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本选题的意义 1
序一 1
二、学术史回顾 3
序二 5
三、澳门现代化的理论问题与学术界定 9
四、本选题的基本构思、框架和研究方法 17
五、本选题的研究重点和学术贡献 18
第一章 必然的依附性:澳门的开埠与通商 20
第一节 澳门的自然条件与地缘特征 21
一、澳门的自然地理与地缘区位特征 21
二、澳门的国际商贸资源优势 27
三、澳门自然条件和地缘特点的历史局限性 31
一、历史的先机 33
第二节 澳门的开埠与通商 33
二、澳门开埠的性质与发展指向 46
第三节 短暂繁荣与无奈衰微 55
一、短暂的繁荣(16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 55
二、必然的依附性 65
三、无奈的衰落(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 74
第二章 生存路径的选择:经济结构的转型 91
第一节 历史的错位与转折 92
一、澳门的生存危机 93
二、鸦片战争的影响 102
第二节 经济结构的换位与产业转型 115
一、生存路径的“探索” 117
二、生存路径的“选择” 143
第三节 向现代化经济的缓慢推进——19世纪末至民国(1945)的澳门经济 154
一、19世纪末至民国前期(1931年前),澳门经济的转型 155
二、澳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产权与制度考察 181
三、抗日战争期间(1931—1945),澳门经济的畸形发展 188
第三章 角色与功能的丕变:政治制度的变项 219
第一节 澳门政制形成的历史背景 220
一、澳门主权的历史诠释 221
二、澳门管理政制的二元性 229
第二节 鸦片战争后澳门主权的错位与权力中心的转移 235
一、澳门主权的错位——澳葡政府政治功能的变化 236
二、权力中心的转移——总督与议事会权力角色的变化 261
第三节 鸦片战争后,澳门华人治权的变项 268
一、澳门华人治权的换位 269
二、华洋分治局面的终结 273
第四章 互动依存的双向交流:跨文化传播与社会整合 284
第一节 城市结构与功能的变迁 285
一、区域空间与人口结构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 285
二、鸦片战争后,澳门城市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299
第二节 东西文化的双向交流与传播 318
一、西学东渐 319
二、东风西进 326
三、“澳门文化” 329
第三节 社会整合与华人市民社会 339
一、社会力量的变化与整合 339
二、居澳华人的现代意识 349
三、抗战时期的华人社会与文化 356
结语 364
征引文献和书目 369
后记 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