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概述 1
第一章 海洋地质地貌 6
第一节 海区地理位置及地形 6
一、地理位置 6
二、地形划分 6
第二节 海洋地貌与动态 16
一、海洋地貌单元 16
二、海岸地貌动态 32
三、形成因素 37
第三节 海底沉积 44
一、沉积类型 44
二、沉积速率 51
三、矿物成分 54
四、微体古生物 60
五、化学成分 61
一、地球物理场 66
第四节 地球物理场与海底地质 66
二、海底地质 72
第五节 海洋地质资源 87
一、矿产 87
二、土地 93
三、海港 96
四、旅游 98
一、平面分布 104
第一节 海水温度 104
第二章 物理海洋 104
二、水温变化 110
三、垂直分布 111
第二节 海水盐度 113
一、平面分布 113
二、盐度变化 119
三、垂直分布 120
第三节 海水密度 121
一、平面分布 122
三、垂直分布 127
二、密度变化 127
第四节 潮汐 128
一、潮汐调和常数 128
二、近海潮波 130
三、潮位性质与潮差 131
四、月潮间隙与潮历时 134
第五节 潮流与余流 136
一、潮流 136
五、平均海面 136
二、沿岸余流 137
三、近海海流 138
第六节 波浪 140
一、特征 140
二、季节变化 141
三、台风波浪 141
第七节 水团 143
一、浙闽沿岸水 143
二、混合水 144
三、海峡暖流水 145
四、粤东沿岸水 146
五、夏季近岸涌升水 147
六、浅滩南部涌升水 147
七、次表层水和中深层水 147
第八节 上升流 148
一、近岸上升流区 148
二、台湾浅滩南部上升流区 148
三、上升流与中心渔场关系 149
一、闽江口 151
第一节 河口水化学 151
第三章 海洋化学 151
二、晋江口 158
三、九龙江口 162
第二节 海湾水化学 169
一、三沙湾 169
二、罗源湾 172
三、兴化湾 173
四、湄洲湾 175
五、厦门湾 178
六、东山湾 181
七、诏安湾 184
第三节 近海水化学 185
一、溶解氧 185
二、pH值与碱度 188
三、磷酸盐 190
四、硅酸盐 191
五、硝酸盐 193
六、亚硝酸盐 194
七、铵盐 195
八、影响因素 196
第四节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区化学 197
一、溶解氧 197
二、pH值与碱度 198
三、营养盐 200
四、常量及痕量元素 201
五、有机物 202
六、海水运动示踪剂 204
一、单细胞藻类 207
第四章 海洋生物 207
第一节 海洋植物 207
二、大型海藻 218
三、红树林 244
第二节 海洋无脊椎动物 248
一、浮游动物 248
二、海绵动物 261
三、腔肠动物 262
四、环节动物 265
五、星虫动物 291
六、苔藓动物 292
七、腕足动物 299
八、软体动物 300
九、甲壳动物 333
十、棘皮动物 350
第三节 海洋头索动物 363
第四节 海洋脊椎动物 365
一、鱼类 365
二、爬行类 409
三、鸟类 411
四、哺乳类(海兽) 413
第五章 海洋灾害 420
第一节 地质灾害 420
一、海域地震 420
二、外营力灾害 432
第二节 台风暴潮 435
一、台风 435
二、暴潮 436
三、台风增水频数 437
四、台风暴潮举例 439
第三节 海雾 441
第四节 赤潮 441
一、危害 442
二、成因 444
三、防治 444
第一节 海洋调查 446
一、综合性调查 446
第六章 海洋科技 446
二、专业性调查 451
第二节 科学技术研究 454
一、地质地貌学 454
二、物理海洋学 457
三、海洋声学与水声技术 459
四、海洋化学 468
五、海洋生物学 474
六、区域海洋学 481
一、GEF/UNDP/IMO东亚海域海洋污染预防与管理厦门示范计划 484
第三节 环境管理 484
二、海洋自然保护区 486
第四节 学术活动 490
附录 494
一、海洋研究机构 494
二、地方法规 498
三、福建省海洋科研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表 513
四、福建省海洋学专家名表 524
后记 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