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中国民间神话传说 1
佛、道教传说故事大观 1
八仙的传说 1
目录 1
八仙闹海 2
八仙祝寿 2
八仙图 3
八景窗 3
八仙醉拳 4
金线巷 4
俗骨不可换 4
登仙桥 5
会仙桥 5
东西两“多头” 6
棋盘山 6
铁拐李和孝女阿秀 7
铁拐李大仙 7
偷锅还锅 8
留画 8
私访朱养心 9
抬杠 9
临平仙药十八种 10
武夷流香 10
怒惩旷子廉 11
张果老成仙 11
为什么倒骑毛驴 12
编草鞋 12
插倒笋 12
吕洞宾学道 13
樵夫奇遇 13
苟杳与吕洞宾 14
东都卖油 14
东井西井 15
为观音做媒 15
剃皇头 16
三访滕子京 16
点三元 16
拍掌得钱 17
矾山的来历 17
绍兴香糕 18
吕洞宾三斗惠能和尚 18
恶老道与大槐树 18
瀛州测字 19
无把葵扇 19
何秀姑成仙 20
仙人指路 20
济公的传说 21
神僧出世 21
三雅园斗蟋蟀 22
掷刀戏秦桧 22
半身金装 23
大闹秦相府 23
割瘤栽瘤 24
将狗比人 24
狗腿泥做 25
唐僧的传说 25
稀柿胡同 26
扫墓祭母 26
晾经台上 26
大雁塔的传说 27
银山道与水豆 27
香炉墩 28
马祖还乡 28
张天师的传说 29
张天师修道 29
张天师斗八部鬼帅 30
张天师降魔 31
张三丰拒圣旨 31
张三丰画银子 32
草鞋变鱼 32
张三丰踩井救火 33
许真君治水擒孽龙 33
李老君吆牛耕田 34
宁封丈人 34
淳青拍水 35
少林寺的传说 35
觉远访师 36
福居捉“鬼” 36
铁掌小沙弥 36
月空执法如山 37
白云观的传说 37
神城 38
潭柘寺的宝锅 38
石鱼 39
潭柘寺的来历 39
王祥老祖的传说 40
丘祖的传说 40
饿狼寺 41
金钟寺的传说 41
焚经台 42
白马鸣塔 42
金佛打洋人 42
李公庙 43
雷庙 43
五娘庙 44
箩氏庙 44
永平取经 44
僧宝公与胡太后 45
竹林寺升天 45
悬空寺 46
五台山的铁罗汉为啥少一尊 46
少陵双塔 47
五祖的传说 47
五祖出世 48
五祖得法 48
弘忍任贤 49
五祖斗法 49
五祖借地 49
和尚蒙冤 50
散魂场 50
巡爷殿 51
阿弥陀佛 51
和合二仙传友情 52
可达和尚智赚乾隆 53
高僧输棋失寺院 53
袈裟塔 54
韦陀菩萨为什么面朝里 54
扬州高曼寺 55
侉和尚挂单高曼寺 55
清奇古怪司徒庙 56
水淹半边胡 56
布袋和尚与腊八粥 57
金竹寺 57
乐山大佛 58
铡香炉 58
老宝楼 59
猪肝洞 59
龙池 60
和尚挑山 61
四十亩地耙和尚 61
白马塔 62
嚷凤洞 62
东千佛洞 63
铁背鱼 63
莫高窟的来由 64
观音井的来历 64
大佛的红痣 64
借月亮 65
飞天散花 66
观音泼水淹蓬莱 66
和尚戏乾隆 67
倒灵峰 67
镇龙碑 68
朝真洞 68
试斧石 69
千佛洞 69
锯开岩 70
西天卧牛石 70
古月禅师智服“双虎” 71
万杉寺 71
海灯求师 72
应道观 72
景泰僧 73
牛人锅 73
“四大金刚”手中法宝的寓意 73
民间信仰诸神传说、神话故事大观 74
中国民间的财神信仰 74
赵公明——专司人间财富之神 76
比干——公正无心的纣王叔 77
范蠡——生财有道的陶朱公 79
关羽——忠诚信义为本的关公 80
五路神及利市仙官——招财进宝的偏财神 82
刘海蟾——撒钱济贫的准财神 83
泰山神(东岳大帝) 85
碧霞元君 87
泰山石敢当 89
红、白、黄和藏族的民俗 93
长沙民俗宗教信仰 98
护民伏魔和关公 100
关公祀典 103
妈祖生平有许多传说 105
妈祖显灵传说 111
妈祖历史 115
妈祖信仰形成的习俗 117
牛郎织女传说 118
梁祝传说 120
夸父神话 122
盘古神话 122
大禹传说 123
愚公移山传说 124
鲁班传说 125
田螺娘故事 127
女娲神话 128
黄帝神话 128
后羿神话 130
嫦娥神话 130
日月星辰神话 131
孟姜女传说 133
白蛇传说 135
泉州民间信仰 136
生殖崇拜 143
神鬼崇拜 145
祭敬亡魂 150
各地民间信仰传说拾零 152
茶神传经 152
神护忠良 153
天拯饥民 153
虾灯 153
金佛发笑 154
孝感天地 154
石鹿得道 154
灵石 155
琦圩洞 155
石盒囚龙 155
桃弓柳箭 156
众鬼治巫 156
西瓜鸣冤 156
南门不开 157
雷渡有缘客 157
刘遣遏成仙 157
皇天有眼 158
五样树 158
阴灵助友 158
黄旗退敌 159
犬马石 159
撮米和尚不沉水 159
寇准赐衣 159
竹米赈饥 160
山云报凶吉 160
陨石藏玺 160
心善自有天助 161
蛇精刺史 161
独此一家 161
黄鹤楼题汉宫春 161
人说假话天报应 162
赤玉成鸡 162
神泉 162
熟蛋生鹳 163
孝死还阳 163
古柏夜泣 163
五龙护武当 164
威烈祠 164
命薄难得真宝 164
守己莫心高 165
惊雷移山 165
鸡骨禅师 165
遇仙岩 166
日月无光 166
王法进的传说 166
冯真人飞升 167
孝廉侯遭 167
阿青 167
女冠范志玄 168
蚊斗奇观 168
白鸡沟 168
梦游蓥华山 169
石鱼的传说 169
郁姑仙踪 170
白鹤塘 170
双龙泉 171
缩体症 171
虾螟精 171
无心和尚 172
白鹤梁 172
青城仙馆 173
十八姨 173
白鹤滩 174
石门龙宫 174
龙井 174
蔡经学道 174
蕉叶池 175
吕洞寞题诗处 175
岳飞显灵 175
鸟寞禅师 176
秀明和尚的传说 176
铁牌和尚 177
神仙拱 177
鬼遗方 177
吕仙亭 178
泥石神药 178
传书亭和柳毅井 179
湘中蚊宫姊 179
王纶不识吕洞宾 180
叶静收鼍怪 180
吞草忘餐 181
紫荆台 181
雷母 181
靴底庙 182
刘海改行 182
忠厚之门鬼神所枯 183
害人终害己 183
人牛转世 183
寒山拾得问答 184
白龙祭母 184
哑乞丐张遂 185
小蟠龙与八戒石 186
火星潮 186
双龙井 186
高公岛 187
姚癫和尚 187
善济大师 188
张大仙岩 188
仙枰岩 188
梅仙山 189
植杖成竹 189
马五娘的传说 189
正瓮钱 190
熙州观龙 190
仙女石 190
食墙 191
李道广得仙术 191
炉神祠 192
流星之兆 192
马老祖 192
张果老的传说 193
麻姑仙山 193
秋童得钱 194
青龙潭的传说 194
大慈阁 194
景州塔的传说 195
安邑塔的传说 196
华山石洞的采历 196
老君犁沟 197
禹王锁蚊 197
须弥二佛 198
汉中的由来 198
佛光 199
筇竹寺的五百罗汉 199
岱宗坊 200
八块石的传说 201
二郎井和“鏊子山” 201
黄帝岭 202
伏牛山的传说 202
五鱼跳龙潭 202
莲花石 203
龙虎山 204
仙桃石 204
井冈山的传说 205
天落石钟 205
小姑与彭郎 206
仙桃石 207
含鄱口 207
天柱山花 208
蛟龙探母 208
九女赶犀牛 209
鸡公三唱 209
金童和玉女 210
巫山神女峰 211
鞭击五龙 211
跃龙山 212
飞来峰 212
覆船山 213
玉柱峰 213
第二章 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信仰神化传说故事大观 215
螺吉山 215
第三章 中国民间地方戏曲文化 216
台湾民间信仰 216
三山国王庙简介 217
台湾三山国王民俗信仰 217
民间信仰习俗 219
苗族民间信仰习俗 226
蒙古族的宗教 227
壮族信仰习俗 230
侗族信仰习俗 231
彝族信仰习俗 232
瑶族信仰习俗 233
土家族信仰习俗 236
黎族信仰习俗 238
傣族信仰习俗 240
傈僳族信仰习俗 241
佤族信仰习俗 241
塔塔尔族信仰习俗 243
傣族的宗教习俗 245
哈萨克族宗教信仰 250
彝族的虎图腾崇拜 251
天主教在广西 253
基督教在广西 253
壮族宗教信仰 254
瑶家“度戒”成丁 256
少数民族宗教信仰传说故事 257
中国民间戏曲特点综述 261
剧目之多举世罕见 261
声腔体系之多举世罕见 262
剧种之多举世罕见 264
各个地域民间小戏大观 265
河南道情 265
江苏扬剧 266
徽剧 267
绍剧 268
福建莆仙戏 270
高甲戏 270
歌仔戏(芗剧) 272
广东潮剧 273
广东汉剧 274
海南琼剧 275
广西桂剧 276
彩调 277
壮剧 278
湖南花鼓戏 279
湖北汉剧 280
云南滇剧 282
楚剧 282
云南花灯戏 284
贵州黔剧 285
西藏藏剧 286
徐州地方戏“丁丁腔” 287
温州民间戏曲 288
台湾民间戏曲 292
二人转 297
陕西碗碗腔 299
眉户 300
辽宁喇叭戏 301
辽南戏(辽剧) 301
黑龙江龙江剧 302
青海平弦戏 303
山东五音戏 304
老调 305
晋剧 306
丝弦 307
北路梆子(雁剧) 309
上党梆子 311
内蒙古二人台 312
吉剧 313
阜新蒙古剧 313
曲剧 314
越调 315
宣恩灯戏 317
桐乡花鼓戏 318
平湖花鼓戏 320
平湖奏班 323
安康民间小戏 325
藏族歌舞 331
藏族说唱 333
陕西甘泉县莲花灯 336
彝族阿西跳月 337
巴乌 338
徽班进京 338
昆曲之外的花部 339
弋阳腔 340
徽剧 341
宜黄戏 341
目连戏 341
大弦子戏 342
江西采茶戏 342
白剧 342
祁剧 342
陕西社火 343
陕北秧歌 344
凤阳花鼓 346
手影戏 347
皮影戏 348
天南地北皮影戏 353
秧歌 358
高跷 359
绸舞 360
舞龙 361
狮子滚绣球 362
逐渐成熟的中国各地传统戏剧戏曲 363
豫剧 363
河北梆子 364
秦腔 365
江苏淮剧 366
安徽黄梅戏 367
沪剧 369
浙江越剧 369
江西赣剧 373
梨园戏 374
闽剧 375
广东粤剧 378
四川川剧 380
山东吕剧 383
昆曲 384
评剧 386
中国戏曲的独特技艺和道具服饰 393
变脸 393
面具 394
甩发功 394
木鱼 395
戏曲传说故事 396
敬蓑王 396
莽张飞的蝴蝶脸 397
包拯脸上的月牙儿 397
唐太宗和“锣卷戏” 398
加官脸 398
三花脸为“头” 399
“梨园子弟” 399
小丑为什么跑满台 400
插鬓花的由来 400
谁也别想谁了 400
结束语——民俗:一个民族和国家文化的象征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