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药物化学选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伟澄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2581782
  • 页数:55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当前药物的发现和开发的前沿领域,如药物的设计、药物代谢和生物技术。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新药的发现 1

一、从天然产物中发现新药 1

目录 1

二、从化工产品或现有药物中发现新药 5

三、新药设计 5

第二节 新药的开发 6

一、临床前研究 6

二、临床研究 8

三、新药注册 8

第二章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10

第一节 概述 10

一、二维定量构效关系 11

第二节 间接的药物设计 11

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 16

第三节 直接的药物设计 20

一、分子的三维结构数据库 20

二、直接药物设计方法 21

第四节 展望 28

参考文献 28

第三章 药物合成工艺 31

第一节 保留原路线的工艺改进 31

一、糖精的合成 31

二、氯喹的合成 32

三、卡托普利的合成 32

一、依托泊苷的合成 33

第二节 重新设计合成路线 33

二、依那普利的合成 34

三、氟西汀的合成 34

四、氯苯那敏的合成 35

五、维生素B6的合成 35

六、2氨基-5-氯二苯甲酮的合成 36

七、亚硝脲类抗肿瘤药的合成 37

参考文献 38

第四章 药物研发有关的专利及其法律 39

第一节 概述 39

第二节 专利保护的对象和条件 39

第三节 专利保护的限制 40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40

二、专利合作条约 41

三、欧洲专利公约 41

第五节 专利的申请和授权程序 41

一、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 41

第六节 有关的国际协议 41

第七节 专利策略 42

一、在研项目何时申请专利 42

二、交叉许可 42

三、强制许可 42

四、药物的用途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43

五、仿制专利药的注册 43

六、专利文献的合理利用 43

参考文献 43

一、细胞色素P450 44

第二节 药物代谢酶 44

第五章 药物化学结构与代谢 44

第一节 概述 44

二、非微粒体酶系统 45

三、药物在机体的代谢部位 46

第三节 药物代谢反应的类型 46

第四节 第Ⅰ相生物转化 47

一、氧化反应 47

二、还原反应 53

三、水解反应 54

第五节 第Ⅱ相生物转化 55

一、葡萄糖醛酸结合 55

二、硫酸结合 56

三、甘氨酸结合 57

四、谷胱甘肽结合 58

五、乙酰化 58

六、甲基结合 59

第六节 手性药物代谢 60

一、底物立体选择性 60

二、产物立体选择性 61

三、底物-产物立体选择性 62

四、手性转化 62

第七节 黄酮药物的代谢 63

第八节 药物代谢与新药设计 65

一、通过药物代谢控制药效学及毒性 65

二、基于药物代谢的靶向药物设计 66

参考文献 68

第一节 药物筛选模型改进、高通量筛选与虚拟筛选 71

第六章 生物技术在新药发现中的应用 71

第二节 从微生物、海洋中发现新药 72

第三节 组合生物合成与表面展现技术 73

第四节 生物芯片技术 74

第五节 微生物基因组 75

第六节 生物手性合成技术 76

参考文献 78

第七章 合成抗菌药物 79

第一节 磺胺类药物 79

第二节 氟喹诺酮药物 80

一、构效关系 83

四、代表性药物 87

二、作用机制 87

三、作用特点 87

第三节 噁唑烷酮类药物 91

一、吗啉噁酮 92

二、构效关系 93

第四节 小结 95

参考文献 95

第八章 抗生素 98

第一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99

一、青霉素类 101

二、头孢菌素类 103

三、单环β-内酰胺类 113

四、青霉烯和碳青霉烯类 116

五、β-内酰胺酶抑制剂 127

第二节 四环素类抗生素 131

一、基本结构与构效关系 131

二、作用机制及耐药性 134

三、化学合成 135

第三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135

一、作用机制 136

二、耐药机制 136

三、不良反应 137

四、药物相互作用 138

五、代表性药物 138

第四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141

一、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142

二、研究进展 146

三、大环内酯类抗菌作用机制 149

四、耐药性 149

五、代表性药物 150

第五节 结语 152

参考文献 153

第九章 抗真菌药物 155

第一节 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 155

一、作用于真菌细胞膜上的麦角甾醇 155

二、作用于真菌的细胞壁 155

第二节 唑类抗真菌药物 156

二、构效关系 158

一、作用机制 158

三、代表性药物 160

第三节 脂肽类抗真菌药物 163

一、作用机制 163

二、结构改造 163

三、代表性药物 164

第四节 其他抗真菌药物 165

一、多烯类抗生素 165

二、烯丙胺类 166

参考文献 167

第十章 抗病毒药物 168

第一节 抗疱疹病毒药物 169

一、核苷类 169

二、非核苷类 178

第二节 抗人免疫缺陷病毒药 180

一、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180

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183

三、蛋白酶抑制剂 188

四、整合酶抑制剂 193

五、融合抑制剂 193

第三节 抗肝炎病毒药 195

一、干扰素 196

二、核苷类药物 197

三、非核苷类药物 200

第四节 抗流感病毒药 200

一、M2蛋白抑制剂 201

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202

三、其他 204

参考文献 205

第十一章 抗肿瘤药物 209

第一节 以DNA为靶点的合成抗肿瘤药物 209

一、烷化剂 209

二、抗代谢药物 216

三、DNA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220

第二节 源自天然产物的抗肿瘤药物 223

一、直接作用于DNA的药物 224

二、抑制DNA形成过程所需酶的药物 229

三、干扰微管蛋白聚合/解聚 238

第三节 合成的抗血管生成药物 242

二、生长因子受体功能抑制剂 243

一、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抑制剂 243

三、内皮细胞迁移抑制剂 245

四、内皮细胞的细胞骨架分裂剂 245

参考文献 246

第十二章 抗寄生虫药物 249

第一节 抗疟药 249

一、概述 249

二、奎宁及其衍生物 252

三、抗叶酸剂 259

四、青蒿素及其衍生物 261

五、其他药物 265

第二节 其他抗原虫药物 266

一、抗锥虫药 266

三、抗阿米巴和滴虫药 267

二、抗利什曼原虫药物 267

四、抗机会性原虫药 268

第三节 抗蠕虫药 269

一、抗吸虫药 269

二、抗肠线虫药 271

参考文献 273

第十三章 抗高血压药物 275

第一节 交感神经抑制药 276

一、中枢降压药 276

二、神经节阻断药 276

三、交感神经末梢抑制药 276

第二节 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277

一、α1受体阻滞剂 277

二、β受体阻滞剂 278

第三节 钙离子通道拮抗剂 285

一、二氢吡啶类 285

二、芳烷基胺类 289

三、苯并硫氮杂?类 290

四、钙拮抗剂药理作用 291

第四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降压药 292

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292

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298

三、选择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302

第五节 其他抗高血压药 302

一、血管扩张药 302

二、利尿药 303

三、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及内皮素转化酶抑制剂 303

参考文献 304

第一节 概述 306

一、原理和定义 306

第十四章 降血脂药物 306

二、胆固醇的生物合成 308

三、高脂血症的治疗方法和降血脂药物的分类 309

第二节 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 309

一、发展概况 309

二、作用机制 311

三、构效关系 311

四、药物代谢 312

五、不良反应 313

六、代表性药物 313

一、概述 316

第三节 纤维酸衍生物 316

二、药物代谢 317

三、作用机制 317

第四节 其他降血脂药物 318

一、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替米贝 318

二、胆酸螯合剂 321

三、烟酸 321

四、乙酰胆固醇乙酰转移酶(ACAT)抑制剂 321

五、微粒体甘油三酯转移蛋白(MTP)抑制剂 321

六、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抑制剂 322

七、多烯脂肪酸类 322

参考文献 322

第一节 强心苷类 324

第十五章 强心药 324

第二节 非苷类正性肌力作用药 325

一、β1受体激动剂 325

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326

三、钙增敏剂 327

第三节 其他药物 327

参考文献 328

第十六章 抗心绞痛药物 329

第一节 硝酸酯及亚硝酸酯类 329

第二节 其他药物 330

参考文献 331

第十七章 抗心律失常药物 332

二、Ⅰb类抗心律失常药 333

一、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 333

第一节 Ⅰ类抗心律失常药 333

三、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 334

第二节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335

一、概述 335

二、代表性药物 335

第三节 Ⅱ类和Ⅳ类抗心律失常药 337

第四节 展望 338

参考文献 339

第十八章 利尿药 340

第一节 高效利尿药 340

一、磺酰胺类 341

第二节 中效利尿药 342

二、苯氧乙酸类 342

一、噻嗪类利尿药 343

二、其他磺酰胺衍生物 345

第三节 低效利尿药及其他 345

一、碳酸酐酶抑制剂 345

二、保钾利尿药 346

三、其他药物 348

参考文献 349

第十九章 抗血栓药与止血药 351

第一节 概述 351

第二节 抗血栓药 351

一、抗凝血药 351

二、抗血小板药 354

第三节 止血药 357

三、溶栓药 357

参考文献 358

第二十章 非甾体抗炎药 359

第一节 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 359

一、花生四烯酸的代谢 359

二、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 360

第二节 传统的非甾体抗炎药 361

一、水杨酸类 361

二、吡唑酮类 363

三、芳基烷酸类 364

四、邻氨基苯甲酸类(灭酸类) 367

五、1,2-苯并噻嗪类(昔康类,Oxicams) 368

第三节 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 369

参考文献 372

第二十一章 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 373

第一节 镇静催眠药 373

一、发展历程 373

二、作用机制 373

三、代表性药物 374

四、研究进展 379

第二节 抗焦虑药 380

一、发展历程 380

二、苯二氮?类 381

三、5-羟色胺能抗焦虑药 381

四、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383

五、研究进展 384

参考文献 386

第二十二章 抗抑郁药 388

第一节 神经递质再摄取抑制剂 388

一、三环类抗抑郁药 388

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389

三、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能再摄取抑制剂 393

四、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能再摄取抑制剂 395

五、神经递质再摄取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395

第二节 其他抗抑郁药 396

一、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的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 396

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397

一、作用于神经肽系统的药物 398

第三节 新型抗抑郁药的研究进展 398

三、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 398

四、其他 398

二、三重再摄取抑制剂 400

三、褪黑激素激动剂 401

四、谷氨酸受体拮抗剂 401

参考文献 402

第二十三章 抗精神病药 404

第一节 经典抗精神病药 404

一、吩噻嗪类 404

二、丁酰苯类 404

四、其他类 405

五、不良反应 405

三、苯甲酰胺类 405

第二节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 406

一、概述 406

二、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的作用机理 407

三、代表性药物 407

四、其他药物 412

第三节 寻找新型抗精神病药的研究方向 413

一、作用于5-羟色胺/多巴胺系统的新型抗精神病药 413

二、作用于神经肽系统的新型抗精神病药 414

参考文献 415

第二十四章 抗帕金森病药物 417

第一节 拟多巴胺药 417

第二节 多巴胺D受体激动剂 418

一、概述 418

二、代表性药物 419

三、研究中的多巴胺D1受体激动剂 420

第三节 多巴胺加强剂 421

一、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 422

二、COMT抑制剂 422

第四节 其他药物 422

一、抗胆碱药 422

二、腺苷受体拮抗剂 423

三、谷氨酸受体拮抗剂 423

四、5-羟色胺激动剂 424

参考文献 424

二、代表性药物 426

一、概述 426

第一节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426

第二十五 章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 426

第二节 其他药物 429

一、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 429

二、β-淀粉样蛋白(Aβ)生成抑制剂 429

参考文献 429

第二十六章 呼吸系统药物 431

第一节 平喘药 431

一、β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 431

二、M胆碱受体拮抗剂(抗胆碱能药物) 438

三、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 442

四、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 446

五、抗组胺药 450

六、抗白三烯药物 456

七、其他炎症介质拮抗剂 458

第二节 镇咳药 461

一、中枢性镇咳药 461

二、末梢性镇咳药 462

第三节 祛痰药 463

一、恶心性祛痰药 463

二、黏液溶解剂 463

三、黏液调节剂 464

参考文献 465

第二十七章 抗溃疡药物 468

第一节 H2受体拮抗剂 469

一、构效关系 470

二、代表性药物 472

一、不可逆质子泵抑制剂 474

第二节 质子泵抑制剂 474

二、可逆质子泵抑制剂 477

三、代表性药物 478

参考文献 479

第二十八章 抗糖尿病药物 481

第一节 胰岛素及其类似物 481

一、作用机制 481

二、构效关系 482

第二节 促胰岛素分泌药物 483

一、作用机制 483

二、构效关系 483

三、代表性药物 486

第三节 胰岛素增敏剂 488

二、噻唑烷二酮类 489

一、双胍类 489

第四节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492

一、作用机制 492

二、构效关系 492

三、代表性药物 492

参考文献 493

第二十九章 抗骨质疏松药物 495

第一节 激素及相关药物 495

一、雌激素及其类似物 496

二、钙代谢调节激素 501

三、雄激素和蛋白同化激素 506

第二节 双膦酸类药物 507

一、构效关系 508

二、骨靶向双膦酸类药物 509

三、作用机制 511

四、代表性药物 511

第三节 其他药物 513

一、氟化物 513

二、锶、锌化合物 514

三、他汀类药物 515

四、组织蛋白酶K、L抑制剂 515

五、维生素K2 516

六、生长因子 517

参考文献 517

中文索引 520

英文索引 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