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徐中玉一、飞越沧桑从国学热看《学衡》派的历史命运 1
梅光迪把胡适“逼上梁山” 9
神圣的允诺 15
第一声不谐和音 22
《学衡》的“保姆” 27
学贯中西、地分南北 31
采撷远古之花兮,以酿造吾人之蜜 34
二、盗火者与守望者 37
“中体西用”的是非功过 37
哈佛三杰与《学衡》 42
“只要有我吴宓在,文言文就废不了” 48
陈寅恪的冷眼旁观 54
《学衡》聘请的洋教练 61
墙内开花墙外香 66
妙玉乎,紫鹃乎? 70
柳诒徵力撰《中国文化史》 76
陈寅恪苛评《红楼梦》 82
三、往来有鸿儒,谈笑无白丁 87
陈寅恪大宴东方楼 87
生死之交两吴生 92
梅光迪说多做少 98
王国维的辫子与自杀 102
“心事落花寄,谁能识此情” 111
二马之喻与骡马情结 115
陈寅恪“冷说”爱情 119
吴雨僧与中国的雪莱——徐志摩 123
关东大侠诗人王荫南 130
占卜与学者的命运 135
大学者要写“大小说” 139
陈寅恪受命拟成家 吴雨僧热心做冰人 144
“爱君深亦负君多” 149
才女琴慧与她的《留美漫记》 169
吴宓的自杀情结 173
陈寅恪妙对难后生 178
多才多艺的柳翼谋 190
四、身后是非任评说 194
鲁迅嬉笑怒骂“估”《学衡》 194
吴宓真诚赞《子夜》 198
胡适之的打油诗 201
发自赞同者的声音 206
《大公报》增办副刊,吴雨僧分身有术 210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13
虽是自家人,也有红脸时 219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224
附录一 《学衡》杂志简章 229
附录二 主要参考资料 231
四位大师与四副挽联——不是后记的后记 233