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基本问题 1
第一节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内涵界说及断代根据 1
一、政治思想史的内涵界说 2
二、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断代根据 4
三、小结 6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的历史沿革 7
一、封建社会内部的改革 7
二、西方现代思想的影响 8
三、救亡图强的主义论争 9
四、新民主主义及其社会主义方向 9
五、小结 10
第三节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的发展主线及特点 11
一、发展主线 11
二、主要特点 16
三、小结 19
第四节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19
一、研究意义 20
二、基本方法 20
三、小结 21
思考题 22
第一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政治思想 23
第一节 清朝的衰落、中外时局的变迁与新政治思想的萌生 25
一、清朝的衰落 25
二、中外时局的变迁 26
三、经世济用的学风 28
第二节 龚自珍的政治批判及改革思想 31
一、龚自珍的生平、事迹及著述 31
二、龚自珍的时政品评与政治批判 32
三、龚自珍的经世之学及政治改革 35
第三节 林则徐、魏源的“开眼看世界” 37
一、从“经世之学”到“开眼看世界” 38
二、林则徐的“开眼看世界”及近代中国学的开始 40
三、魏源的《海国图志》及“师夷之长技” 42
第四节 徐继畬对西方政制的介绍及其思想价值 45
一、明末清初以来西方传教士介绍西方政制 45
二、徐继畬《瀛环志略》对西方政制的介绍 48
三、传统民本与现代民主的沟通与对接 51
思考题 54
第二章 太平天国运动的政治思想 55
第一节 太平天国运动政治思想的文化及社会条件 56
一、政治神学传统的借用 57
二、小生产者的政治理想 59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社会条件 63
第二节 洪秀全的政治神学及政治理想国 65
一、洪秀全的生平、事迹与著述 65
二、拜上帝教的基本教义及主张 68
三、洪秀全政治理想国的两重性 72
第三节 太平天国的“小天堂”及反满革命思想 74
一、人间“小天堂”及《天朝田亩制度》的均平理想 74
二、太平天国“小天堂”的纲常化变异及其历史归宿 77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反满革命思想及其历史影响 79
思考题 82
第三章 洋务派的政治思想 83
第一节 洋务运动及其思想特征 83
一、洋务运动的形成与发展 83
二、洋务思潮的基本观点及其特征 85
三、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91
第二节 李鸿章的洋务思想 93
一、生平与著作 93
二、在“变局”中求“富强” 94
三、兴洋务的改革主张 95
四、评价 99
第三节 郭嵩焘的政治思想 101
一、生平与著作 101
二、在“洋务”活动中认识西方 101
三、对传统制度和文化的全面反思 105
四、改革中国的主张 107
思考题 109
第四章 戊戌维新的政治思想 110
第一节 康有为的变法思想 112
一、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112
二、戊戌维新的政治主张 114
三、大同社会的政治理想 116
第二节 梁启超的自由民权思想 117
一、维新变法思想 118
二、自由民权理论 118
第三节 谭嗣同的维新思想 122
一、谭嗣同维新思想的理论基础 123
二、“冲决网罗”的社会批判思想 124
第四节 严复的自由思想 126
一、以进化论为指引的维新思想 126
二、以法治为基础的自由思想 128
思考题 130
第五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思想 131
第一节 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与民主革命的兴起 131
一、深重的民族危机 131
二、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 132
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133
第二节 邹容、章太炎与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135
一、邹容的民主革命思想 135
二、章太炎的民主革命思想 139
三、苏报案与革命思想的传播 143
第三节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 145
一、民族主义 147
二、民权主义 150
三、民生主义 154
第四节 宋教仁的政治思想 156
一、宪政共和理论 157
二、政党内阁制 159
思考题 162
第六章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启蒙 163
第一节 思想启蒙的历史条件 163
一、辛亥革命后的军阀政治乱象 164
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165
三、社会结构的变动和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166
四、新思想的传播和新知识分子的成长 167
第二节 反封建主义的思想启蒙 168
一、反帝制复辟 168
二、打倒孔家店 171
三、文学革命 173
第三节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倡导“民主”和“科学”思想 175
一、对“民主”思想的倡导 175
二、对“科学”思想的倡导 177
三、强调“民主”与“科学”并重 178
第四节 李大钊的平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观 179
一、李大钊的平民主义思想 179
二、拥护并介绍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181
三、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 182
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 183
思考题 185
第七章 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86
第一节 五四运动的爆发与社会主义思想的传入 186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及其新的政治特征 187
二、社会主义思想的传入 188
三、与工农群众相结合 189
四、知识分子的分野 190
第二节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学说的介绍 192
一、资产阶级早期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学说的最初介绍 192
二、资产阶级改良派对社会主义学说的介绍和宣传 193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对社会主义学说的介绍和传播 194
四、“五四”新青年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学说的传播和选择 197
第三节 “五四”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 197
一、“五四”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198
二、互助论及其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影响 199
三、新村主义及其对“五四”青年知识分子的影响 201
四、无政府主义及其破产 203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206
一、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表现 206
二、三次大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208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意义 209
思考题 211
第八章 民国时期国民党的政治思想 212
第一节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与国共合作 212
一、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发展 212
二、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214
三、孙中山的国民党改组与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17
第二节 戴季陶主义 220
一、戴季陶主义形成的历史背景 221
二、戴季陶主义及其核心内容 222
三、中国共产党人对戴季陶主义的批判 224
第三节 以汪精卫为代表的改组派的思想 226
一、汪精卫政治思想的演变过程 226
二、汪精卫政治思想的主要特点 230
三、汪精卫对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歪曲和肢解 233
第四节 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的政治思想 235
一、儒化作为国民党思想统治主流的孙中山三民主义 235
二、抗日战争前的蒋介石 236
三、蒋介石独裁政治的实现过程 238
思考题 241
第九章 五四运动以来资产阶级诸派别的政治思想 242
第一节 自由主义代表人物的政治思想 242
一、梁启超、张东荪、张君劢自由主义思想的演变与分化 242
二、胡适、罗隆基反对思想专制,倡导“思想言论自由” 245
第二节 联省自治派的政治思想 246
一、“联省自治”兴起的背景 246
二、“联省自治”政治思想之辩 249
三、“联省自治”运动的评价 251
第三节 人权派的政治思想 252
一、人权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52
二、人权派的主要政治思想和主张 255
三、人权派政治思想分析与评价 257
第四节 第三党的政治思想 259
一、第三党的创建 259
二、第三党的政治主张及思想 262
三、对第三党创建的历史评价 264
第五节 乡村建设派的政治思想 266
一、乡村建设运动的缘起 266
二、晏阳初领导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267
三、梁漱溟领导的乡村建设派 270
思考题 273
第十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主义思潮及救亡思想 274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主义思潮的高涨 275
一、九一八事变与民族主义思潮高涨的背景 275
二、民族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各界抗日救亡运动 276
三、九一八事变后民族主义思潮的特点 277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的抗战主张 281
一、所谓“攘外必先安内” 281
二、抗战与建国并行 283
三、动员国民精神抗战 284
第三节 中间集团的抗战救亡思想 286
一、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的抗战救亡思想 286
二、中国青年党的抗战救亡思想 288
三、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抗战救亡思想 289
四、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抗战救亡思想 291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战的指导思想 292
一、“抗日反蒋” 292
二、“逼蒋抗日” 295
三、“联蒋抗日” 297
四、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方针 298
五、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和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301
思考题 302
第十一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政治思想斗争 303
第一节 解放战争时期国内的局势与政治格局 303
一、解放战争初期国内各方政治力量的消长 304
二、内战危机加深与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 305
三、国民党撕毁政协协议与全面内战爆发 307
第二节 国共两党关于战后建国的政治主张 308
一、国民党坚持内战独裁的建国主张 308
二、共产党和平建国的政治主张 311
第三节 民主党派的中间路线及其破产 314
一、中国民主同盟的建国纲领 314
二、其他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 316
三、中间路线的破产 319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理论 321
一、人民民主专政政治理论提出的背景 321
二、人民民主专政政治理论的主要内容 322
三、人民民主专政政治理论的意义及影响 326
思考题 328
第十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思想 329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329
一、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 329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的完整提出 331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332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关于国家与革命的政治思想 336
一、关于中国社会的性质 336
二、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阶段的总路线 337
三、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 340
四、关于新民主主义国家 342
第三节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政治理论 343
一、民族民主革命统一战线策略 343
二、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斗争夺取政权 344
三、无产阶级的政党建设 344
四、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政权 345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政治思想 346
一、李大钊的社会主义思想 346
二、陈独秀的社会主义思想 347
三、瞿秋白的社会主义思想 349
四、李立三的社会主义思想 350
五、王明的社会主义思想 351
思考题 352
参考书目与文献 353
后记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