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模范殖民地”胶州湾的统治与抵抗 1897-1914年中国与德国的相互作用》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德)余凯思著;孙立新译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60729177
  • 页数:627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关于德国1897~1914年在中国的殖民地胶州湾的统治历史。

目录 1

□总序 1

□原著前言 1

□著者中文本前言 1

□译者前言 1

引言 1

1.欧洲与非欧洲社会接触的维度 3

2.殖民地历史编纂的范式 7

3.文化间接触的结构 23

4.写作方法和章节划分 30

第一章 武力与适应:在山东的政治经济相互作用 35

1.山东省的空间和社会经济结构 38

1.1 19世纪山东省的地形学 39

1.2 “文明化”的宏伟设想:殖民主义者对山东的觊觎及其自我理解 62

2.德国的军事行动与中国的外交:1897年占领胶州事件 67

2.1 殖民话语:德国向中国扩张的推动力 68

2.2 德国世界政策的开始:1897年11月的军事行动 97

2.3 改革与全民动员之间:中国政治解决占领危机的第一次尝试 111

2.4 外交的相互作用:关于租借胶州的谈判 120

2.5 总结:德国的世界政策与中国内政 124

3.在山东的经济和武力:德国与中国之间的“经济战” 125

3.1 武力“开发”:胶济铁路的铺设 127

3.2 “帝国的”经济:1900~1904年殖民统治当局对经济的调控 153

3.3 国家利益至上论:中国人为捍卫经济活动能力而付出的努力 173

3.4 作为反帝国主义的技术引进:接受经济、生产、运输和新闻报道技术 195

4.总结:政治—经济相互作用中的武力与顺应 209

第二章 隔离与参与:中国居民与德国殖民统治当局在胶澳租借地的相互作用 215

1.“种族”和“肤色”:他者的话语虚构 218

1.1 “蒙古人种”:德国媒体对“中国人”的论述 219

1.2 仇视和政治利益:流行语“黄祸” 224

1.3 种族主义与宗主国 229

2.驯化:殖民地的行政管理机关 233

2.1 军队和社会:殖民地行政管理的建设 233

2.2 模范居民区的建设:地方行政管理、平民社区、土地政策、建筑样式 243

2.3 军队的样板:青岛的殖民地社会 254

3.隔离:在胶澳租借地的中国居民 258

3.1 统治和区分的机构:中国居民的处境 258

3.2 隔离机构:胶澳租借地中法律秩序的两分 268

3.3 隔离与殖民地社会 275

4.操纵:青岛的文化和科学 277

4.1 胶澳租借地作为德国文化和科学的中心 277

4.2 医学、野战医院和他者的话语虚构 299

4.3 殖民法律与中国人的法律传统:社会空间的重新组织 308

4.4 青岛的学校、野战医院和法院 314

5.适应、学习和排拒之间:中国精英们的战略 315

5.1 对传统的重新解说 315

5.2 “现代”的威力 323

5.3 社会纪律与现代中国国家的形成 330

6.总结:话语与殖民地日常生活中符号的统治体系 331

第三章 宗教排斥:斯泰伊尔传教士与山东乡村社会的相互作用 335

1.结构前提:中国、帝国主义与基督教传教 338

1.1 帝国主义与基督教化:圣言会鲁南传教实践的政治维度 338

1.2 19世纪末山东的宗教与社会 371

2.圣言会向中国乡村推进:计划、方法和战略 379

2.1 “撒旦国”中的“圣斗士”:针对中国的传教话语 379

2.2 异教徒布道与祈祷:直接传教的工具 398

2.3 慈善事业、教育和印刷出版的上帝之言:间接的传教方法 414

2.4 斯泰伊尔中国传教士内部关于正确的传教方法的争论 419

3.社会秩序与宗教信仰:中国人对基督教传教的解说 422

3.1 超自然的灵感和疏远众神:中国民众接受天主教信仰的动机 423

3.2 抵抗与集体迫害:非基督教民众对传教活动的反应 434

3.3 传教与中国社会之间的冲突和争斗:案例 443

3.4 非物质资源的调动:义和团运动在山东 453

3.5 现代化与迷信:1900年以后中国国家在山东进行的反对民间宗教的宣传战 476

4.总结:排斥的形式 483

结语:殖民主义时代德国与中国相互作用的形式、功能和转型 487

1.统治的战略 491

2.抵抗的战略 496

3.跨文化相互作用的形式 499

□附录 504

1.缩写符号 504

2.未刊史料和文献 506

2.1 德文档案 506

2.2 中文档案 509

2.3 西文文献 510

2.4 中文文献 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