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1.1 目的与任务 1
序 1
1.2 理论与方法 2
1.2.1 基础理论 2
1.2.2 研究方法 7
1.3 语料来源 8
1.4 同源词语音关系分析的依据 10
2.2 同源词的发生学分析 13
2.2.1 术语的提出 13
2.1 同源词的定义 13
第二章 同源词概说 13
2.2.2 变易 15
2.2.3 孳乳 17
2.2.4 变易与孳乳的关系 18
2.3 同源词语音关系的基本认识 19
2.3.1 从音节层面看 19
2.3.2 从音节内部看 27
2.3.3 从音位层面看 29
2.4.1 从义位层面看 30
2.4 同源词语义关系的基本认识 30
2.4.2 从义素层面看 34
2.5 同源词的判定 39
2.5.1 同源词的判定依据 39
2.5.2 同源词的判定原则 40
2.5.3 同源词判定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46
2.5.4 同源词的判定方法 48
2.5.5 同源词的系联 56
第三章 前人对同源词语音关系的研究 63
3.1 词源研究史概观 63
3.2 声训 66
3.3 右文说 69
3.4 双声说 72
3.5 叠韵说 80
3.6 声韵兼顾说 85
3.6.1 《文始》 85
3.6.2 《汉语词族》 87
3.6.3 《同源字典》 89
3.7 小结 91
3.7.1 前人的主要成就 91
3.7.2 前人的主要不足 93
3.7.3 词源研究的发展趋势 96
第四章 同源词声转关系的考察 99
4.1 喉音 99
4.1.1 影纽与牙音相通 99
4.1.2 影纽与其他声纽相通 103
4.1.3 影纽的独立性 106
4.2 唇音 109
4.2.1 唇塞音与唇鼻音相通 109
4.2.2 唇牙相通 111
4.2.3 唇舌相通 116
4.3.1 端组与章组相通 120
4.3 舌音 120
4.3.2 舌齿相通 123
4.3.3 次浊音 127
4.4 齿音 141
4.4.1 精组与庄组相通 141
4.4.2 邪纽和余纽相通 145
4.5 牙音 148
4.5.1 牙舌相通 148
4.5.2 牙齿相通 152
4.6 小结 154
5.1 对转与旁转 155
第五章 同源词韵转关系的考察 155
5.1.1 对转 156
5.1.2 旁转 165
5.1.3 旁转与对转的关系 171
5.2 旁对转 174
5.3 通转 175
5.4 同源词韵转范围的广泛性 182
5.4.1 唇音同源词的韵转关系 182
5.4.2 之类韵部的通转关系 184
5.5 小结 199
6.1.1 同源词语音关系的聚合性 201
第六章 同源词语音关系的规律性 201
6.1 同源词语音关系的聚合性与游离性 201
6.1.2 同源词语音关系的游离性 213
6.2 同源词的音转规律 219
6.2.1 三个相关的概念 219
6.2.2 同源词的声转规律 221
6.2.3 同源词的韵转规律 242
第七章 余论 254
主要参考文献 259
后记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