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 萧乾 1
文坛记事 1
陈垣先生遗墨跋 来新夏 1
陶孟和慧眼识真才 卞慧新 3
贩书旧事 杨大辛 4
解放前天津的进步书店 杨大辛 6
诗牌 高准 8
诗宝 高准 10
俞平伯的病中吟 曹明贤 11
“北张”的藏石及《石谱》 陈天放 12
吴惠元与鲍、李结交 唐石父 14
四十年代的天津梦碧词社 寇梦碧 16
胡适在津考证《红楼梦》 曲振明 18
拓荒者的足迹 杨大辛 19
《鲁迅文艺》忆往 杨大辛 21
大方撰联两则 周慰曾 24
陈泽民愤书《八年苦》 李云冲 25
爱树的诗人 金振东 26
天津名印人王雪民 涵夫 28
陈少梅谈画:气韵与笔墨 卞慧新 30
书法家龚望 李儒铨 32
艺苑记盛 34
才气应怜五岳穷 慕凌飞 34
江山对君凝愁容 张树基 37
徐世章藏砚 蔡鸿茹 39
石鼓砚之流传 蔡鸿茹 40
谢枋得与桥亭卜卦砚 蔡鸿茹 42
海上瀛洲会 高准 44
重阁 王者师 45
鹤龄 王者师 46
画家周让不让 王翁如 48
我初学画 刘止庸 49
时代逼出的画 王麦杆 51
花派梅花大鼓及其继承人——花筱宝 张文祥 53
白云鹏的演唱艺术 王英奎 55
刘宝全与庄荫棠 张鹤琴 王英奎 57
天津昆曲票友奇才童曼秋 李邦佐 58
近云馆主不与男角配戏 周慰曾 60
戏剧家华粹深 齐植璐 62
忆津门名票王君直二三事 丛鸿奎 63
余派名琴师李佩卿 丛鸿奎 65
忆周总理在南开演话剧 张轮远 66
大律师韩学章串演话剧 李邦佐 68
于是之初演《升官图》 李邦佐 69
石挥拍摄的第一部影片 李邦佐 70
清代三岔河口的龙舟竞渡 葛培林 71
津门影院谈往 张绍祖 73
天津最早的电影摄影师 张绍祖 75
天津最早拍摄的四部影片 张绍祖 76
教育记述 79
女子与幼儿教育的先驱者严修 齐植璐 79
严林相交五十年 刘炎臣 81
学校“林”立话当年 齐植璐 82
南开中学广武学会 张文祥 84
马千里先生在女师点滴 马翠官 87
卢靖与“木斋图书馆” 曲振明 88
脏水可以浇花 宋乃谦 90
郑菊如先生办学记 唐石父 91
齐璧亭教子严格 齐思华 92
王桐龄教授的勤与俭 曹明贤 93
新意思讨论会 卞慧新 94
为国争光的国体专校 齐植璐 96
忆天津崇化学会 李儒铨 97
天津体育教师中的老寿星 张绍祖 99
考辨记疑 101
天津方言岛 李世瑜 101
严复是伊藤的牛津同学吗? 卞慧新 103
王襄先生是发现甲骨的第一学者 唐石父 104
大龙邮票发行期的趣话 吴裕成 106
秦始皇墓是否曾被发掘 陈嘉祥 108
“海河”名称探源 翟乾祥 徐宏钧 110
海河已经五千多岁 李世瑜 112
沧州何来山神庙 靳怀义 113
《隋僧璨大士塔砖铭》并非新发现 蔡鸿茹 115
礼俗记趣 117
四碟·四扒·八大碗 顾道馨 117
“包缘儿” 李云冲 118
“冥婚”和“抱木为婚” 刘炎臣 119
旧时天津婚俗仪程 顾道馨 121
天后宫戏楼和酬神演出 魏克晶 123
锡伯人的特殊节日 乌拉扎巽贤 124
满族官宦人家的生育礼俗 张寿嵩 125
天津卫的茶道 李云冲 127
人们为何称张伯苓为张五爷 粟耕辛 128
昔时天津人养猫习俗 顾道馨 130
小金鱼 张仲 132
蝈蝈葫芦 李云冲 134
杨柳青年画和民间小调 崔锦 136
咳唾之道 陈嘉祥 137
津沽记胜 140
天津的摇篮——三岔河口 王者师 140
七十二沽趣话 吴裕成 142
七十二沽 徐宏钧 翟乾祥 144
紫竹林寺何处寻 张仲 146
海光寺 陈铁卿 148
挂甲寺 陈铁卿 150
望海楼今昔 王者师 151
天后宫的墨书题记 魏克晶 154
娘娘宫的年货市场 魏克晶 156
津门狮雕知多少 张树基 157
邃园游记 王同立 160
京东名园属龙泉 金振东 162
张园的兴衰荣辱 张约 164
天津康家花园 王翁如 165
近代名人与利顺德饭店 葛培林 166
天津的银鱼和紫蟹 许杏林 168
天津麻花万里香 张开达 169
后记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