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研究意义 1
二、研究范围、对象及概念界定 4
三、研究概况 8
四、研究思路 14
第一章 近现代以来国际教育组织及会议的发展概况 19
第一节 国际教育组织及会议的演变 20
一、19世纪末至“一战”结束 33
二、“一战”结束至“二战”爆发 35
三、“二战”末期至今 46
第二节 国际教育组织及会议的特点 55
一、欧美是国际教育组织及会议产生的策源地 55
二、战争催生了全球性国际教育组织及会议 56
三、以教育合作促世界和平为价值取向 57
四、涉及主题广泛,参与国家众多 58
五、非政府间国际教育组织占绝大多数 59
六、欧陆与英美对国际教育组织及会议的管理有别 59
七、国际教育组织及会议的职能丰富多样 60
八、强国是国际教育组织及会议的重要行为体 60
第二章 中国参与国际教育组织及会议的内部动因及条件 62
第一节 国家利益的诉求 63
第二节 中国教育的深刻变革 69
一、民国时期中国教育的发展概况 71
二、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教育发展概况 86
第三节 留学生的积极倡导 90
一、倡导 107
二、践履 110
三、优势 116
第三章 中国参与国际教育组织及会议的历史演进 122
第一节 萌芽期(清末至“一战”结束) 123
一、初涉国际教育论坛 123
二、特征 124
第二节 由发展到衰落期(“一战”结束至“二战”末期) 124
一、中国参与全球性国际教育组织及会议的情形 125
二、中国参与区域性国际教育组织及会议的情形 146
第三节 复兴期(“二战”末期至南京国民政府败走大陆) 148
一、中国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情形 148
二、远东区基本教育研究会议在中国举行 151
三、参加其他国际教育组织及会议的情形 155
第四节 由冷寂到繁荣期(共和国成立至今) 158
一、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58
二、中国与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理事会 164
三、在中国举办的国际教育大会 165
第四章 中国参加国际教育组织及会议的行为主体及其运作方式 173
第一节 中国政府参与及其运作方式 174
一、政府参与国际教育组织及会议的目的 174
二、政府对于参与国际教育组织及会议的认识基础 175
三、政府制定参与国际教育组织及会议的相关政策及实施 186
第二节 教育社团及其运行方式 202
一、教育社团的一般发展情况 203
二、教育社团参加国际教育组织及会议的目的 205
三、教育社团的运作 208
第三节 教育界相关人士及其作为 220
一、中国教育界相关人士对国际教育运动的回应 221
二、活跃于国际教育论坛的代表人物 225
第五章 对外传播中国教育的基本内容 233
第一节 民国时期对外传播中国教育的基本内容 234
一、中国教育概况 239
二、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及大众教育 256
三、基本教育 261
四、师范教育 272
五、职业教育 274
第二节 共和国时期对外传播中国教育的基本内容 276
一、共和国教育概况 279
二、全民教育 280
三、高等教育 284
四、远程教育 286
五、教育服务贸易 290
六、教师教育 294
第六章 中国参与国际教育组织及会议产生的影响 297
第一节 中国对世界教育的贡献 298
一、中国基础教育的理念和模式促使“基本教育”概念的形成及推广 298
二、平民教育理论和模式在发展中国家的播衍 303
三、陶行知的大众教育和生活教育在国外学术界产生反响 307
四、为世界实现全民教育发挥大国领导作用 308
第二节 对国内教育的影响 310
一、促进中国教育的“内务整理” 311
二、促成新的教育思潮产生 312
三、落实国际教育组织的建议,修正教育政策 317
四、催生新的教育媒介 322
五、促使中国基础教育事业日益发展 324
六、推动教育公平成为教育改革的主题 327
七、促使教育决策及行动科学化 328
八、提高教育研究水准 328
结语:对外传播中国教育的自觉 331
一、参与、促进与建设国际教育组织及会议 331
二、表达中国教育现状并以民族性教育贡献于世界文化 337
附录:中国参与国际教育组织及会议大事记 340
主要参考文献 358
后记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