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宪政改革的历史背景 1
第一节 国是会议的背景 1
一、资深国代扩权 1
二、改革的契机~三月学运 2
三、国是会议之筹备 3
四、第一届中央民代停止行使职权 3
第二节 国是会议的意义 5
一、宪改的动力 5
二、朝野良性互动 5
三、纾解政治压力 5
四、确定修宪原则 6
四、宪法(含临时条款)修订方式有关议题 7
三、中央政府体制议题 7
二、地方制度议题 7
一、国会改革议题 7
第三节 国是会议的内容与共识 7
五、大陆政策及两岸关系议题 8
第四节 国是会议的功能 10
一、全民政治参与 10
二、民主政治之推动 11
三、朝野良性互动 11
四、避免社会对立 11
五、宪政改革的开展 11
第二章 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 15
第一节 临时条款制订的背景 15
一、动员戡乱时期之需要 15
二、临时条款之提案 15
四、外国先例 16
三、制订临时条款之目的 16
第二节 临时条款的修订 18
一、临时条款的续行 18
二、国大开议人数之争议~释字第八十五号解释 18
三、临时条款历次修正内容 18
第三节 临时条款的主要内容 20
一、紧急处分权之行使 20
二、创制复决两权之行使 21
三、总统得连选连任 22
四、设置国民大会宪政研讨会 23
五、设置动员戡乱机构 23
六、增补、充实中央民代机构 24
第四节 临时条款的法效 26
一、主张临时条款为宪法之一部分 26
二、主张临时条款独立於宪法之外 27
三、结结 28
第五节 临时条款的施行成效 30
一、具有稳定政局的相当功能 30
二、紧急处分权发挥正面影响 31
三、中央民代增补暨增额选扩大政治参与 32
四、总统职权扩大~正面意义大於负面影响 32
五、结语 33
第三章 解严与威权体制转型 37
第一节 解严的背景 37
一、我国民主化的潮流 37
二、国际间民主化潮流的影响 38
三、从经济变迁到社会变迁 40
四、民主化转型的诱因 41
六、执政者改革的决心 42
五、反对运动的诉求 42
七、两岸关系的影响 44
第二节 威权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 45
一、执政者的认知 45
二、社会经济面的冲击 45
三、反对运动的冲击 46
四、政治文化因素 46
五、选举竞争因素 48
六、国际社会结构因素 48
第三节 威权体制转型与民主化 51
一、杭廷顿-第三波民主化 51
二、民主化、自由化的真义 51
一、自由化的面向 55
第四节 行威权体制转型的面向 55
二、民主化的面向 56
三、民主巩固的面向 56
第五节 解严的时代意义 58
一、由威权体制迈向民主宪政 58
二、人权保障的提升 59
第四章 宪政改革的基本理念 65
第一节 宪法的本质与效力 65
一、宪法是根本大法 65
二、宪法是最高规范 65
三、宪法规范政府权限 65
四、宪法为人民权利保障书 66
五、宪法具最高政治性 66
第二节 宪政改革的理论基础 68
一、立宪主义 68
二、宪政变迁 69
三、宪政变迁的途径 72
四、影响宪法修改的因素 77
第三节 修宪的理论基础 100
一、国民主权与修宪 100
一、制宪权与修宪权 100
三、我国的修宪问题 103
第四节 修宪的界限 106
一、修宪界限论 106
二、修宪无界限论 107
三、我国宪法之修改界限 108
第五节 我国修宪方式之争论 111
一、废除临时条款,回归宪法 111
二、修改临时条款 111
四、制定新宪 112
三、制定中华民国基本法 112
五、附增台湾条款 113
六、修宪确定采增修条文方式 113
第五章 修宪的程序 125
第一节 修宪程序的正当性原则 125
一、权力之赋与 125
二、国民主权原则 125
三、民主议会原则 125
第二节 修宪程序的本质 133
一、决策政治化 133
二、原则刚性化 133
三、程序特别化 134
第三节 修宪提案与议事程序 136
一、提案处理程序 136
二、议事程序 140
二、我国之修宪程序 143
第一节 国民党成立宪改小组 153
一、成立「法制」分组 153
第六章 第一次宪法增修 153
二、成立「工作」分组 154
三、宪改草案的协商与提出 155
四、宪改小组初步建议 156
五、一机关两阶段修宪 157
第二节 国大临时会之召开及其意义 159
一、临时会之召集 159
二、临时会之意义 160
第三节 国大临时会的重大政治事件 161
一、议场内警察权之争议 161
二、两党国代议场暴力冲突 162
三、民进党寻求体制外改革 162
五、政党协商 164
四、民进党四一七游行 164
六、社运学运团体发表制宪主张 167
第四节 宪法增修目的及内容 168
一、修宪增修之目的 168
二、程序修宪 171
三、实质修宪 171
第五节 第一阶段修宪的检讨 173
一、人民的肯定 173
二、国际形象的提升 173
三、反对党之批评~一党修宪之正当性 174
四、学界之批判~违背民意 174
五、海外台侨之疑虑 175
六、结语 175
一、第二届国代选举的背景 179
第七章 第二次宪法增修 179
第一节 第二届国大代表选举 179
二、国民党胜选策略 180
第二节 两党对第二次宪法增修案拟议过程 183
一、全民参与修宪 183
二、国民党的修宪议题及三中全会 184
三、民进党的修宪议题 186
四、公民直选与委任直选论辩 187
第三节 第二次宪法增修过程重大政治事件 190
一、民进党团议事策略 190
二、四一六事件 191
三、四一九游行 192
第四节 宪法增修後政府体制之分析 194
一、国民大会组织与职权 194
二、总统、副总统的选举方式、任期、职权 201
三、司法院组织与职权 204
四、考试院职权 207
五、监察院组织与职权的变更 210
六、地方自治法制化 215
七、基本国策 219
第八章 第三次宪法之修正 235
第一节 第三次宪法修正之经过 235
一、国民党成立修宪策划小组 235
二、一读会法定出席人数争论 237
三、民进党九项修正案撤销的争议 239
第二节 第三次宪法修正之体例与内容 241
一、修宪体例 241
二、总统直选及其角色定位 241
三、总统、副总统均缺位之补选及罢免方式 245
四、侨民选举权 247
五、言论免责权的讨论 248
六、总统与行政院长副署权问题 249
七、国民大会设置议长及其定位 251
第三节 第三次宪法修正後政府体制之分析 253
一、国民大会常设化 253
二、总统公民直选与叶尔钦效应 253
三、副总统缺位补选之讨论 254
四、总统、副总统罢免案提出之讨论 254
五、行政院长副署权之缩减 254
六、府会关系 255
第一节 第四次宪法增修之背景 259
一、行政效率的要求 259
第九章 第四次修宪 259
二、总统与行政院长之职权混淆不清 260
三、立法与行政缺乏制衡机制,易成僵局 260
四、建立民主制度之迫切性 261
五、国家发展会议形成修宪共识 263
第二节 法国第五共和的宪政体制 266
一、各国宪政体制 266
二、法国第五共和宪政体制之发展背景 269
三、法国第五共和宪法的架构 273
第三节 我国的宪政体制 282
一、内阁制与总统制的争论 282
二、我国宪政史上总统职权之变动 285
三、我国现行宪政体制与法国第五共和之差异 292
第四节 第四次修宪之分析 297
一、冻省後地方自治的走向为何 297
二、宪政体制虽创新但仍充满漏洞 298
三、修宪中被牺牲的两项人权 299
四、大法官条款任期的疑问 300
五、未来修宪趋势已现端倪 301
第十章 宪政变迁与基本人权 307
第一节 基本人权的概念 307
一、基本人权的概念 307
二、传统人权与现代人权 309
三、国际人权之形成与发展 310
第二节 宪政变迁与基本人权 314
一、司法审查(judicial review)与基本人权 315
二、我国大法官会议解释与基本人权 319
二、检讨与建议 365
一、成果 365
第一节 第一阶段修宪的成果与检讨 365
第十一章 检讨与建议 365
第二节 第二阶段修宪成果、检讨与建议 368
一、成果 368
二、检讨与建议 368
第三节 第三次修宪成果、检讨与建议 372
一、成果 372
二、检讨与建议 372
第四节 第四次修宪成果、检讨与建议 374
一、成果 374
二、检讨与建议 374
第五节 总结 377
附录 383
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 383
参考书目 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