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教程 第2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洪渊主编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561400500
  • 页数:594 页
图书介绍: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对教材的编写和修改,需要不断充实新内容和新观念。在各学校专业调整,要求学生知识结构发生变化的前提下,本着突出“三基”和“五性”的特点,《生物化学教程》在原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更适合现在大学本专业的教与学。

目录 1

绪论 1

第一章 糖类的化学 4

第一节 概述 4

一、糖的定义 4

二、糖的分类 4

三、糖类物质的生物学功能 5

第二节 单糖的化学结构 5

一、定义及分类 5

二、单糖的旋光性与开链结构 5

三、单糖的环状结构 9

四、单糖的构象 13

第三节 单糖的理化性质 14

一、单糖的物理性质 14

二、单糖的化学性质 15

一、二糖 20

第四节 寡糖 20

二、三糖 23

第五节 多糖 23

一、同聚多糖 24

(一)淀粉 24

(二)糖原 26

(三)纤维素 26

(四)半纤维素 27

(五)其它 28

二、杂聚多糖 29

(一)肝素 29

(二)透明质酸 29

(三)硫酸软骨素 30

习题 31

第二章 脂质化学 32

第一节 油脂 32

一、油脂的存在及其生物学意义 32

二、油脂的结构 32

五、修饰成分 34

三、油脂的理化性质 35

四、油脂的鉴定 37

第二节 磷酸甘油酯 38

一、磷酸甘油酯的组成及命名 39

二、磷脂酰胆碱 40

三、磷脂酰乙醇胺及磷脂酰丝氨酸 40

四、肌醇磷脂 41

五、缩醛磷脂 41

一、固醇类 42

第三节 固醇类和萜类 42

六、神经鞘磷脂 42

第四节 其它酯类 45

一、蜡 45

二、萜类 45

二、糖脂 46

习题 47

第三章 蛋白质化学 48

第一节 蛋白质分子的组成成分 48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48

二、蛋白质的水解 49

一、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50

第二节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 50

二、非蛋白氨基酸 54

第三节 氨基酸的性质 55

一、氨基酸的光学活性和光吸收性质 55

二、氨基酸的解离和两性性质 57

三、氨基酸的化学反应 59

第四节 氨基酸的分离与测定 67

一、层析法 67

二、电泳法 70

三、氨基酸的显色反应 70

第五节 肽 71

第六节 蛋白质的分类 74

一、单纯蛋白质 74

二、结合蛋白质 75

二、蛋白质分子结构中的化学键 76

一、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 76

第七节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76

三、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 80

四、几种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86

五、多肽与蛋白质的人工合成 87

第八节 蛋白质的高级结构 93

一、蛋白质各级结构的基本概念 93

二、构型与构象 93

三、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94

四、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 97

五、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98

六、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100

七、蛋白质一级结构对高级结构的影响 100

第九节 个别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01

一、纤维状蛋白质 101

二、球状蛋白 104

三、糖蛋白 106

四、脂蛋白 107

一、同功能蛋白质中氨基酸顺序的种属差异 108

第十节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08

二、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同功能蛋白质在结构上的变化 109

三、蛋白质结构变化引起功能变化 110

四、一级结构的局部断裂与蛋白质的激活 110

五、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进化 111

第十一节 蛋白质的性质 112

一、蛋白质的两性解离和等电点 113

二、蛋白质分子的大小 115

三、蛋白质的胶体性质 117

五、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117

四、蛋白质的沉淀作用 117

六、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118

第十二节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与测定 119

一、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的一般原则 120

二、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方法 120

三、蛋白质的分析测定 124

习题 127

一、糖组分 129

第一节 核酸的组成成分 129

第四章 核酸化学 129

二、碱基 130

三、核苷 131

四、核苷酸 132

第二节 RNA的结构 135

一、RNA的类别及分布 135

二、RNA一级结构的概念 137

三、核酸的降解 137

四、RNA一级结构的研究方法 142

五、RNA一级结构的特点 146

六、RNA的高级结构 147

一、DNA的一级结构 150

第三节 DNA的结构 150

二、DNA的二级结构 155

三、DNA的三级结构 159

第四节 核酸及核苷酸的性质 161

一、溶解性 162

二、核酸及其组分的两性性质 162

三、紫外吸收 166

四、核酸的变性与复性 167

第五节 核酸及其组分的分离纯化 169

一、分离核酸的一般原则 169

二、DNA的分离纯化 169

三、RNA的分离纯化 169

四、核酸组分的分离纯化 170

一、核酸及其组分含量的测定 171

第六节 核酸的分析测定及研究方法 171

二、核酸纯度的测定 173

三、DNA的凝胶电泳 173

四、核酸的分子杂交(印迹法) 174

习题 175

第五章 酶化学 176

第一节 酶的概念 176

一、酶是生物催化剂 176

二、酶学的发展来自实践 176

三、酶的催化特性 177

第二节 酶的化学本质及组成 178

一、酶的化学本质 178

三、酶的辅因子 179

二、酶的组成 179

第三节 酶的命名及分类 181

一、习惯命名法 181

二、国际系统命名法 181

三、酶的分类 181

四、酶的系统编号 184

第四节 酶的专一性 186

一、绝对专一性 186

二、相对专一性 187

三、立体化学专一性 188

第五节 酶的分子结构与其生物学活性的关系 189

一、酶分子的结构 189

二、酶的活性中心 191

三、酶的活性与其高级结构的关系 193

四、酶原的激活 194

一、酶为什么能催化化学反应 196

第六节 酶作用的机制 196

二、酶催化化学反应的中间产物学说 197

三、决定酶作用高效率的机制 197

四、决定酶作用专一性的机制 201

第七节 酶促反应的动力学 203

一、米氏方程 203

二、米氏方程的推导 204

三、米氏常数(Km)的意义 205

四、米氏常数的求法 207

五、多底物反应 209

一、温度对酶作用的影响 212

二、pH对酶作用的影响 212

第八节 影响酶作用的因素 212

三、酶浓度对酶作用的影响 214

四、激活剂对酶作用的影响 214

五、抑制剂对酶作用的影响 214

第九节 酶活力的测定 219

一、酶活力及其测定 219

二、酶活力单位 220

三、酶的比活力 221

四、酶活性中心转换数 221

五、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221

第十节 多酶系、寡聚酶和调节酶 222

一、多酶系 222

二、寡聚酶 223

三、调节酶 225

一、同工酶 228

第十一节 同工酶与固定化酶 228

二、固定化酶 229

习题 232

第六章 维生素和辅酶 234

第一节 维生素的概念和类别 234

一、维生素的概念 234

二、维生素的命名及分类 234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及辅酶 234

一、硫胺素和脱羧辅酶 234

二、核黄素和黄素辅酶 236

三、维生素pp和辅酶Ⅰ、辅酶Ⅱ 238

四、吡哆素(维生素B6) 239

五、泛酸和辅酶A 240

六、叶酸和叶酸辅酶 241

七、生物素 242

八、维生素B12和辅酶B12 242

九、维生素C 244

第三节 脂溶性维生素 245

一、维生素A 245

二、维生素D 248

三、维生素E 249

四、维生素K 250

习题 251

第七章 激素化学 252

第一节 激素的概念和分类 252

一、激素的一般概念 252

二、动物激素的一般介绍 252

三、激素的类别 253

一、氨基酸衍生物激素 254

第二节 含氮激素 254

二、多肽及蛋白质激素 256

第三节 类固醇激素 262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 262

二、性激素 263

第四节 前列腺素 265

一、分泌部位及化学结构 265

二、生理功能 266

第五节 昆虫激素 268

一、昆虫激素的类别 268

二、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69

一、生长素 270

第六节 植物激素 270

二、赤霉素 271

三、细胞激动素 271

四、脱落酸 272

五、乙烯 272

习题 272

第八章 生物氧化 273

第一节 生物氧化的方式、特点和酶类 273

一、生物氧化中二氧化碳生成的方式 273

二、生物氧化中物质氧化的方式 274

三、生物氧化的特点 275

四、参与生物氧化的酶类 276

二、呼吸链的组成成分 279

一、呼吸链的概念 279

第二节 线粒体氧化体系 279

三、呼吸链中各组分的排列顺序 283

第三节 非线粒体氧化体系 285

一、微粒体氧化体系(加氧体系) 285

二、过氧化体氧化体系 287

三、植物细胞中的生物氧化体系 288

第四节 生物氧化过程中能量的转移和利用 289

一、生化反应中的自由能及自由能变化 290

二、氧化还原电位与自由能变化 291

三、线粒体膜结构的特点 293

四、高能磷酸键的生成机制 296

五、氧化磷酸化的机制 299

六、线粒体外的氧化磷酸化 300

七、高能磷酸键的储存和转移利用 302

八、氧化磷酸化解偶联作用和抑制作用 305

习题 306

第九章 糖代谢 308

第一节 概述 309

一、多糖及寡糖的降解 309

二、糖的吸收和运转 311

三、糖的中间代谢概况 312

第二节 糖的无氧分解 313

一、糖分解代谢的共同阶段 313

二、酵解作用 320

三、发酵 321

四、糖无氧分解的生理意义 321

一、糖的有氧氧化的反应历程(三羧酸循环途径) 323

第三节 糖的需氧分解 323

二、糖需氧分解的生理意义 330

三、磷酸己糖旁路 332

四、糖分解代谢各途径的相互关系 336

五、乙醛酸循环 337

第四节 其它单糖的分解代谢 339

一、乳糖及半乳糖 339

二、甘露糖 340

三、果糖 340

第五节 糖原的合成代谢 341

一、糖原生成作用 342

二、糖异生作用 343

习题 346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 347

第十章 光合作用 347

第一节 概述 347

二、叶绿体及光合色素 348

三、光合作用的一般过程 351

第二节 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化 352

一、光合作用的两类反应 352

二、反应中心及光合单位的概念 352

三、叶绿体的光反应 352

四、光合磷酸化 354

第三节 光合作用的碳素途径 357

一、卡尔文(Calvin)循环 357

二、C4双羧酸CO2固定途径(C4循环) 361

三、光呼吸与乙醇酸途径 366

一、蔗糖的合成 370

第四节 蔗糖及淀粉的合成 370

二、淀粉的合成 372

习题 373

第十一章 脂质代谢 374

第一节 脂肪的消化、吸收、储存和动用 374

一、脂类的消化 374

二、脂肪的吸收 375

三、血脂 376

第二节 脂肪的分解代谢 378

一、甘油的分解与合成代谢 378

二、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378

三、酮体代谢 384

二、脂肪酸的合成代谢 388

一、α—磷酸甘油的生成 388

第三节 脂肪的合成代谢 388

三、三酰甘油的合成 395

第四节 磷脂代谢 397

一、磷脂的分解代谢 397

二、磷脂的合成代谢 399

第五节 胆固醇代谢 401

一、胆固醇的合成代谢 401

二、胆固醇的转化 404

习题 406

第十二章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 407

第一节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407

一、氮平衡 407

一、蛋白质的消化 408

二、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408

第二节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腐败和生理解毒作用 408

二、氨基酸的吸收及代谢概况 410

三、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411

四、生理解毒作用 411

第三节 氨基酸代谢的共同途径 412

一、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412

二、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417

第四节 氨基酸脱氨脱羧产物的去路 418

一、氨的代谢 418

二、α—酮酸的代谢 422

第五节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424

一、一碳基团代谢 424

三、苏氨酸的分解代谢 425

二、甘氨酸及丝氨酸的代谢 425

四、组氨酸的分解代谢 427

五、含硫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427

六、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的分解代谢 430

七、丙氨酸、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分解代谢 431

八、赖氨酸的分解代谢 431

九、精氨酸的分解代谢 432

十、脯氨酸和羟脯氨酸的分解代谢 432

十一、芳香族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434

第六节 氨基酸的合成代谢 439

一、概述 439

二、谷氨酸族(或α—酮戊二酸族) 440

三、天门冬氨酸族和丙酮酸族 443

四、磷酸甘油酸族 446

五、芳香族 447

六、组氨酸的合成代谢 447

第七节 植物和微生物的特殊氮代谢 449

一、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利用 451

二、固氮作用 451

习题 453

第十三章 核酸代谢 454

第一节 核苷酸的代谢 454

一、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454

二、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456

三、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 463

一、参与DNA复制的酶及蛋白因子 464

第二节 DNA的生物合成 464

二、半保留复制 469

三、DNA半不连续复制 471

四、DNA的复制过程 472

五、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DNA的复制特点 474

六、RNA指导的DNA合成 477

七、DNA的辐射损伤及修复 477

第三节 RNA的生物合成 479

一、催化RNA合成的酶 480

二、RNA的合成过程(转录机制) 484

三、mRNA、rRNA和tRNA的合成(修饰加工) 487

习题 491

二、遗传信息由DNA传递给RNA 492

一、核酸是遗传信息载体 492

第一节 遗传信息的表达方式 492

第十四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492

三、中心法则 493

第二节 遗传密码 493

一、三联体密码的确立 493

二、一个三联体代表某一个氨基酸的证明(密码破译) 494

三、密码子的重要性质 497

第三节 蛋白质的合成机制 498

一、梗概 498

二、蛋白质合成的方向 498

三、氨基酸的活化与氨酰基tRNA合成酶 499

四、密码子的识别 501

五、摆动性假说 501

六、起译密码子和甲酰甲硫氨酰tRNA的作用 502

七、蛋白质合成的步骤 503

八、多聚核糖体 508

九、肽链合成后的加工修饰 509

第四节 突变的分子基础 509

一、突变原因 510

二、突变类型 511

三、抗菌素作用和蛋白质合成的关系 512

习题 513

第十五章 物质代谢的调节控制 515

第一节 代谢调节的类型 515

一、神经系统对代谢的调节作用 515

二、激素对代谢的调节作用 516

三、细胞水平的调节作用 516

第二节 激素对物质代谢调节的作用机制 518

一、多肽激素的作用机制 519

二、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 522

第三节 细胞水平的反馈调节机制 523

一、反馈抑制的几种方式 523

二、反馈调节的机制 526

第四节 基因表达的调节控制 529

一、原核生物转录的调控——操纵子学说 529

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531

三、翻译水平的调节 532

第五节 细胞水平的诱导与阻遏调节机制 533

一、构成酶与适应酶 534

二、诱导机制 534

三、阻遏机制 535

二、糖酵解的调节 538

第六节 糖代谢与脂代谢的调节 538

一、糖代谢、脂代谢与能荷 538

三、三羧酸循环的调节 540

四、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的调节 540

五、脂肪酸合成的调节 542

第七节 代谢调节与微生物发酵 543

一、降低最终产物的浓度 543

二、抗代谢产物类似物变异株的应用 545

三、细胞膜通透性的调节 546

习题 547

常用生化名词缩写 549

生化名词英汉对照 559

主要参考资料 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