与属性的分际 253
四、实体与样式 259
第二节 知识论与方法论 264
一、知识的分类 266
二、真观念学说 278
三、“真方法”理论 289
第三节 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 297
一、政治的本质与目的 298
二、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 303
三、自然权利与社会契约 308
四、民主政体与自由理念 313
第四节 追求至善的伦理学 319
一、德性理论 320
二、善恶与情感 326
三、理性与自由 330
第五节 宗教思想与《圣经》诠释学 337
一、宗教的本性、功能与限度 338
二、《圣经》诠释学思想 345
第五章 莱布尼兹与形而上学的综合 359
第一节 对实体的本性与新系统的阐述 361
一、实体的一般规定 364
二、个体性实体、差异律与连续律 374
第二节 观念、知识与真理 380
一、观念的本性与结构 381
二、知识的分类与性质 385
三、理性真理与事实真理 391
第三节 语言哲学及其构想 398
一、语言的效用与“哲学语法” 399
二、语词、观念与事物 405
三、普遍科学与普遍语言 410
第四节 神正论与道德哲学 419
一、正义与智慧 419
二、善与恶 426
三、幸福与德性 430
四、自由、自发性与必然性 434
第五节 莱布尼兹的逻辑哲学观及其历史地位 440
一、逻辑学对形而上学的意义 441
二、概念与定义理论 450
三、命题理论 456
四、推理与逻辑演算的尝试 460
第六章 从近代形而上学向古典实践哲学的返转:——维柯的新科学之路 465
第一节 维柯的思想历程与问题意识 468
第二节 实践哲学及其研究方法 477
第三节 天意、法统与帝国 496
一、《普世法权》的问题与方法 496
二、《普世法权》中法与法学的确立及演化 503
三、从君主的帝国到法学家的帝国 522
第四节 新科学:政治的与历史的维度 524
一、“新科学”概念的提出与演变 525
二、第三版《新科学》的题旨、问题与方法 530
三、第三版《新科学》的基本学说 535
四、立法智慧、政治哲学及其新神话 551
外文参考书目 561
中文参考书目 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