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中国现代唯物史观史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1
二、中国现代唯物史观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历程 3
(一)五四运动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唯物史观在中国的初步传播及其同唯心史观的初步较量 3
(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唯物史观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与具有中国特色唯物史观的形成 13
(三)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唯物史观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成功结合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8
(四)社会主义改造前后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 24
三、研究中国现代唯物史观史的意义和方法 28
第一章 李大钊是传播唯物史观的先驱者 32
第一节 进化论是转向唯物史观的桥梁 33
一、自然与社会都有不可抗拒的“进化之理” 33
二、进化是在无限与有限的对立统一中实现的 34
三、进化的过程即是新陈代谢的过程 36
第二节 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介绍 37
一、唯物史观共同一致的论旨是“以经济现象为最重要” 37
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独特“要旨” 39
三、所谓敌对阶级即是“经济上利害相反的阶级” 40
四、唯物史观对社会学有“很重要的贡献” 41
第三节 论物质运动与道德运动的关系 43
一、道德“乃是社会的本能” 43
二、物质变动是道德变动的基础 44
第四节 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 46
一、孔门学说是中国农业经济组织的产物 46
二、农业经济的破产是“孔子主义”动摇的原因 47
第五节 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史上的价值 49
一、唯物史观“为史学界开一新纪元” 49
二、人类历史即是“人在社会上的历史” 50
三、唯物史观的方法就是对“社会进化的研究” 51
第六节 李大钊传播唯物史观的历史意义 52
一、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揭开了新的序幕 52
二、李大钊的思想是“先驱者的遗产” 54
第二章 陈独秀对传播唯物史观的贡献 56
一、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动机” 57
第一节 关于社会主义的“批评” 57
二、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的必要与可能 58
三、只有苏联共产党才“真是马克思主义” 60
第二节 进化论是转向唯物史观的契机 62
一、自然与社会“无日不在演进之途” 62
二、万物生存进化的关键在于“抵抗力”的有无强弱 64
第三节 《谈政治》是转向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标志 65
一、对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剖析 65
二、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批驳 68
第四节 对唯物史观的阐述 70
一、唯物史观是说明“人类文化”和“社会制度”变化的 70
二、阶级斗争说是《共产党宣言》的精髓 71
三、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就是劳工专政” 74
第五节 在“科玄论战”中对唯心史观的批评 75
一、玄学派的自由意志论是极端错误的 75
二、科学派的心物二元论是远离科学的 77
三、“实际研究”与“实际行动”的统一与背离 79
第三章 蔡和森《社会进化史》的历史唯物主义 82
第一节 唯物史观是人生哲学和社会哲学的出发点 83
一、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无产阶级的理论基础” 83
二、阶级斗争必然会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84
三、共产党是革命运动的“先锋队、作战部” 87
四、马克思主义的“骨髓”在综合革命说与进化说 89
第二节 《社会进化史》的唯物史观 91
一、社会进化的基本历程 91
二、生产和生殖是人类社会进化的动力 96
三、社会革命与阶级斗争的联系 98
第三节 对“陈独秀主义”的批判 99
一、“陈独秀主义”的核心是“二次革命论” 99
二、对中国工人、农民唯心主义阶级估量的批判 102
第四章 瞿秋白的社会哲学观 105
一、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性 106
第一节 对唯物史观的创造性阐述 106
二、关于社会发展的辩证法 108
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 111
第二节 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 113
一、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和特点 113
二、关于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117
三、“‘农地革命’是中国革命之中枢” 119
四、武装斗争在中国革命中的极端重要性 121
第三节 对唯心主义社会历史观的批评 124
一、实用主义竭力综合“现代市侩的心理” 124
二、东方文化派是“社会进步的障碍” 126
三、“科玄论战”的要害是是否承认“社会现象有因果规律” 128
四、戴季陶主义是“唯心论的道统说” 130
第五章 李达对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的概括和总结 133
第一节 坚持和捍卫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 134
一、马克思社会主义“是主张劳动专政的” 134
二、对张东荪、梁启超基尔特社会主义思想的批判 136
三、无政府主义“没有科学的体系和哲学的基础” 140
第二节 “特采唯物史观学说为依据”的《现代社会学》 143
一、《现代社会学》的地位和影响 143
二、社会之发达即为“生产力之发达” 145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149
四、阶级、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151
第三节 “促进社会革命变革”的《社会学大纲》 155
一、唯物史观的核心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55
二、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相适应 156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不同作用 159
第六章 恽代英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161
第一节 唯物史观是研究社会“物质上之因果关系者” 162
一、“物质的经济条件”决定人们的思想意识 162
二、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163
三、群众力量是“我们革命的基础” 166
一、“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 167
第二节 国家的本质、形式和“直接民权制” 167
二、“国体”应以“苏维埃共和国”为榜样 169
三、理想的“政体”应是“直接民权制” 170
四、政治哲学的关键在于实现“人民的权力” 171
第三节 对戴季陶主义、国家主义唯心史观的驳斥 173
一、唯物史观是“国民革命的必要工具” 173
二、经济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最重要原因” 176
第四节 对宗教唯心主义的批判 178
一、对宗教起源和作用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 178
二、防止利用传播基督教进行帝国主义文化侵略 180
第七章 郭沫若文史研究中的唯物史观 183
第一节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184
一、对中国古代社会艰苦的研究探索历程 184
二、《周易》时代社会生活的辩证法 186
三、《诗》、《书》时代的社会变革及其在思想上的反映 190
四、卜辞中的古代社会和周代彝铭中的社会史观 192
五、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阶段 194
第二节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学术思想 196
一、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文化进化史” 196
二、“用科学的方法回治旧学” 198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观 203
一、“吸收古人的遗产,以期继往开来” 203
二、“东西文化可以开出一条通路” 206
第八章 吕振羽对中国社会性质与社会史问题的研究 210
第一节 对中国经济史发展阶段的研究 211
一、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争论 211
二、关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之划分 213
第二节 对殷代奴隶制度的研究 216
一、关于殷代的史料问题 216
二、对殷代经济组织的“考解” 217
三、时殷代国家制度的分析 220
一、关于周代国家的形成问题 221
第三节 对西周封建制的研究 221
二、西周初期封建制的经济组织 222
三、西周初期封建制的阶级状况 223
第四节 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民族文化 226
一、五四运动开辟了一个文化革命的新阶段 226
二、继承和发展优秀民族文化遗产 227
三、吸收世界文化的进步成果 230
第九章 侯外庐对中国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 233
第一节 论生产方式是社会性质的决定因素 234
一、社会性质不是“技术与生产诸力”决定的 234
二、社会性质不是由“商品流通或商业资本”决定的 235
三、社会性质亦不是由“分配关系或剥削关系”决定的 236
四、社会性质是由生产方法决定的 237
一、关于“亚细亚的”马克思主义文献 239
第二节 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研究 239
二、“亚细亚的”与“古典的”是两种不同的路径 240
第三节 对中国古代社会性质的研究 241
一、生产方式是规定社会性质的前提条件 241
二、殷代社会是奴隶制的初级阶段 242
三、周代奴隶制生产方式的“劳动力特性” 244
四、周代奴隶制生产方式的“生产资料特性” 245
五、春秋时代生产资料所有制未形成“土地私有” 246
第四节 对中国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 248
一、关于封建主义的土地所有权问题 248
二、封建主义土地占有权与私有财产的实质 249
三、农民的土地占有权与使用权是不统一的 251
第五节 史学研究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与方法 253
一、社会史的研究应先从经济学入手 253
二、社会史的研究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255
第十章 艾思奇论唯物史观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 258
一、社会历史文化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 259
第一节 把辩证法唯物论应用于社会历史研究 259
二、社会历史研究必须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 261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观 263
一、文化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文化 263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人民觉醒运动” 265
三、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 269
四、文化运动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271
第三节 《唯物史观》是一部重要的历史唯物主义 274
著作 274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274
二、阶级与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客观存在 275
三、意识形态都是阶级的意识形态 276
第十一章 胡绳对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的研究 279
第一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观 279
一、文化的“广狭二义”是相互关联的 279
二、文化是政治经济的集中表现 281
三、资本主义文化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283
第二节 论抗战时期文化运动的方向与途径 285
一、必须坚持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 285
二、科学与民主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286
三、“面对实际,走向人民”的新文化方针 287
第三节 在文化哲学领域中的“思想漫步” 288
一、中国文化亦应接受人本主义洗礼 288
二、永远不变的伦理道德规则是不存在的 290
三、尊重人的尊严关键在于“把人当做人” 291
四、启发式是民主主义教育的根本精神 293
第四节 对唯心主义文化观的批评 294
一、评胡适的思想方法及其实际应用 294
二、评冯友兰的《新事论》 297
三、评钱穆的《文化与教育》 299
四、评贺麟的《近代唯心论简释》 301
五、对历史唯物主义文化建设的杰出贡献 303
第十二章 毛泽东是中国现代唯物史观的集大成者 306
一、把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307
第一节 毛泽东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基本特点 307
二、密切联系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308
三、在全面的创造性运用中形成了独创性的理论 309
四、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311
第二节 阶级、阶级斗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312
一、对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分析 312
二、关于中国社会的阶级斗争 315
三、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318
第三节 人民民主专政和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 320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形式 320
二、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和优越性 323
三、关于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 324
第四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325
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325
二、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内部矛盾 329
一、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332
第五节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332
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33
三、关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334
第十三章 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 336
第一节 邓小平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方法论 337
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方法论根基 337
二、着力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基本问题 338
三、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主要方法 340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342
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342
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 345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47
四、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 349
第三节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351
一、改革“实质上是一场革命” 351
二、只有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才能发展生产力 353
三、根据本国情况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355
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 357
一、高度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志 357
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359
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和目标 361
第五节 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依靠人民群众 362
一、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的源泉 362
二、必须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 364
三、科学评价领袖人物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366
第十四章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唯物史观 368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实质和意义 369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背景 369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 371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社会理论意义 374
第二节 关于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375
一、中国社会发展最根本的要靠先进生产力推动 375
二、生产力中的“人”和“科学技术”因素 377
三、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更广阔的通途 379
第三节 关于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 380
方向 380
一、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进步的社会 380
二、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性质 382
三、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384
第四节 关于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86
一、保持和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86
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388
三、正确处理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具体利益矛盾 390
结语 393
一、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是“由一块整钢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393
二、唯物史观是在同唯心史观相比较相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395
三、必须始终坚持唯物史观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 397
四、在邓小平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下奋勇前进 399
主要参考文献 402
后记 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