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 霍松林 1
绪论 1
一、史传文学与历史、文学的联系与区别 1
二、唐前史传文学的发展过程及其基本特征 8
三、研究唐前史传文学的意义、方法 14
第一章 史官文化与唐前史传文学 18
一、史官与史官文化 19
二、史官文化对唐前史传文学的影响 32
第二章 唐前史传文学的嬗变轨迹 46
一、先秦两汉时期史传文学的嬗变轨迹 46
(一)由简单的记事向复杂的写人发展 46
(二)人物类型由上层逐步向下层扩展 59
(三)作者感情由隐而显 68
(四)风格由简朴、单一向纵恣、多样发展 75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史传文学的嬗变轨迹 80
(一)人物范围逐步缩小 80
(二)由性格化向叙事化转变 84
(三)思想感情由浓而淡 89
(四)语言向骈俪发展 92
第三章 唐前史传文学中人物形象的建立 97
一、人物形象在时间、空间中的不断扩展 97
二、人物形象由概括化向个性化迈进 101
三、人物形象由单一性向复杂性发展 106
第四章 唐前史传文学中人性的展现 114
一、求“义”与求“利” 114
二、为“善”与作“恶” 119
三、“真”与“伪” 125
四、人性的思考 130
第五章 唐前史传作家的创造个性 133
一、环境与创造 133
(一)影响作家创作思想的形成 134
(二)影响作家的选人标准和评论标准 136
(三)影响作家的历史认识 138
(四)影响作家的知识结构和创造思维 140
(五)影响作家的人格精神 141
二、继承与创造 143
(一)《史记》 143
(二)《汉书》 144
(三)《三国志》 146
(四)《后汉书》 147
(五)《宋书》 148
(六)《南齐书》 149
(七)《魏书》 150
三、从挫折心理学角度看司马迁的创造意识 152
(一)情绪的调整 152
(二)创造的特征 158
(三)创造性成果 162
第六章 史传影响下的唐前杂传 166
一、杂传的类别及其特征 167
(一)杂传类别 167
(二)杂传特征 169
二、史传对杂传体制的影响 174
(一)类传 174
(二)别传、单传 175
(三)自传 175
(四)家传 176
(五)碑传 177
三、史传对杂传写人艺术的影响 178
(一)选择生活轶事 178
(二)注意用人物自身言行表现其个性 180
(三)传奇手法 182
(四)感情色彩 186
四、杂传对史传文学的影响 188
第七章 唐前史传与民间文学 193
一、民间文学为史传提供濡养 194
(一)补远古历史之空白 195
(二)充实史传内容 196
(三)歌谣谚语的魅力 199
(四)民间文学的精神力量 206
(五)传奇色彩的渗透 207
二、史传对民间文学的影响 208
(一)保存民间文学精品 208
(二)为民间文学提供素材、树立人物形象 208
(三)丰富了民间语言 209
第八章 唐前史传文学与中国古典小说 210
一、历史与小说的不解之缘 210
(一)小说由史乘分化而来 210
(二)小说观念中的“史” 215
二、史传与小说在艺术上的相通点 219
(一)个性化人物 219
(二)戏剧化场面 223
(三)结构上的特点 227
(四)虚实结合的手法 229
(五)立体化的叙述方法 232
三、史传内容对小说题材的影响 238
(一)志怪小说 238
(二)英雄传奇小说 240
(三)侠义小说 241
(四)忠奸斗争 243
(五)宫闱秘事 244
第九章 唐前史传与辞赋 247
一、史传中的辞赋 248
(一)史传收录辞赋概况 248
(二)史传收录辞赋的意义 253
二、史传中的赋论 255
(一)论赋的发展 256
(二)论赋的作用 257
(三)创作论 259
(四)作家论 260
(五)作品论 261
三、史传对辞赋的影响 263
(一)影响辞赋的产生 263
(二)影响辞赋的发展 265
附:司马迁与司马相如论略 267
第十章 唐前史传文学的生命价值 275
一、生命价值的体现 275
二、民族生命的凝聚 289
余论 唐前史传对今天传记创作的启示——求真、求深、求美 294
附录 299
一、刘知几的史传文学理论 299
二、主要参考书目 314
后记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