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绪论 1
1.1 装备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1
1.1.1 危及安全 1
1.1.2 出勤率下降 2
1.1.3 费用负担沉重 3
1.2 效能与费用 4
1.2.1 效能 4
1.2.2 费用 5
1.3 装备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 6
1.3.1 系统 6
1.3.2 系统工程 8
1.3.3 系统工程中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9
1.3.4 装备系统工程概述 11
第二章 系统工程管理 18
2.1 系统工程管理概述 18
2.1.1 研制阶段划分 18
2.1.2 系统工程过程 19
2.1.3 寿命周期综合 19
2.2 系统工程过程 20
2.2.1 系统工程过程综述 20
2.2.2 要求分析 24
2.2.3 功能分析和功能分配 29
2.2.4 设计综合 30
2.2.5 验证 31
2.3 工作分解结构 35
2.3.1 工作分解结构的定义 35
2.3.2 工作分解结构的制定 36
2.4 技术状态管理 37
2.3.3 工作分解结构的作用 37
2.4.1 技术状态 38
2.4.2 技术状态管理 39
2.4.3 技术状态项目 39
2.4.4 规范 40
2.4.5 技术状态基线 42
2.4.6 技术状态管理过程 43
2.4.7 技术状态管理与合同管理 45
2.5 技术审查 46
2.5.1 系统要求审查 46
2.5.3 软件规范审查 47
2.5.4 初步设计审查 47
2.5.2 系统设计审查 47
2.5.5 关键设计审查 48
2.5.6 测试准备审查 49
2.5.7 生产准备审查 49
2.5.8 正式鉴定审查 49
2.6 权衡研究 50
2.7 建模与仿真 51
2.7.1 建模与仿真的概念 51
2.7.2 仿真分类 52
2.7.3 基于仿真的采办 53
2.8 产品度量 54
2.8.1 技术性能度量 54
2.8.2 作战适用性度量 54
2.9 寿命周期各阶段主要工作 55
2.10.1 系统工程管理的有关计划 58
2.10 系统工程管理的有关计划及主要活动 58
2.10.2 寿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活动(举例) 61
第三章 可靠性与维修性 63
3.1 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63
3.1.1 可靠性与可靠度 63
3.1.2 故障率 66
3.1.3 平均寿命 68
3.1.4 可靠寿命 68
3.1.5 任务可靠性与基本可靠性 69
3.2 可靠性试验及评估 70
3.2.1 可靠性试验的目的和种类 70
3.2.2 指数分布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72
3.2.3 定时有替换截尾抽样试验 75
3.2.4 寿命评估 79
3.2.5 可靠性增长试验 83
3.3 维修性和可用性 86
3.3.1 维修性、维修度 86
3.3.2 任务维修性与基本维修性 87
3.3.3 平均修复时间 87
3.3.4 测试性 87
3.3.5 可用性 89
3.4 寿命周期过程中可靠性与维修性工作 91
3.4.1 寿命周期过程中可靠性与维修性活动 91
3.4.2 可靠性、维修性工作项目 92
第四章 保障性与综合保障 94
4.1 保障性 94
4.1.1 保障性定义 94
4.1.2 保障性参数与要求 95
4.2.1 基本概念 96
4.2 综合保障 96
4.2.2 装备保障 97
4.2.3 综合保障要素 99
4.2.4 装备保障方案 100
4.2.5 综合保障计划与综合保障工作计划 101
4.3 保障性分析 103
4.3.1 保障性分析的概念 103
4.3.2 保障性分析的目的和内容 104
4.3.3 备选方案的评价和权衡分析 108
4.3.4 保障性分析的应用举例 110
4.4 装备寿命周期过程中的综合保障活动 111
第五章 项目管理 113
5.1 项目管理概述 113
5.1.1 项目管理的由来和发展 113
5.1.2 项目 115
5.1.3 项目管理 116
5.1.4 项目管理的阶段和内容 118
5.1.5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120
5.2 项目管理的组织 122
5.2.1 职能式组织结构 122
5.2.2 项目式组织结构 123
5.2.3 矩阵式组织结构 125
5.2.4 项目组织结构的选择 127
5.3 美军项目采办组织 128
5.3.1 项目主任 128
5.3.2 项目办公室 129
5.4 项目主任应做好的几项关键工作 133
6.1.1 项目风险定义 137
第六章 风险管理 137
6.1 风险及其分类 137
6.1.2 项目风险的分类 138
6.1.3 风险等级 139
6.2 风险管理过程 139
6.2.1 风险管理概念 140
6.2.2 风险规划 141
6.2.3 风险评估 143
6.2.4 风险处理 148
6.2.5 风险监控 152
6.3 风险管理与项目管理 153
6.3.1 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153
6.3.2 项目采办过程的风险管理 154
6.3.3 项目风险管理的5条准则 155
7.1.1 合同的概念 157
第七章 合同管理 157
7.1 概述 157
7.1.2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158
7.1.3 合同订立及履行中的若干事项 160
7.2 武器装备研制项目的招标 164
7.2.1 招标的基本方式 164
7.2.2 招标前的准备工作 165
7.2.3 招标程序 166
7.3 武器装备研制合同 168
7.3.1 武器装备研制合同的作用 168
7.3.2 合同类型 169
7.3.3 合同内容 170
7.3.4 提高合同管理水平,充当“精明买主” 173
8.1.1 以可靠性为中心维修的形成 175
第八章 预防性维修 175
8.1 以可靠性为中心维修的形成与发展 175
8.1.2 以可靠性为中心维修的发展 179
8.2 维修方式、维修工作类型和维修级别 181
8.2.1 维修方式 181
8.2.2 维修工作类型 183
8.2.3 维修级别 185
8.3 以可靠性为中心维修的基本内容 186
8.3.1 辩证地对待定时维修 186
8.3.2 提出潜在故障概念,开展视情维修 189
8.3.3 提出隐蔽功能故障与多重故障概念,控制故障风险概率 192
8.3.4 区分不同的故障后果,采取不同的对策 195
8.3.5 科学评价预防性维修的作用 196
8.3.6 确定预防性维修工作的基本思路 197
8.4 预防性维修大纲 199
8.4.1 预防性维修大纲概述 199
8.4.2 系统和设备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分析 203
第九章 修复性维修 206
9.1 修复性维修的主要内容 206
9.1.1 修复性维修的概念 206
9.1.2 修复性维修的性质与任务 206
9.1.3 修复性维修的主要内容及其程序 208
9.2 装备系统的故障特征与故障模式 208
9.2.1 装备系统的故障特征 208
9.2.2 装备结构机件的故障模式 209
9.3 装备状态监控与故障诊断 211
9.3.1 装备状态监控与故障诊断内容及分类 211
9.3.2 故障诊断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214
9.3.3 状态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的技术结构 215
9.4 装备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 218
9.4.1 嵌入式诊断技术 218
9.4.2 无损检测技术 219
9.4.3 智能维修技术 223
9.4.4 远程维修技术 223
第十章 战场抢修 225
10.1 战场抢修的作用 225
10.2 战场抢修与平时维修的主要区别 228
10.3 战场损伤评估与修复 233
10.3.1 战场损伤评估 233
10.3.2 战场损伤修复 238
10.4.1 战场抢修性 244
10.4 战场抢修性及其设计 244
10.4.2 抢修性的设计及其管理 246
第十一章 备件管理 251
11.1 备件及其管理指标 251
11.1.1 备件 251
11.1.2 备件的分类 252
11.1.3 备件管理指标 253
11.2 经济订货量模型 254
11.2.1 确定型EOQ模型 254
11.2.2 随机型EOQ模型 256
11.3 备件的储备 257
11.3.1 备件的平均需求量 257
11.3.2 备件保障率水平的确定 259
11.3.3 备件储备量 261
11.3.4 按费用优化备件储备 263
11.4 寿命周期各阶段的备件管理工作 264
第十二章 软件维护和软件保障 267
12.1 软件维护的基本概念 267
12.1.1 软件故障 267
12.1.2 软件维护 270
12.1.3 软件维护与硬件维修的区别 272
12.2 软件可维护性 273
12.2.1 软件可维护性的概念 273
12.2.2 软件可维护性的定量研究 277
12.3 软件维护实施 277
12.3.1 以软件工程为基础 277
12.3.2 软件维护过程 278
12.3.3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281
12.4.1 软件保障与保障性 285
12.4 软件保障 285
12.4.2 软件保障要素 286
12.4.3 软件保障的组织与实施 288
12.4.4 软件保障过程 290
第十三章 装备信息管理 293
13.1 信息及信息流程 293
13.1.1 信息的概念 293
13.1.2 信息系统简介 294
13.1.3 信息流程 295
13.2 装备信息管理及CALS 297
13.2.1 装备信息管理的概念 297
13.2.2 CALS 298
参考文献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