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马江生,李敏主编;王玲,宋玉忠,党军国,高敏芳,罗春霞副主编
  • 出 版 社: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60418694
  • 页数:340 页
图书介绍:本书紧扣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普通高校“邓论”课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突出了教材的时代性与现实性。全稿10章,对邓论与三个代表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脉络做了清晰勾勒;对它们的基本观点、主要思想做了系统全面地介绍;对它们的精神实质做了突出阐释,以便于学生学习掌握和灵活运用。

目录 1

第一章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1

二、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3

三、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5

四、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 6

一、党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和概括 10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10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13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0

一、邓小平理论是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理论成果 20

二、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继承 22

三、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 24

四、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28

思考题 30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条件 31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31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31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 37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40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内在联系 40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 51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52

思考题 61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 62

第一节 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及发展 62

第三章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62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及发展 65

三、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 69

第二节 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70

一、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70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 72

三、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74

思考题 77

一、什么是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79

第一节 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79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79

二、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与社会主义实践 80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85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85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容和特点 90

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大意义 94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96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96

二、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99

三、坚持“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 102

思考题 105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10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06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106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其主要内容 111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意义 11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17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 117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内容 119

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122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25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内容 125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大意义 127

思考题 129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 130

第一节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130

一、实施“三步走”台阶式发展战略 132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 136

第二节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决策 143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44

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47

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151

第三节 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153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54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59

思考题 163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丰富发展 164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64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64

二、我国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的确立 166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框架 17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175

一、公有制经济及其主体地位的体现 175

二、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177

三、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80

思考题 183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184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84

一、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 185

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89

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 191

四、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4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95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性和长期性 195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特点和建设 198

三、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不适合中国 202

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依法治国 206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06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 208

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13

思考题 218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19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219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文化和先进文化 219

二、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221

三、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224

四、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226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和根本任务 230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 230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 234

第三节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40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41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 245

三、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248

思考题 250

第十章 “一国两制”与实现祖国完全统 251

第一节 “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251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和客观依据 251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256

第二节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及重大意义 261

一、香港、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 261

二、“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重大意义 265

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268

第三节 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完全统一 268

二、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272

思考题 277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环境和对外战略 278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环境 278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78

第二节 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和战略 284

一、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84

二、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294

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前提和立足点 298

第三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战略 298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发展外交关系的基础 300

三、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302

思考题 305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306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306

一、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06

二、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316

三、大力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318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321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21

二、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323

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326

第三节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327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327

二、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330

三、依靠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强党的全面建设 334

思考题 338

后记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