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前言 1
第一章 电能损耗管理 1
第一节 电能损耗管理目的和意义 1
第二节 电能损耗形成及组成 2
第三节 影响电能损耗主要因素 5
第二章 电网元件参数计算 10
第一节 架空铝铜电力线路的电阻、电抗、电纳和电导 10
第二节 变压器参数计算 28
第三节 其他电气元件电能损失计算 51
第三章 电能损耗计算 56
第一节 用PQ法计算110kV电网电能损耗 56
第二节 用均方根电流法计算35kV输电线路电能损耗 72
第三节 用等值电阻法计算10kV配电网络电能损耗 77
第四节 用潮流法计算农村并网小水电的潮流分布及电能损耗 85
第五节 用损失因数法计算0.4kV低压配电网电能损耗 97
第六节 配电变压器电能损耗计算 103
第四章 降低电能损耗措施 109
第一节 降低电能损耗组织措施和管理措施 109
第二节 降低电能损耗技术措施 111
第三节 提高电网合理运行电压水平 112
第四节 电网升压改造 115
第五节 增设无功补偿装置提高功率因数 116
第六节 电力线路经济运行 119
第七节 合理选择导线截面 121
第八节 变压器经济运行 128
第九节 选用低能耗变压器 135
第十节 平衡变压器三相负荷 138
第十一节 减少轻载和空载变压器运行 140
第十二节 降低低压配电网损耗 142
第十三节 减少电能表误接线造成损耗 146
第十四节 采用平行集束架空绝缘电缆 173
第五章 无功补偿作用 182
第一节 有功和无功 182
第二节 无功不足对电压的影响 182
第三节 无功补偿设备作用 185
第六章 电力系统无功平衡 193
第一节 发电机产生无功功率 193
第二节 高压输电线路电容功率 198
第三节 调相机 200
第四节 电力电容器 201
第五节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 202
第六节 同步电动机 207
第七节 无功负荷 207
第八节 无功电力平衡及K值确定 213
第九节 无功功率经济当量Cr 214
第十节 平均功率因数计算 216
第七章 无功补偿配制原则、标准及分配 218
第一节 无功补偿配制原则 218
第二节 无功补偿标准 219
第三节 配电网无功补偿合理分配 223
第四节 按提高电压要求确定无功补偿容量 233
第五节 三相异步电动机就地补偿 240
第八章 并联电容器 244
第一节 概述 244
第二节 并联电容器及其装置特点和技术参数 247
第三节 并联电容器电容及串并联 282
第四节 并联电容器补偿作用、安装地点及保护 286
第五节 其他电力电容器 293
第二节 串联电抗器 304
第九章 并联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选择 304
第一节 并联电容器选择 304
第三节 断路器 310
第四节 喷逐式熔断器 317
第五节 电容器放电装置 320
第六节 氧化锌避雷器 322
第七节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及其他 325
第十章 并联电容器安装、运行与检查 331
第一节 并联电容器安装 331
第二节 并联电容器运行维护及事故处理 333
第三节 并联电容器接线和保护定值计算 337
第四节 并联电容器运输、保存及接电前后的检查试验 341
第五节 高次谐波产生及其防止 348
第十一章 提高自然功率因数 357
第一节 提高异步电动机功率因数 357
第二节 提高变压器功率因数 371
第三节 电焊机空载自停装置 375
第四节 同步电动机及异步电动机同步化 378
第五节 小水电站并网运行无功管理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