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概述 1
第二章 建置与人口 11
第一节 建置 11
一、隶属 12
二、区划 13
三、城区与镇场 18
第二节 人口 23
一、人口源流 24
二、人口消长 25
三、人口流动 26
四、人口结构 28
五、人口控制 30
第三章 自然 33
第一节 地质地貌 34
一、地质 34
二、地貌 35
三、气候 38
四、水文 42
五、土壤 44
六、植被 46
七、动物 48
八、海洋 49
第二节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50
一、自然资源 50
二、自然灾害 54
第四章 党政 社团 61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晋江地方组织 61
一、组织沿革 61
二、中共晋江县、市历次党的代表大会 65
三、重大决策活动 67
四、党的工作 82
第二节 政治协商会议 93
一、组织状况 93
二、历届全体会议 94
三、工作机构 95
四、参政议政主要活动 96
第三节 国民党 民主党派 103
一、中国国民党晋江县地方组织 103
二、民主党派 105
第四节 社会团体 108
一、工人团体 108
二、农民团体 109
三、青少年团体 110
四、妇女团体 112
五、归侨团体 113
六、工商团体 115
八、晋江市文化艺术界联合会 116
七、晋江市科学技术协会 116
九、晋江市台湾同胞联谊会 117
十、晋江市红十字会 117
十一、晋江市残疾人联合会 118
十二、晋江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118
十三、晋江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118
第五节 参议会 人民代表大会 119
一、民国参议会 119
二、各届人民代表会议 119
三、人民代表大会 120
一、行政机关 128
第六节 政府 128
二、综合政务管理 131
三、综合经济管理 137
第七节 司法 151
一、公安 151
二、检察 158
三、审判 161
四、司法行政 165
第八节 军事 169
一、驻军与防御设施 169
二、地方武装 171
三、兵役制度 173
四、民兵 173
五、主要战事 176
第五章 经济 181
第一节 经济综述 181
一、经济纵览 181
二、经济体制改革 187
第二节 农业 194
一、概况 194
二、农业生产条件 194
四、农产品商品率 197
三、农业结构 197
五、种植业 198
六、畜牧业 200
七、林业 201
八、水产 202
九、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 204
第三节 乡镇企业 205
一、发展历程 205
二、“晋江模式”乡镇企业的特点 207
三、企业结构 208
四、成就和作用 209
五、管理和服务 210
第四节 工业 建筑业 212
一、工业 212
二、建筑业 220
第五节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 222
一、城乡建设 222
二、环境保护 230
第六节 交通 邮电 旅游 233
一、交通 233
二、邮电 240
三、旅游 243
第七节 国内贸易 245
一、概况 245
二、各类商业 246
三、流通体制改革 248
四、商品购销 251
第八节 对外经贸 255
一、悠久的历史 255
二、新的发展时期 256
三、提高外经工作水平 258
四、成就和作用 261
五、机构与管理 262
第九节 金融 保险 263
一、金融 263
二、保险 268
第六章 晋江与侨台港澳关系 269
第一节 晋江华侨华人 269
一、出国概况与分布 269
二、华侨在侨居地的贡献与遭遇 270
三、心系国运 275
四、襄助家乡、祖国建设 278
五、侨务工作 283
六、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等晋江同乡会 285
第二节 晋江与台湾 286
一、地缘 血缘 俗缘 286
二、共御外侮 288
三、两岸隔离 289
四、经贸往来 290
五、文化交流 291
六、涉台事务 292
七、台北市晋江同乡会 294
二、贡献 295
第三节 晋江与港澳 295
一、移居香港概况 295
三、移居澳门概况 297
四、拓业与奉献 297
五、港、澳晋江同乡会 298
第七章 文化 299
第一节 教育、科技 300
一、教育 300
二、科技 309
一、文学艺术 314
第二节 文史 314
二、文物 327
三、图书 330
四、史志 331
第三节 卫生、体育 331
一、卫生 331
二、体育 336
第八章 方言与风俗 339
第一节 方言——闽南话 339
一、语音 340
二、语法 344
三、词汇 346
第二节 风俗 347
一、生活习俗 347
二、岁时节日 356
三、乡土民情 367
四、宗教信仰 369
第九章 人物 377
第十章 大事记 397
后记 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